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壹節錢先生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7
錢太沖自從被俘之後,在臨高待了二年多。寒人家出身,雖然靠著當師和遊幕積下壹diǎn錢財在家鄉娶妻生子,卻連個xiǎo康人家的水平都沒混上。因而被俘之後人贖他,眼見著營地裏的官吏幕僚壹個個都贖身還鄉,自己卻只能待在俘虜營地裏每日幹活,心中憤懣不已。
和他壹同被俘的常青雲因為平日裏養尊處優,幹不動俘虜營裏的苦活累活,“幾欲死”,錢太沖因為平日裏和他交往多些,又是壹位博聞多識的舉人老爺,因而對他多方照顧,有的苦活累活也常常幫他做了。把個常青雲感激的熱淚盈眶,多次表示只要壹被放出去就和他結為異姓兄弟,將來是通家之好。
後來常青雲的家人贖他出去,常青雲信誓旦旦,送壹回去就籌錢也把他贖出去。錢太沖便這樣在俘虜營裏望眼欲穿的等著常青雲來贖他。
沒想到常青雲這壹去就如渺音訊。終,還是他自己幹活積滿了diǎn數才算是獲得了自由身――這壹來已經到了1632年的春天了。
獲得自由之後,錢太沖謝絕了俘虜營裏的民事幹部在本地落戶工作的挽留,決議要回大陸去。他這幾年在俘虜營的工地上見識了太多澳洲人的事情,愈發感到澳洲人遲早是朝廷大患,自己在髡賊這裏臥薪嘗膽幾年,正是回去報效朝廷的時候。
錢太沖帶著俘虜營裏發給他的壹diǎn盤纏和當初當俘虜的時候留下的壹diǎn行李,從臨高先是坐公共馬車到了瓊州,去找原先的東家廣東左參政分守海南道施邦曜。
施邦曜自從澄邁大敗之後,壹直蟄居在瓊山縣的分守道衙門內,每日不上衙,不會客。“自作楚囚”,算是與澳洲人“非暴力不合作”。他念及舊情還是接見了這位前幕僚,表示自己現在身在不測,不能留用他了。不過施邦曜在福建曾任漳州知府,和鄭芝龍打過交道,便為錢太沖寫了壹份薦,又贈了他二十兩銀子,讓他去福建投奔鄭芝龍,好歹混口飯吃。
“髡賊在瓊州已成燎原之勢。”臨行之時,施邦曜囑咐他,“可惜朝廷如今被流寇、東虜所困,竟不能相顧,令此獠坐大。先生陷髡賊日久,如今脫出囚籠,將來必大有可為。”
錢太沖揣著這番鼓勵,心頭熱乎乎的到了安平,沒想到鄭芝龍根本沒見他――鄭芝龍現在已經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各種大佬推薦來吃閑飯的人如過江之鯽,錢太沖不過是個秀才。又沒什麽名氣,鄭芝龍身邊的幕友已經有四五十號人了,便把他推薦給了鄭芝鵬。
鄭芝鵬也沒把錢太沖當回事,就讓他做了個幫辦文的師爺。活很簡單,人也清閑,待遇當然也不高,純粹是看著施邦曜的面子給口飯吃。
此次鄭家的覆滅。錢太沖並不象其他人那樣感到驚訝。在他看來,在瓊州府已經成了氣候的髡賊要滅鄭芝龍這樣的烏合瓦聚的海主不足為奇――錢太沖在鄭芝鵬幕中幾個月。冷眼旁觀,知道鄭氏集團不過是個海商集團,壹切都是為了逐利,並多少政治上的遠見。較之於髡賊,堪稱雲泥之別。壹旦與髡賊開戰,失敗是必然的。
這種反差反倒是堅定了錢太沖與髡賊作對的決心,他胸中和壹般的中國文人壹樣,頗有壹番想做大事業的雄心。在舊有的社會體制下,他壹個xiǎoxiǎo的窮秀才難有作為,現在鄭家被重創,家中又是四分五裂,嫡子鄭森人扶持,正是自己出頭力挽狂瀾的大好機會。
只要能將鄭森扶上鄭家當主的地位,再徐徐圖之――錢太沖頗有自己當鄭家“太傅”的想法――説不定能在這東南海域謀劃出壹片天地!
現在聚集在鄭家少主身邊的人,都是些鄭氏集團的底層人物,馬托斯和統太郎固然忠心耿耿,但是對這官場之事所知甚少,而且頭腦簡單,很容易被利用。自己操縱起來也會方便許多。
此時,眼見日本人已經送上門來,他便故作高深的微微壹笑,把自己這些日子裏在肚子裏盤算了壹遍又壹遍的文章拿了出來。
“統先生!難得妳忠貞不二。”錢太沖連連diǎn頭,“妳想扶幼主即位,其心可憫。只是這樣奔波,完是於事補。”
他在鄭芝鵬幕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鄭氏集團的狀況了解的很是清楚,所以對鄭芝龍死後,鄭氏部將四分五裂的局面並不驚訝。
“……森少爺年齡幼xiǎo,將軍又在盛年,沒有為他預備師傅和部下。所以現在鄭森少爺唯壹有得就是壹個將軍嫡子的身份,”錢太沖説,“他沒有自己的勢力,對鄭家的部將來説不值壹提,也就沒人在乎他的嫡子身份了。森少爺的母親又是日本人,在很多部將看來是‘非我族類’,而且也沒有外家的勢力可以支持他。”
“這便如何是好?”統太郎有些著急。
“呵呵,不要急,還是有壹個人在乎森少爺的。只是現在他還不知道森少爺的困窘,否則我擔保他壹定會對森少爺鼎力相助。”
“是誰?!”
“福建巡撫鄒維璉。”
鄒維璉的名頭,統太郎是聽説過的――不但聽説過,他還曾經隨同鄭芝龍去參見過,知道此人是福建省的長官,是個十分有權有勢的“大名”,但是他知道鄭芝龍和這位鄒巡撫之間壹直面和心不合,不如從前的“熊巡撫”來得和睦。
“鄒巡撫和將軍壹直不和……”
“此壹時彼壹時。”錢太沖覺得向壹個日本人解釋有diǎn難,“從前是老爺在世,現在老爺不在了,鄭家群雄並起,他就另有考慮了。”
鄭芝龍在世的時候,鄭家作為壹個整體對他這個福建巡撫來説是個巨大的威脅。現在鄭芝龍不在了,鄭家陷入四分五裂,固然消去了心腹之患,但是群雄逐鹿的局面也不是他所樂意看到的。分裂的鄭家勢必會陷入彼此爭鬥的戰火,福建沿海會受池魚之殃,原本粗安的東南沿海局勢也會再度變得惡化起來,到時候鄒維璉就很難向朝廷交代了。
壹個大而弱的鄭家才是鄒維璉希望看到的局面。他設身處地的想壹想的話,作為福建壹省的巡撫,希望看到的是壹個統壹但內部四分五裂的鄭氏集團。這樣,集團內部的各個勢力都會努力討好拉攏官府,他鄒維璉才有長袖善舞的空間,不管對朝廷,對他個人都好。
作為鄒維璉來説,他想拉攏鄭家的其他人都不容易,鄭氏集團的首腦人物都有各自的班底勢力,鄒維璉想拉攏他們,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壹旦扶持起來,是否又會成為另壹個鄭芝龍也猶未可知。與其讓欲壑難填的大人繼位,遠不如讓沒有**的幼兒登位省心。
何況,錢太沖冷笑著想到,如今在漳州灣裏爭權奪利的鄭家諸人都沒有想到:鄭芝龍能有今天,和他披上了官皮有莫大的關系。鄭森不僅是鄭芝龍嫡子,還是鄭芝龍的世襲軍職的繼承者。現在,年幼的鄭森就是朝廷命官,其他鄭家部將只不過是些“草民”而已。
鄒維璉以福建巡撫的名義出面來扶持“襲職”的鄭森,不但有官面上的借口,從私面上説,他維護的是“孤兒寡母”的正當權益。堪稱光明正大。也給了鄒維璉名正言順的幹涉鄭氏集團以充分的借口和機會。
鄒維璉在扶植鄭森,所幾,對鄭氏集團的牽制卻是很大的。
以鄒維璉的才智,應該不會沒想到這diǎn。錢太沖對自己的推斷有很大把握――而且他知道福建巡撫曾經派人詢問過田川氏和鄭森的下落,顯然這位巡撫大人對這母子兩人還是非常重視的。
統太郎對他的分析五體投地,當下表示願意壹切聽“錢先生”的,只要能讓福松當上家主的寶座。
“現在我們不要著急,”錢太沖胸有成竹,早就把下壹步計劃盤算了好幾遍,“這縣學裏聚攏了不肯散去的,都是少主的忠義之士。我們不應該對他們置之不理,各處送來的錢米銀兩,以少主的名義散發給他們壹些。”
“可是我們錢米並不多……”
“將軍身前富可敵國,他的嫡子難道還會在乎這壹diǎn東西嗎?”錢太沖微微壹笑,“要定人心。”
“先生高見!”
“外面有幾個讀人都有些見識,又能和少主共患難,我們要拉過來,為少主所用。妳晚上派人悄悄的把這幾個請來。”錢太沖説著給了他壹張紙條。
紙條上沒有壹個姓鄭的人,錢太沖認為,此時不宜讓鄭氏族人攙和進來,以有人意圖用自己的血統來奪取領導權。閩南這個地方,鄉誼和宗族的觀念很強,自己不但外姓而且是外鄉人,要提防。
等到木已成舟之後,再考慮吸納鄭家的族人。
“都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