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六十六節招標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8

  “這是什麽辦事效率!”洪參謀發起了牢騷,“給我幾張線圖看看,卻不告訴我有多少艘船可以用,這是讓我充分腦補嗎?”
  他看了下手表,已經將近淩晨壹點了。得早些休息了,明天還有多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做,吃了五雞裏的花膠燉雪蛤就去睡覺,至於已經洗得香噴噴,換上紗**的生活秘,就讓她先涼壹晚上,今天搞不動了……
  第二天壹早,他準時出現在大世界的“洽談室”裏。裏面正坐著壹個小商人打扮的人。雖然已經入秋,他穿得也是夾紗袍子,可是臉上的汗還在不斷的往下淌。
  來者正是劉德山,他和澳洲人已經不是頭壹回打交道了,出汗自然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激動――與倫比的激動:澳洲首長要和他談生意了!
  廣東的商人都知道,只要能和澳洲人直接“交上買賣”,就等於是請財神爺進了家門。澳洲人的胃口特別好,對各種商品的需求量非常大。關鍵的是,他們的信用極高,不管是現款現貨還是三節結賬,從沒有任何拖延刁難的之事。大夥都是趨之若鶩。
  劉德山過去也不是沒和澳洲人做過買賣,不過那都是和他們手下的商行做,現在居然能夠和壹個首長面對面的談生意――要首長親自出面的談,不用說是壹筆“大買賣”了!
  到底還是秦老爺仗義!劉德山深深的感到“出門靠朋友”這句話。這樁買賣就是秦海澄介紹的,要不然以自己這樣的小商人,哪裏搭得上這樣的大生意!
  想到這裏他再壹次感到當初把女兒給秦老爺的大少爺當小妾是給對了。要不然秦老爺這樣的海商中的魁首人物,怎麽能對自己另眼相看?要知道當時表弟陳華民還激烈反對這事,說“不體面”,他倒是不怎麽在意。反正女兒也是賠錢貨,再說商人還有什麽體面不體面的,不知道澳洲首長們娶不娶小妾?自家老家可還有幾個女兒沒嫁人……
  正當他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洪璜楠已經步入“洽談室”。劉德山趕緊站起來畢恭畢敬的招呼:“首長……”
  洪璜楠隨意的擺了擺手:“劉德山吧?坐坐坐,不要客氣。”
  “是。是,是。”劉德山小心翼翼的坐下。
  洪璜楠打量了下眼前的小商人,看他的樣子倒是個北方壯漢,但是開出口來卻是地道的廣州白話。秦海澄說這位劉德山還是東莞土著呢。
  “妳是秦老爺介紹來得,說妳專門走南北航線,販賣南北貨是行家裏手。”
  “是,是,謬贊了。行家裏手談不上。不過小的多年奔走在南北洋上,對南北貨略知壹二。”說是“略知壹二”,神情上卻流露出得意之色。
  “北洋航線,遠到過哪裏?”
  “正兒八經的商埠,那是天津衛。”劉德山說,“再往北,去遼東亦不難。不過小的年輕的時候朝廷就禁了去遼東的商路。小的北也就到過山海衛。”
  “去天津不說了,山海衛又非商埠,能做什麽生意?”
  “山海衛的生意是鎮兵和兵主爺的買賣。”劉德山說道,“可以買到古貨。”
  “難怪秦老爺說妳能弄到古皮子。原來如此!”
  “是!”劉德山點頭。“要說古貨,從天津衛也能買到。不過那是老西兒的買賣,別人插不上手。他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要想賺大錢,就得上關寧鎮的手上買――將爺們幾乎個個都倒騰古貨。只是多少也得冒點風險。”
  “我們要買牛皮。”洪璜楠開門見山的說道。
  “牛皮不是古貨的大宗。”劉德山吃了壹驚,他聽洪首長的意思似乎是對古貨感興趣,不想卻突然說要買牛皮,“牛皮,倒是雲貴川滇那邊貨色比較多。”
  “我也沒說要要買古貨啊。”洪璜楠說,“確切的說,我要牛皮、馬皮、驢皮、騾子皮……”他說得都是大牲口的皮,“有多少要多少。”
  “這都是粗皮不是珍貨。就是運值錢。”劉德山對他們的需求有點摸不著頭腦。大牲口皮因為粗硬,用處不大。沒有羊皮值錢――即使羊皮也不算太值錢,北方的窮人多以此禦寒――除了軍隊制甲之類需要之外。需求量是很小的,“騾馬驢皮北方甚多,不過牛皮就要到西南去尋了……”
  “這個就是妳的事情了。不管妳是派人到西南去買也好,到北方去尋也好。這幾種皮革妳有多少我要多少。”
  “沒問題!”劉德山激動的渾身發抖了,這幾種大牲畜皮都不值錢的冷貨,收購起來用不了幾個錢,澳洲人敞開收購的話,總量上去之後利潤是相當可觀的。
  “妳回去琢磨琢磨,把價格報壹下。”洪璜楠說道,“這是招標。上面有得,都要盡量填詳細些。第壹批貨,我二個月之後就要,能送到麽?”
  這實在有些緊張了,自從和陳華民合資買了東山居號之後,他們的運貨速度提高了好幾倍,但是粗皮這種冷貨很少有人會大量囤貨,要花許多時間從各處收買轉運。
  不過,壹想到買賣做成之後的滾滾錢財,劉德山咬了咬牙說道:“能!能運到多少小的不敢說,但是壹定能運到!”
  “好,劉掌櫃果然是人語!”洪璜楠點頭,“那我就期待妳的表現了。”
  “小的這就去辦貨,壹定不耽誤首長的期望!”劉德山說著起身便要告辭。
  洪璜楠想這很好說明是個很幹脆的人,不像某些商人那麽喜歡“坐而論道”。粗皮的生意交給他應該不會有問題。
  他之所以要大規模的收購粗皮,主要是為了給士兵制作鞋子之用。長期穿草鞋傷腳,穿布鞋又太鞋。因而乘著這次廣東攻略的機會,決定給士兵面換鞋。就算穿不了皮鞋,至少鞋底也得改成皮革的。
  “讓下壹位進來。”洪璜楠喝了幾口茶,關照秘。
  接著進來的是大昌米行廣州總行的掌櫃朱福生。這位朱老板原本是在雷州開店的,自從搭上了雷州糖廠的線,漸漸發達起來,從壹家小米行擴展成壹家遍及省份,在越南和泰國都有分號的大米行。總號也遷徙到了廣州,將原本把持這壹生意的潮汕商人給排擠了出去。朱老板如今也是廣州府裏有“澳洲背景”的大商人之壹了。實際上他已經是不剃頭的歸化民了,至於大昌米行的十三股總股本裏朱家也只剩下半股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朱福生的心情。雖說他現在只能算是澳洲人的“掌櫃”,但是自己的財產和地位,已經遠不是過去那個徐聞縣小米行老板可以比擬的了。不僅僅是他個人,連帶著朱家的整個家族,都跟著自己在澳洲人手下發達了。差的,至少也做個“幹部”。
  “首長……”朱福生和這位洪首長很熟,作為經辦聯勤業務元老,他經常要和大昌米行打交道。
  “老朱,妳坐吧。”朱福生是歸化民,又經常“為元老院和人民服務”,洪璜楠就不多客套了,“我上次和妳說籌糧事情都安排的怎麽樣了?”
  洪璜楠的補給政策既然是以“現地調達”為主,就要事先采購足夠多得米糧。他不僅決定要事先采購,還準備在部隊即將進駐的各縣裏提前儲存這些糧食。
  “您提出的那十幾個縣,我都安排好了倉房和看守人員。”朱福生說,“只是現在市面上的糧食不夠――秋糧還沒下來,價格有點高了。我打算等秋糧登場之後再開始買入。”
  廣東到明代已經成了糧食不能自給的省份,雖然珠三角土地肥沃,水熱條件又好,但是大量的經濟作物種植擠占了土地,使得糧食需要從鄰近省份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這事妳要抓緊。這十幾個縣每個縣都要儲存下三萬公斤糧食。不管是米還是雜糧。”這是他按照1000名士兵三十天的口糧計算的,“如果是稻谷,要提前準備好舂米工具。”
  除了糧食之外,這十多個縣每縣還要預儲食鹽500公斤,腌漬菜10000公斤。到時候部隊壹抵達就可以直接取用了。
  “首長,糧食好說。秋糧壹登場,要再多儲些也容易。只是這麽多糧食分儲各地,萬壹出了什麽事可不得了……”
  “此事妳大可以放心,叫妳儲存糧食的縣份,自然有安保障。妳只要關照人註意防火防盜就是了。”洪璜楠說道,“秋糧收購的準備怎麽樣了?”
  “倉庫、籮筐、麻袋和人員都預備齊了,只是這次首長提出的收購目標數量太大,本店的流動金遠遠不夠,德隆的撥款還沒到位……”
  “德隆那邊我會協調的,妳把準備工作做好就是。”洪璜楠說,“妳叫各地分號的夥計多註意當地的糧食情況,什麽官倉、義倉、常平倉之類的,只要有大量囤糧的,都要搜集清楚。”未完待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