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七十四節:新鮮出爐的南洋公司(四)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20-12-23 09:18

  四十三條船雖然不算多,但是對於歷史上的東南亞貿易來說也不算少了。
  根據荷蘭人的記載,17世紀每年前往巴達維亞的中國商船在多得年景不過五六十艘,少得時候只有壹二十艘。
  當時中國-東南亞的遠程貿易量就只有這麽壹些。
  元老院的到來,多少改變了這壹歷史狀況。
  元老院的大量進出口貿易,特別是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量,使得往來的船只數量大幅度增加。
  而且未來在東南亞的幾個資源殖民地壹開,對運力的需求只會進壹步增加。
  增加航運噸位事情應該從現在就開始著手進行起來。
  企劃院給了他壹份禮物,那就是當初饑餓行動中從西班牙人手中繳獲來的兩艘馬尼拉蓋倫船。
  這兩條船的噸位不要說在東南亞公司的船隊中,就是放在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都是僅首屈壹指的大型船只。
  聖路易斯號載重800噸,排水量為1450噸,聖瑞蒙多號載重650噸,排水量1200噸。
  這兩條船從1632年被繳獲之後,經歷了長達壹年的維修和改造,在1633年被編入了聯勤直屬的運輸船隊,長期執行各種“戰略性”運輸任務。
  往返於濟州、三亞、高雄等地。
  在大陸攻略開始之後,又多次執行向廣州的緊急運輸任務。
  不過,聖路易斯號聖瑞蒙多號雖然載運量很大,船體堅固耐用,但是受限於蓋倫船的船型和帆裝缺陷。
  航速過慢。
  在順風條件下,最大航速不過7節。
  平均航速不超過4節。
  裝卸能力也遠不如專門針對貨運優化過的T800。
  關鍵是它需要的船員多得離譜,遠航時每條船至少要二百以人才能正常運作。
  聯勤船隊的運力充實之後,洪部長“喜新厭舊”,南洋公司開張,這兩條船便從聯勤淘汰到了周圍手裏。
  周圍實話說也瞧不上這兩條呆頭呆腦的大船――這船氣派固然氣派,但這船比之後來的“王權”
  “勝利”這樣的大型風帆戰列艦要顯得笨拙的多,也不能安裝太多的火炮――蓋倫本質上還是商船。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別得不說,整個東南亞公司的船隊裏就沒有比這兩艘更大的船只了。
  最大的幾條中式帆船滿載的排水量也不超過800噸。
  現在這兩條船目前已經在香港入塢進行維護保養工作。
  預計到明年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再改裝還是條蓋倫,”周圍不無遺憾的搖了搖頭,放下了船籍清冊。
  在內心,他的想要的是飛剪船,在他看來,這種英國人設計用來運送茶葉的快速商船是最符合他的需求的。
  在他的心裏,未來的南洋公司不但要把持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海上貿易,還要仿效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往事,擷取印度次大陸,把它作為元老院的未來皇冠上的壹顆寶石。
  普通的帆船,來往於東南亞和中國之間算是合格了,但是跑印度,甚至更遠的紅海航線就力有未逮了,六七節的速度充其量只能滿足南中國海這片“內水”海域的貿易,去往印度和紅海沿岸,甚至進壹步抵達東非都需要航速更快,適合遠洋航行的船只。
  周圍正在出神,有人進來通報:王愷來了。
  “他來做什麽?”
  周圍有些奇怪。
  此人在部裏長期擔任貿易專員――經常往來於各個港口之間協調貿易和航運計劃,很少在辦公室。
  在殖民貿易部裏只能算是點頭之交。
  不過他知道王愷對航海十分狂熱,大航海時代除了1代之外,2、3、4全都了如指掌,打了不知道多少遍。
  但是他和周圍並無太多交際,更別說交情了。
  大概是準備來南洋公司壹展宏圖?
  說起來倒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畢竟此人對航海的癡迷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當初博鋪的造船廠還是個沙灘船廠的時候他就壹天到晚往船廠跑,他還參與搞了個“大航海俱樂部”。
  當初立春號的倉促上馬和爛尾,都和這俱樂部的鼓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既然剛自立門戶就有人來插香入夥,也是個好兆頭。
  周圍立刻說道:“請他進來。”
  幾分鐘過後,壹個微胖略謝頂的眼鏡男出現在周圍的辦公室裏,手裏提著壹個假名牌的公文箱。
  兩人略作寒暄便各自落座,王愷環視四周,嘆道:“想不到東南亞公司居然這麽寒酸!”
  “這就算不錯了,當初我們還在集裝箱裏辦公呢。
  好歹這是個正經的房子。”
  周圍說著從抽屜裏拿出壹盒“黃金南海”,“來壹支?”
  “不了,不了,”王愷連忙搖頭,“喝酒還是可以的,煙就算了。”
  他說著把公文包小心翼翼的放下,好像裏面裝著什麽貴重的東西似的。
  周圍拿了壹支,點上了火抽了壹口。
  實際上他對煙草制品並無興趣,也體會不到尼古丁的快樂。
  不過自打元老院出了雪茄煙,這種拿在手上頗有儀式感的東西就獲得了他的青睞。
  畢竟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手裏拿上壹支,不時吸壹口,再噴出裊裊的煙霧,不但在氣勢上顯得自己氣閑神定,還能在說話前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
  “集裝箱裏那是哪年的事了,”王愷說,“東南亞公司可是元老院輻射南洋的重要企業,居然就這個待遇,有些人也太不把大海的看在眼裏了!”
  南下派們開口不出三句必然要牽扯到“執委會之短視”、“政務院的不專業”之類的話題,這幾句話壹出,就知道是自己人了。
  接下來必然是要轉入論證“南下才是元老院發展的重要契機”的論題。
  不過王愷並沒有按照這個套路發展下去,他倒是開門見山:“妳現在新店開張,我想上妳這裏來。”
  周圍點點頭,這在預料之中。
  說起來,自己這所謂的南洋公司眼下就是他的壹人公司,也的確需要幾個元老的加入來共商大計。
  王愷多年搞海貿,業務上的確是自己需要的人。
  “歡迎!”周圍點頭,“我這裏正需要人,就是部裏面……”
  “老司那邊沒所謂,我說壹聲就是了。”
  王愷大大咧咧道,“我提出調離,他還能不放人?”
  “話是沒錯。
  不過妳手裏的工作……”
  “這幾天我抓緊時間交接就是了。”
  王愷說,“有壹周時間足夠了。”
  “那就好。”
  周圍說,“我這現在正是搭班子的時候,妳來之後有什麽工作意向沒有?”
  “我嘛,殖民貿易部的本行是搞貿易,到南洋公司也可以搞這個。
  不過我更喜歡搞些探索之類的工作,就象當年葡萄牙人沿著非洲海岸航行那樣,到壹個地方登陸,和土著做些買賣,再勘探下有什麽值得開發的資源之類的……”
  “那就算勘探處吧,”周圍說著又皺起了眉頭,“我們是公司,不能用處、科這樣官氣的名字,要不叫‘開發部’吧。
  妳來擔任開發部經理吧。”
  “我沒所謂,”王愷壹揮手,“妳愛叫什麽都行,只要讓我幹這些就是了。”
  說著他打開公文包,取出幾分文件遞給周圍。
  “妳看看我寫得備忘錄,這是我對公司船只的壹些想法。”
  周圍心想這倒稀罕,自己剛剛還在考慮公司船舶的配備,這王愷跑來第壹件事就是談船的事!
  且看看他有什麽具體的想法。
  文件拿到手裏,前面照例有壹篇冗長的對南洋貿易和航海狀況的分析――這也是他們這些被論文折磨禿了頂的人壹貫習慣,周圍跳開這部分直接看有關船舶的正文。
  原來王愷在備忘錄裏提了兩種他“設計”或者不如叫“改良”的船只。
  第壹種,他命名為“驚詫”號。
  其原型是舊時空的“SSRJHackett”號木殼蒸汽動力散裝貨輪,用於北美五大湖地區大宗散貨運輸。
  “SSRJHackett”號長63.84米,寬9.88米,艙深3.81米,船型方正,空間很大,註冊總噸位接近1500(4245立方米),可裝載1100噸重的貨物。
  按照計劃“驚詫”號將安裝臨高自產的500馬力蒸汽機,比原型船的蒸汽機更重壹些,也能達到10節的航速。
  散裝船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快速裝卸,當然對應的貨物也是礦石這類經得起粗暴操作的。
  此船的寬厚船身能夠很好的應對湖區的急流,即使在海上,也有不錯的適航性。
  大宗散貨是元老院目前外貿的主要貨源,包括煤炭、稻米、木材和未來計劃中要采購運輸的各種礦石。
  而目前元老院擁有的船只,幾乎沒有適合這些大宗散貨的船型。
  裝卸時間很長不說,往往還需要大量額外的包裝。
  象煤炭這樣的散貨,至今仍舊主要依靠大鯨這條從舊時空帶來的沿海駁船來運輸。
  這艘只存在在紙面上的“驚詫”號顯然是非常符合南洋公司的需求的。
  只可惜這船需要蒸汽機,周圍知道,以工業部門的產能來說,大功率的蒸汽機得到企劃院排隊,最樂觀的估計也得排上壹年才能拿到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