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八節建築材料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6

  正當執委會的各個專業組為勞動力優選權爭論的時候,蕭子山又接到了冉耀的電話:在審俘過程中發現了黎人俘虜。
  “真得?”蕭子山吃了壹驚,在海南島這個地方,黎族向來是壹支很強大的力量,翻開各個縣的縣誌,“黎情”都要單獨占據壹個篇幅,從元代以來,幾乎沒有哪壹年黎民不發動暴動的,漢黎沖突相當激烈。防黎壹直是當地官府的重要任務。因為黎人的抵抗,漢人的移民壹直沒能深入到海南島的核心區域,穿越者要在海南發展壯大在黎族問題上必須極其謹慎才行。
  “怎麽個情況?”
  “據他們說是縣裏征發來當弓弩手的,壹共來了三十個,現在我們抓到了八個。”冉耀在電話裏說,“另外告訴妳件事情,記得那壹家子人嗎?就是偶然卷入的――”
  “記得,那女的不是警察出身麽,派給妳去審俘了。”
  “她就是黎族,而且祖籍是海南,很妙吧?我覺得可以利用這個關系。”
  “我記得她壹口川普?現在的少數民族很多都是水分大大的。再說她早就不在當地生活了,還能知道什麽。”
  “不,她對本族的事情知道的很多。幾個黎人俘虜現在對她五體投地呢,”小靈通裏傳來了冉耀的笑聲,“妳看,人才有時候就出現在不經意之間。”
  郭逸這邊已經差不多都甄別出來了:絕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小地主往往是親身參加勞動的,有幾個算匠人,實際也是半農半工,農閑的時候燒些瓦器,或者替人修房蓋屋子的泥水匠。稍微有些技術的是壹個粗木匠,是個半老頭子。識字的只有壹個,就是張興教了。他被單獨叫出來,跟著熊蔔佑學習普通話,當上了整個勞動隊的文書,負責記工之類的事情。
  鄔德把匠人單獨抽出來組成壹個隊。其他人除了二十多個傷員,全部分成五個勞工隊,由最早的五個俘虜當隊長。在編組的時候,他根據審俘的記錄,把臨高土著、福建射耕人、各地移民全都打亂了混編,還是搞那套互相制約的那套――反正妳們不能團結起來。林興他們如今都成了隊長,忘記了自己半俘虜半奴隸的身份,壹個個還覺得蠻高興的,不等鄔德吩咐,就給自己都做了笞棍。準備賣力的督促新來的可憐蟲了。
  嚴格的等級關系,上下級之間的絕對權力和通過權力得到的利益,這些東西在人類群體裏是極其有誘惑力的。在部隊和司法機關工作過許多年的鄔德深諳這壹點。所以他刻意的去深化這些東西,五個隊長每人都發了壹頂難看的藤編安全帽――這是工業委員會不成功的試制品,本來打算當柴火燒掉的,鄔德卻把這些帽子都要了回來,把俘虜們的地位用有帽子和無帽子這樣的明顯標誌物區分出來。
  因為工程的急需,勞工隊全部被派給了建築組生產建築原料:磚。
  現代建築已經從磚瓦漸漸的轉向使用鋼筋水泥,但是燒制的粘土磚依然不失為壹種最廣泛經濟的的材料。工程建築組自然也不會放棄。
  根據偵察隊的消息,他們在距離百仞灘三公裏外找到了壹個磚瓦場,這是壹個典型的傳統磚瓦場。有三座土圓窯,工人們雖然都跑了,但是裏面的東西都還在:燒制好的磚瓦、陰幹的磚坯和許多“熟土”。
  燒制磚瓦的工序是相當煩瑣的,首先要把生土開采出來――也就是不含有機質的粘土,將生土曬幹、碾碎,加水之後再反復碾踏,做成熟土,再制成磚坯。磚坯不能直接入窯去燒,水分太多的話會直接在窯裏燒裂變形,所以還得陰幹十天半月,陰幹期間不能見太陽,不能有強風,更不能遇到寒冷,所以常規情況下冬季是不能燒磚瓦的。陰幹之後的磚坯才能入窯燒制。
  如果讓穿越者們自己去制磚燒磚,很難想像生產效率的問題,不過穿越者們有壹臺聯合制磚機,用壹臺鍋駝機進行驅動,制磚坯效率就僅僅在於他們能開采出多少生土了。
  梅晚嫌土圓窯的生產效率太低,而且裝窯需要熟練的老師傅才幹得了,不是他們這些看說明書的生手能做得。好在這裏有大量現成的磚可用,就開工建造了壹座16孔的輪窯。
  輪窯是壹種“洋窯”,當然比起更先進的遂道窯之類的現代化磚窯它已經是很落後了,但在這個時空絕對是壹種先進的事物。
  它是壹種連續生產窯,可以同時裝坯、出磚、清掃。窯由很多互相連通的小室組成,如同壹條環形的遂道,四周有許多窯門,所有的煙道都和窯中心的總煙道連接。燃料則是從窯頂的加料孔加入的。輪窯工作的時候分為:幹燥、預熱、煆燒和冷卻四個工作帶。壹個16室的窯,第壹室在出磚、第十六室已經在清掃,第十五室同時在裝坯,接著第二室就刻意出磚,第壹室進行清掃,第十六室內可以裝坯了。壹旦點火就可以不間斷的二十四小時連續生產,在工作效率和熱能利用上都是傳統窯望塵莫及的。壹個普通的輪窯,壹年可出磚瓦五千多萬塊。
  為了不浪費時間,在安裝機械和建造輪窯的同時,梅晚決定先把已經陰幹的那些磚瓦坯都燒出來,不過土窯的磚坯裝窯是個技術活,無論是穿越者還是勞工誰也沒幹過。消息傳回執委會,情報資料組的羅鐸再次發揮了他兩腳字典的功能,很快從電腦硬盤裏找到了壹本1958年出的《土法制磚瓦》的小冊子的電子版,不到壹小時,這本打印出來的小書就被火速送到了窯上,勞工們驚訝的看到這位“海賊匠人”用壹本書在指導他們怎麽裝窯――這可是只有老師傅才知道的秘密!
  磚窯附近有大批的茅草地,梅晚詢問了過去在磚窯打過散工的勞工才知道這是作為燃料特意種的,土窯用這樣的“軟柴”才能燒得好,硬柴火力太猛,不容易控制火頭。這些燃料,自然也被穿越眾毫不客氣的利用上了。
  土窯在燒磚的時候,梅晚指揮著勞工隊,不斷的割草、挖土,草捆和土堆都堆得老高老高。有些俘虜覺得海賊們多半是要把他們勞作至死了――這麽多的土,不吃不睡也用不完。
  當鍋駝機調整完畢,突突的冒起了黑煙,飛輪轉動著,帶動聯合制磚機運轉起來的時候,俘虜們只看見成堆的熟土被倒進那個鋼鐵的大開口裏,許多鐵件眼花繚亂的上下起伏轟鳴著,接著就看到平整的土坯象被施了法術壹樣,被整齊的切成了整板整板的磚坯!就算是最熟練的制磚師傅,也不能做得這麽快!所有人都傻眼了――海賊們什麽都會!而且他們造起東西來的速度,根本不是凡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有些人幹脆害怕的跪在轟鳴的機器前連連磕頭了。
  “磕什麽頭,快去運料!”梅晚對著發呆的林興吼叫著。
  “知道了!首長。”這個稱呼不知道是哪個吃飽了沒事幹的人教給他的,他現在見穿越眾就叫首長。
  “幹活!幹活!”他賣力的揮舞著棍子,“去運土,快點,動作慢的都給丟那鐵口裏去!”
  這種恐嚇比他的棍子有效的多,每個俘虜都對這機器產生了迷信般的恐怖,個個都十分賣力的去幹活了,生怕幹得慢了真給丟機器口裏去――這種東西怕是要用活人作祭品吧?
  制出來的磚坯,被手推車拉到堆料場上,原本的陰幹棚都騰空了,正好用來堆這些新制的磚坯,所有的磚都是按照過去的八五磚標準制造的。
  顯然,機器的生產速度大大超越了這個時代,還沒到晚上,臨高燒磚匠人準備用好幾個月的熟土都被消耗殆盡了,機器只好暫時停了下來。
  要建造輪窯,梅晚的另外壹個任務就是要造出水泥來。對他來說,水泥就是打個電話叫人送貨的事情。即使d日之後用到的水泥也都是從原來的時空帶來的。現在要從頭開始制造他就完全沒概念了。梅晚知道這世界上有土水泥這麽回事,但是怎麽造,造出來能有什麽樣的性能就不清楚了。
  在現代社會,水泥工業已經成為壹種高度專業化,機械化的大生產,它涉及到許多特殊的大型專用設備,如破碎機、回轉窯、球磨機等等。復制這樣的大型設備對穿越者來說太奢侈了,即使買來現成的設備安裝,這類巨型設備也不是他們的能力可以搞定的。
  第二卷新世界第三十九水泥
  王洛賓采購過壹整套立窯法生產水泥的小水泥設備,不過這套設備運轉起來需要使用大量的煤,而穿越者們暫時還沒有煤。
  其他水泥所需要的原料,如粘土、石灰、石膏在當地都有所發現,這個磚窯的取土場的粘土本身含沙量少,土質偏紅――含鐵質高,很適合燒水泥。石灰的話,雖然博鋪那邊用貝殼蠣房燒出來的石灰碳酸鈣含量偏低,但是取土坑附近也能找到白堊土的礦層,石膏暫時在附近還沒有發現,不過加不加石膏問題不大。
  王洛賓考慮過再三之後,決定暫時不安裝對溫度和原材料都有壹定要求的成套設備,而是因陋就簡的燒制壹種代水泥來滿足目前的施工需求。這種代水泥又叫做“人工火山灰水泥”,有的地方過去農村也燒過。它不需要復雜的設備流程,簡單的說,就是把燒成的磚瓦或者陶器破碎碾細,也可以直接將石灰和粘土放在窯內煆燒。這種代水泥的工序極簡單,煆燒溫度600-800攝氏度就可以,比燒制矽酸鹽水泥所需要的1450攝氏度低得多。性能大致和最古老的“火山灰水泥”類似。雲南的滇越鐵路就是用這種水泥修築的,抗戰期間廣泛用於西南大後方的基礎建設。
  王洛賓只是知道有這個東西,是不是能用還不了解。所以先叫人把磚場裏燒好的紅磚取壹批過來做實驗。勞工們用手工壹壹敲碎把磚頭敲成小塊,磨細的工作原來打算用人力或者馬力牽引石碾的――他們在百仞灘的采石場找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石碾――運行了壹小時後發覺效率實在低得可怕:才碾了10公斤。
  碾細過篩之後,王洛賓把這些粉末和石灰混合,然後加水拌勻,在建築組的眾目睽睽之下,這些混合物被用來砌壹堵墻。大家都很興奮,想親眼看看這個傳說中的代水泥是不是真得有效。
  幹結之後證明這種燒粘土的代水泥完全可用。當然不能和真正的矽酸鹽水泥相比,但是可以用來作為建築材料的黏合劑,甚至能制造強度要求不大的混凝土。
  這個發現令所有人振奮。連砸磚頭的泥水匠趙五都是壹臉興奮的神情――他做泥水匠十幾年了,砌墻造屋,都是黃土、石灰和水拌勻了作黏合。最考究的,也不過是加了糯米汁的灰泥,這群人竟然用磚頭碾粉就做出來可以把磚頭牢牢黏合在壹起的灰泥!這太超乎他的想像了,他們真得是海賊麽?這壹招可得記著。因為學到了這手,甚至有點高興自己被俘了。
  水泥是穿越者們真正意義上的第壹件現代工業產品,雖然它還不是太合格。但是對穿越者的建設來說這是關鍵的壹步,水泥可是現代建築的基本原料。
  不過碾磨的效率還是太低了,按這個水平,24小時不斷的碾磨產量也只有240公斤,低得不值壹提。
  機械組的人研究之後,制造出了壹臺簡易的自動碾磨機。他們用了二個從百仞灘采石場找來的石碾,做了壹個電動的雙碾,用穿心軸連接於立軸上,立軸上裝有軸承,以減輕轉動時候的阻力,用壹個安有甩輪的搖動架通過鐵鏈帶動傘形齒輪,使石碾運轉。
  但是加料和篩料還是手工操作,不僅效率差,而且容易搞成塵肺――這是個很麻煩的職業病,幾乎沒救得。雖然幹這些活的都是俘虜的土著,但是勞動力對穿越者來說也是壹種財富。展無涯就帶著幾個機械組員研究了壹番,在傘形齒輪上加了壹個木輪,用皮帶帶動壹個篩糧食用的風車羅,物料由立軸頂端的漏鬥加入,碾出的粉料由坡道自動流下,落入風車羅,利用風力將粗細粒分開,粗粒由坡道旁的輸送料鬥重新送回到石碾上面的漏鬥,再次入碾子碾細。這套鐵木石合作的土裝置每天能粉碎差不多1噸的碎磚料。
  有了水泥,砌造輪窯還需要耐火磚。耐火磚是現代工業的基石之壹,沒有這個東西,不用說輪窯、水泥窯,連未來的高爐都沒指望。幸好臨高本地就出產耐火材料。穿越者們從磚窯附近找到了燒制耐火磚的氧化鋁和氧化矽,很容易的燒出了耐火磚。
  有了耐火磚和水泥,修建壹座輪窯在建築組的手裏就是手到擒來了,幾天以後,輪窯的磚紅色煙囪第壹次向空中噴吐出濃厚的黑煙。
  “靠,真是太美了。”有人在喃喃自語。穿越者們的眼神中露出了沈醉的神情,過去被大家所厭惡的,象征著落後、汙染的景象,現在卻被穿越者們視為最美的事物,王洛賓看著那煙霧,多少有點明白為什麽當年偉大領袖對北京的古城墻壹點都不看重,說拆就拆。卻發出了“北京的煙囪要象樹林壹樣密集”的豪言壯語了――古城墻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東西,而當時稀缺的現代工業才是壹個國家社會進步的標誌。
  此時這座輪窯的磚紅色煙囪昂然的樹立在文瀾江畔的青山綠水間,對穿越者來說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宣告著穿越者的工業化時代正式開始。
  輪窯在開始燒之前要進行暖窯,建築組又出發到博鋪去,在那裏為木材加工廠建設壹座木材幹燥窯,有了這座合乎標準的幹燥窯,木材組就能源源不斷的提供合格的木材制品給百仞城的工地,而不是現在用土窯幹燥出來的濕度不壹隨時會幹縮變形的臨時代用木料。這件事情,王洛賓就不參加了,幹燥窯的尺寸材料,反正羅鐸會去找書的,他在廣西生活的時候也沒見過這玩意。
  看著建築工程隊爬上農用車向博鋪開去,他忽然想起了壹件事情,馬上撥了壹個電話給梅晚:“妳和木材組的人商量下,再修壹個木材幹餾窯。”
  “幹餾窯?”梅晚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
  “就是燒炭的窯,壹會妳和羅鐸說,他知道的。妳們先研究壹下,看看什麽時候能夠投產。”
  既然沒有煤炭,只有先用木炭來代用了。幹餾木材,不僅可以得到木炭,還能獲得用作化工原料的木焦油,這是種復雜的化合物,能提煉出許多有用的物質來。木炭本身的發熱量也不遜於煤。
  夥食辦用炊事車給磚瓦廠勞動的工人們送來的飯。現在,鄔德通過棍棒已經教了他們排隊。排隊是壹種基本的社會秩序,是每個人大體都能公平的獲取資源的壹種表現,中國人之所以不喜歡排隊,似乎無關於個人素質。或許很大程度上和長期的社會資源匱乏有關,誰遵守秩序誰就會吃虧,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歡排隊了,有機會就會猛沖,把其他人擠到後面去。鄔德覺得這話多少有些道理。
  就如同現在的分飯壹樣,盡管每隊都有隊長在維持秩序,但是整個隊伍還是有點亂糟糟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排到前面去。只是迫於穿越者的威攝力,隊伍的秩序才勉強的保存著。
  鄔德對自己的勞工們的工作還是滿意的,在整個工程期間,他看似只是隨便走走,轉轉,觀察著這支隊伍。多數人幹活還是比較賣力的,當然不是他們的自覺性高,而是五個隊長之間的競爭意識,誰都不希望自己的隊在鄔德的面前表現的太差――對老百姓來說總是“漢奸比鬼子更壞”,這五個隊長,在督促幹活方面的確十分的賣力,但這還不夠。鄔德知道俘虜們的賣力還僅僅是因為害怕,要自覺自願的努力幹活需要其他方面的刺激。
  鄔德決定就從夥食上著手。俘虜們每人都領到了壹碗稀飯之後,鄔德叫人擡來壹個筐子。這個由機械組編出來的奇形怪狀的東西散發著壹股幹海味的腥臭味。是夥食辦不成功的鹹魚作品……
  “今天是王田的隊伍幹得最好最多,”鄔德在土堆上宣布道,“所以他們壹隊每人可以多吃壹條鹹魚。”
  這個額外的獎勵讓許多人眼皮都膨脹起來。從被俘開始起,每天吃二頓稀飯――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撐得住――從生下來就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的大有人在,但是連個鹹蘿蔔之類的東西都沒有,喝稀飯尿又多,吃不到鹽,二天下來身子都軟了。
  “王田指揮得力,發二條。”這個獎勵讓王田興奮的滿臉放光,其他四個人都覺得有點酸溜溜的。多吃條鹹魚是小事,丟了面子才是大事。都盤算著晚上要狠狠的收拾幾個磨洋工的家夥――殺雞儆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