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節商務員的報告(三)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7
司凱德躲過了元老院的炮火,當然,順便也把檢疫已經到期的荷蘭人多晾了十來天。等他從鴻基回來的時候,手裏已經握著厚厚自勺壹疊關於加快鴻基開發速度和加強當地防衛力量的計劃書了。靠著這份計劃書遞交執委會和元老院審核的當會,他宣稱自己要“全力和荷蘭人展開談判”又躲起來不見人了。
增援鴻基,擴大鴻基站的規模,殖民貿易部只有建議權,提出壹個方案,涉及到資材調撥、人員配置和軍隊調動上還是需要執委會具體討論之後才能執行的。司凱德對元老院那邊的炮轟並不是特別在意:他有足夠證據證明鴻基配備不足完全是因為“限於國力”。要說重要目標配備防衛力量不足的話,三亞按照其重要程度和投資額來說防衛力量尤其不足。他不想和常委會打交道純屬是覺得這樣浪費時間。
元老院常委會裏的很多人,照他的話說:“專業的太專業,業余的太業余”,全部不好打交道。
“好啦,咱們要找幾個懂德語的”,司凱德在辦公室裏自言自語道,“荷蘭語可是小語種。”荷蘭語俗稱低地德語和德語差異不大。
所以荷蘭東印度公司裏雇傭有大批的德國人。
司凱德想德語在元老中懂得人倒是不少,多數還掛靠在殖民貿易部。
荷蘭東印度公司駐“馬格德堡”號初級商務員範,德蘭特隆致巴達維亞總督德,卡蓬蒂爾的第二份報告。
尊敬的閣下:在經歷過長達二十多天的檢疫期之後,我們終於得以獲準上岸。感謝上帝,我們在船上期間無人死亡。所有人部很健康。
原本我們應該在二月底結束檢疫,但是在期滿的時候,港務官員通知我們說,即將接見我們籲位大官,他們稱之為“執委”的,目前不在臨高,所以我們在船上又多待了壹周。
我們發現,澳洲人和我們壹樣使用“星期”自勺概念。在他們的人員登上船只和我們談話的時候,他們時常提到“星期幾”“下星期”的說法。他們也提到“星期日”。
然而,官員給我們送了壹份許可離開船只的文件,憑借這份文件,船員們可以登岸入住岸上的館社。水手們和士兵們對能夠登岸感到很高興。我命令船長留下三分之壹的水手和士兵在船上,並且許諾他們以後每三天輪換壹次。
執委有命令給港務官員,其中命令他共給我們各種需要,不得缺匱。又命令我們的人員在未得到書面許可前不得離開港區。
港口的官員給登岸的每壹個人都發了壹張硬紙卡片。卡片上書寫了他們的姓名、所屬船只和出發港。並且要求所有人都在卡紙上按上手指印。閣下想必知道:這種按手指印的做法在〖中〗國人中間時分流行,似乎是他們的壹種信用表示。
我們登上陸地的時候,港區內的百姓和工人擁擠在路邊圍觀我們。有些人甚至爬上了吊機,太多人的圍觀使得我們感到很是困苦。官員發現了這點,派遣了警衛人員來護送我們。
我們離開碼頭,隨即被安排到距離碼頭不遠的壹處房屋內這處房屋非常的大,據說這是專門接待水手們的。房屋是壹種特殊的長屋,院子裏有很多排這樣的長屋,每座長屋裏威排的安置著雙層的床鋪,壹座房屋內可以住40個人甚至更多壹壹某些長屋是雙層的。
我們作為高級船員,被單獨安置在壹個院落內,這裏有類似的雙層小樓。和長屋壹樣是磚瓦結構的。但是內部布置的精致些。每間房間內部配有各種家具,至於每間屋子睡壹個人還是三個人悉聽尊便,他們有備有不同數量床鋪的房間。最多可以睡4個人。
不管是普通水手的長屋還是我們住得小樓,房屋都十分的幹凈整潔。床鋪上沒有臥具,但是有草席和草編的枕頭壹壹在臨高的氣候下也足夠了。每壹棟屋子都配有廁所。房屋的管理員嚴格警告我們說任意隨地大小便的行為都會被處以高額罰金和其他懲罰。為此我不得不與船上的總管進行交流,要他嚴格的管好水手和士兵們的舉止行為壹壹您知道他們中大多是德國佬。
海員旅社裏有餐廳供應烹調好的夥食。這裏還有壹處很大的商店,供應各種商品,專門供在這裏歇腳的水手和漁民們購買。
澳洲人似乎不如〖中〗國人好客,西班克們和其他壹些人說每次到〖中〗國沿海只要打著“朝貢”的旗號都是能夠得到官方招待的,但是我們在澳洲人這裏,所有供應的物品,從住所到食物,全部要付款,不過就價格來說還能接受。
我們得知,此地名叫“博鋪”壹壹我們得到通知,我們可以在博鋪鎮〖自〗由活動,外出者必須在晚上9點前回到旅社。但是那些被列入“禁區”的地方不能出入。總得來說澳洲人對我們的限制很少,除了允許我們在博鋪可以〖自〗由的活動之外,對我們攜帶的錢幣和其他物件亦不做其他的限制壹壹只是提醒我們購物需要事先兌換成當地的貨幣,除了禁止攜帶武器。
另外,他還要求水手和士兵在外出前宣誓尊重此地的法律。
城裏每隔壹小時就會鳴放壹次尖厲的笛聲壹壹聲音非常之大,全城都能聽得到。其中早晨、中午和晚上的笛聲持續時間很長,澳洲人運用這套報時系統非常的純熟,使得每壹個人都能知道現在的時刻。澳洲人的工作嚴格的按照鐘點運行,只要和他們共同生活過壹天,大約就可以知道他們第二天會做什麽。
全體人員在水手旅館安頓下來之後,負責接待我們的人,他們稱之為貿易部長的人要接見我們,與我們討論我們三人決定壹起前去與之會談。
3月1日的早晨,壹早我們就盥洗完畢,換上我們最好的禮服。
除了岡薩雷斯和萊布,特裏尼兩位先生之外,我們還各自隨帶壹名隨員,並且攜帶了相關的禮物。
我們由從“貿易部”派來得年輕官員的引領下來到大街上。這裏已經準備好了壹乘非常漂亮的四輪馬車!是的,馬車,這是我最驚訝的壹件事。在整個東亞,我不知道在哪裏還能看到這樣輕便美觀的馬車,即使在澳門或者巴達維亞也無法找到這種類型的車輛。
我認為即使在歐洲也無法找到類似的車輛。這實在是壹件精美的工藝品!不,所謂精美的工藝品並非說它如何的裝飾華麗,精雕細刻,恰恰相反,馬車上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和彩繪,車身也是黑色的。除了鑲嵌在車門上的玻璃和壹對漂亮的車燈之外沒有值得壹提的裝飾。但是整個車身的大小結構和上面每壹個零件的比例之勻稱,結構之完美,都給人無比強烈的震撼。大人,請原諒我沒法用文字來形容這樣的感受。
馬車經過博鋪鎮,前往他們稱之為“百仞”的市鎮。那裏是澳洲人的統治中心。博鋪鎮是壹個很繁榮的小鎮,鎮上房屋眾多,堪稱壹個繁榮更多城市。我們可以看到這裏有大量的煙囪,高度驚人,每個煙囪都在冒著黑色和白色的煙霧。空氣中有濃烈刺鼻的氣味。途中我們看到了壹座巍峨的城堡壹壹盡管它不在我們經過的街道旁,完全用紅色的磚塊砌成,有著搞大的塔樓和炮臺,那裏同樣冒著白色和黑色的煙霧,還不時傳來巨大的金屬撞擊聲。我向陪同的官員詢問那裏是什麽地方,對方拒絕回答我的問題,我認為這應該是澳洲人的冶煉廠、軍火場或者造幣廠。如果屬實的話,澳洲入在這裏投入的本錢非常之大從博鋪到百仞的道路是沿著壹條大河修築的。但是這條河道目前處於半幹涸的狀態。澳洲人似乎正在對這條河道進行某種疏浚和修築工程。河道裏的水量不大,有臭味。道路修築完善,是用壹種黑色的砂石鋪成的。馬車走在上面絲毫不覺得顛簸,沿著道路到處是被精心耕耘的土地,土地都被精心的照顧,沒有壹寸土地沒有被開墾和種植上作物。田地和托斯卡納的很多地方壹樣,修築有完美的水渠、水壩和水車,用來充分的灌溉土壤。這灌溉工程如此的精妙,令特裏尼先生贊不絕口。
本地和巴達維亞壹樣,全年都可以耕耘。
田地裏已經種上了綠色的水稻秧苗,有的則是蔬菜。不能種植稻子的坡地被種上了各種我們所不認識的作物和果樹,即使是道路兩旁,也栽種了許多椰子的樹苗。
最令我們吃驚的走路旁還有壹些不知用途的東西:壹些完全沒有生命的木樁,被塗成漆黑的顏色。木樁如行道樹壹般成排的矗立在道路旁,彼此之間用黑色的鐵絲連接。每個木樁上還固定著壹些玻璃制造的瓶子。
我們三人對這些木樁的用途進行了討論,完全沒有得出結論壹壹誰也沒有見識過這樣東西。我們向陪同的官員請教,再壹次的得到了沈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