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三十節鴨綠江上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7
至於東江哪壹部會叛亂,在對外情報局看來合適的人不少,而合適的就是“三順王”中的尚可喜。
尚可喜雖然和孔有德、耿精忠並稱三順王,但是他們除了同出東江之外並多少淵源。尚可喜是子承父業,他父親曾是毛文龍麾下的遊擊,陣亡之後由尚可喜繼承部眾,官至副將。屯駐在廣鹿島。按照劃線分派來看,他算是黃龍陣營的人。歷史上孔有德等人潰逃遼海的時候,黃龍狙擊叛軍,尚可喜也了不少力。
滿清攻破旅順的時候,尚可喜家人數百口都遇難。按常理説,他和滿清是有血海深仇的,但是卻在孔有德降清之後的第二年就主動渡海降清了。雖然史籍説造成他降清的主要因素是繼任東江總兵的沈世魁企圖誘殺他。但是對外情報局認為,他降清應該是長期不滿的爆發。而在他投清之後,東江將領又有多人降清來看,東江對朝廷的不滿已經到了壹觸即發的地步。從這diǎn説,東江主要將領投清毋須太多助力,只要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對外情報局決定,從沈世魁和尚可喜的不和入手。
對海天號上的幾位元老來説,誰投降滿清那是對外情報局的工作,而他們還有另外壹件重要任務要執行。
海天號漸漸靠近鴨綠江江口,按照地圖顯示,他們已經在鴨綠江的入海口大東溝海域,此地距離鎮江堡大約有五十多公裏。
別看毛十三自稱是鎮江堡軍戶,其實真正的鎮江堡從來就不在東江鎮的管轄之下,鎮江堡只在毛文龍功成名就壹戰之後短暫的被收復過,過了不到十天就被後金奪取。自此之後,東江盡管盤踞朝鮮境內,屢次渡江襲擾,但是始終未曾收復鎮江堡。
在經過丁卯胡亂、毛文龍被斬之後的1633年的鴨綠江上,東江鎮的駐軍和屯戶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毛十三這樣的鎮江堡軍戶。都是屯駐在鴨綠江入海口壹帶的島嶼上。
“放下導航艇,船壹級戰備!”
隨著這聲口令,海天號放下壹艘xiǎo艇,隨後在xiǎo艇的引航下以三節的航速緩緩進入鴨綠江。鴨綠江下遊的通航能力尚可,1910年的時候,1000噸船尚可直接航行到義州沿岸。滿載排水量不過幾百噸的海天號只要xiǎo心行事航行到鎮江堡江面不成問題。
江面寬闊,只是淤積較為嚴重。江面上分布著許多大xiǎo島嶼。這些島嶼大多曾經是東江軍的屯所和屯田,努爾哈赤在時,後金曾經多次發動過掃蕩作戰,驅逐屯兵,焚燒莊稼。現在這些島嶼上已經完成為人島。只剩下拋荒的田地和殘破的房屋。
鴨綠江的兩岸,也到處是殘破的景象。過去這裏有曾經有相當茂密的人煙和大片開墾的田地。
由於東江的襲擾戰術,後金將原本鎮江堡沿海的居民部遷入內地,因而這裏除了少數後金的屯所周圍之外,已經變得荒人煙。這裏已經單純的成為壹個軍事駐防區了。至於對岸的朝鮮義州,在丁卯胡亂中也被滿清洗掠壹空,成了死氣沈沈的地方。
海天號進入鴨綠江口很就被岸上的各個後金屯堡發現,烽燧上開始升起黑煙。薛子良從望遠鏡裏可以看到屯堡周圍有人馬在活動。
鎮江堡很就出現在視野之中了。鎮江城的歷史十分悠久。是遼代來遠城故址。金代婆速府、元代婆娑府治所,明代因其故址“營圍有九”而稱九連城。萬歷二十四年(1596)為了加強遼東邊防,明廷在“九聯故址築壹城”。同年十月將長甸備禦改為遊擊,移駐到此城。與寬甸參將營寨相接應。因築此城之目的是鎮守東邊要塞、保衛江海安,故名思義,以“鎮江”而命名。
它北倚鎮東山,西臨橫道河,南隔愛江右枝水。西鄰鴨綠江,對岸即朝鮮義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僅是大明和朝鮮間的交通樞紐,在戰略上南障四衛(金、復、海、蓋),東顧朝鮮,是遼東防禦的重要戰略支撐diǎn。
從望遠鏡中看出去,整個鎮江堡的規模頗為可觀,城呈方形。周長1040米。壹應守禦設施齊,刁鬥森嚴。後金將東江軍驅逐重占據此地之後,在此在鎮江留滿洲兵300、古兵1000,派滿洲、古官各4員駐防。堪稱是重兵防守。海天號壹出現,這裏便已經四門緊閉,嚴陣以待了。
海天號當晚在鎮江堡對面江中的壹個荒島靠岸停泊。按照地圖,該島應該是朝鮮的多智島。安起見,海兵登岸搜索,島上並人煙,不過島上也有開墾過的痕跡,大約東江軍曾經在這裏屯墾過。
島嶼白骨累累,特別是朝向朝鮮義州壹面的河灘上,白骨幾乎布滿了河灘。1624年的八月,後金突襲正在島上屯田,收割糧食的明軍,明軍將士驚慌萬狀,爭相潰逃,僅僅被斬就有500余級,其余明軍爭舟渡江,多數墮水溺死。這滿地的骸骨正是當時的東江軍民留下的。
“好慘啊。”黃驊站在荒蕪的河灘上説道。他好像陷入了某種沈思之中。
“終於要和野豬皮打交道了。”王瑞拍了拍黃驊的肩膀説道,意味深長的説道,“妳知道他們是什麽貨就好了――下面可就看妳的了。”
黃驊深深的吸了口氣:“不礙事。老子是個生意人。”
考慮到第二天鎮江堡的駐軍和防守官員必然有所動作――不管是開打還是派來使者,海天號此來的終目的是送黃驊登陸,和後金建立起聯系。因而黃驊必須做好第二天就登陸的準備。
為皇太極等人準備的禮物和貿易樣品都堆放在艙室中,其中引人矚目的是壹柄裝飾華麗的西式雙手重劍。
“真是壹把好劍,就是不知道皇太極能不能欣賞得了。明珠暗投啊。”王瑞相忍不住把劍拔了出來“希望這次買賣能值得……”
這柄劍本身不算出奇,非是用工具鋼配合機器冷鍛而成,不過在造型和裝飾上卻竭盡奢華,不但劍柄、護手、劍鞘上鑲金錯銀,連劍身本身也也鑲嵌了各種裝飾――這些是紫明齋的高手工匠進行制作的。
原本還有元老想給這柄“王者之劍”上弄diǎn放射性元素的發光體,讓皇太極早diǎn壹命嗚呼,但是考慮到放射性元素加工不易,為這麽壹柄佩劍專門搞配套生產線實在不合算。萬壹出diǎn問題自己先掛了。
“這玩意皇太極怎麽拿?”黃驊忍不住問道,他對自己的禮物是否合乎客戶的胃口有diǎn擔心。
王瑞相滿不在乎的説道:“他自己用不著拿,讓隨從扛著就是了。”
“我看他不見得喜歡……”
“呵呵,這佩劍也就是起個敲門磚的意思,妳把帶去的貨樣壹送上去。他肯定會待妳為上賓,説不定還會給抱見禮。”王瑞相説道。
為滿清準備的貿易商品頗了壹番腦筋。滿清的經濟狀態十分窘迫,國內生產水平底下,長期處在物資匱乏的狀態下。百物騰貴,除了人參、毛皮之外幾乎拿不出什麽大宗貿易品來。而這些東西對元老院來説又沒什麽意義――只能作為轉口貿易商品之外。
對元老院迫切需要的馬匹、各種金屬和人口,滿清雖然有能力供應,但畢竟是戰略物資――滿清自己也需要這些。
即物質匱乏,又缺少足夠的支付手段――所以皇太極對進出口貿易壹貫看得很緊,關民生和國用的商品基本都是禁止輸入的。從前商貿口動過腦筋的煙草只是其中壹例。
至於供應八旗上層使用的奢侈品,享用品,只要靠擄掠和少量進口就能大致滿足需求,元老院顯然很難大批量的銷售。
就滿清來説,他們需要輸入商品是糧食,其次是鐵制品、布匹。而這些商品,元老院自身的需求也很大,有些還要大量進口。
經過企劃院、商業部和對外情報局的多次討論,終決定的出口商品以布匹、紙張、食鹽為主,再針對後金的特diǎn添加茶葉、烈性酒、成品藥等商品。
除此之外,元老們經過討論之後認為,鑒於滿清對外貿易極端的保守,要讓滿清松口並願意為之賣腎――輸出其本身都很急需的物資,就必須拿diǎn貨真價實的東西來打動其高層。
因而在即將向皇太極展示的商品目錄裏,後壹欄“兵器”上羅列了他們法拒絕的商品,有些商品還是第壹次出現在出口商品目錄裏。
向滿清出口的兵器,經過再三斟酌,除了濟州島生產的弓箭之外,增加了臨高制造的鎧甲。
由於八旗人少戰鬥力強,所以滿清重士兵防護,八旗士兵不身披重甲,有的甚至身披雙重甲。比較大明戰兵裝備的低劣的鐵甲制造要優良的多。戰鬥中多有身中十幾箭也礙的例子,甚至在面對明軍低劣的輕型火器射擊的時候也有相當的防護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diǎ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