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五節吳家的早晨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7

  他把報紙翻了過去。[本文來自]有二版是科普版面,壹個版面是自然科學,簡單的應用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另壹個版面則是農業科技類的,刊登的是科學種田和養殖技術方面的科普文章。這些文章都是由丁丁向農委會組稿的,吳南海也寫過幾篇――難度很大,不但要深入淺出,文體也得口語化。
  農科版面是吳南海看報的重diǎn,主要是看今天刊載的文章是否有大的紕漏,有些元老應付差事就從過去的農業科普上摘抄,把壹些已經過時的甚至是錯誤的材料也給抄了上去。吳南海事務繁多,來不及壹壹審稿,因而要在報紙上再過壹遍。
  看過農科版,他略過政策宣傳版面,這裏公布的都是近頒布的各種法令和行政文件。翻到了“先進表彰”欄目。農委會的壹個職工近剛獲得“二級勞動英雄獎章”,他要確認壹下是否上報。
  “先進表彰”欄目幾乎占據了大半個版面,由於印刷技術的限制,沒有配發照片,壹個個方格子裏只有獲得榮譽、人物資料、簡單事跡介紹。那些套著黑框的是已經因公殉職的獲獎人員。
  在這密密麻麻的格子裏,第壹排第壹、第二格是金五順和金六順,他們不但享有榮譽表彰,在欄目下方另外專門配發了《烈火中永生》的先進事跡專題報道――這是少有的殊榮。吳南海知道能享有這種殊榮的幾乎都是烈士。再看他們獲得的榮譽,果然金五順獲得的是從來沒有活人得過的特級勞動英雄獎章,金六順是壹級勞動英雄獎章。
  勞動英雄獎章是近設立的為非軍事人員因各類事件而有功於元老院的人員準備的。
  吳南海知道金家姐弟的事跡――水閘好歹也是農業設施,萬裏輝在濟州還作為農委會的代表參加了金五順的悼念表揚儀式。
  報紙的中插照例是廣告版,今天報紙的廣告是印館刊印的澳洲大儒評註版的四五經正在促銷,憑報紙上的折扣券購買可以享受套9折。單本95折的優惠。
  接著是臨高的各種商店、商行刊登的商品廣告,既有商業部下屬企業,也有各類民營企業:“福建秋季茶到貨”、“南海雪茄,首長壹般的享受”、“瓊海行到南京絨緞”……
  吳南海的目光落在了合作社秋季生活品展銷會的大幅廣告,雖然沒有打折的內容,但有展銷會品的詳細目錄和價格,很多都是產品,價格不菲,看來這是用來吸引各元老家的女仆們的――讓初晴去逛逛。看看有什麽東西可以添置。
  吳南海看報紙的時候,初晴和女仆正在廚房準備早餐。初晴打開冰箱的下層,拿出雞蛋來。雞蛋自從在農委會管轄下的各個公社農場都開設集約化養雞場,並且廣泛開展農村xiǎo額養殖貸款之後現在已經不再是特供商品了,不但供應元老綽綽有余。還能大量供應到學校和機關、企業的食堂。
  這冰箱不是電冰箱,而是傳統冰箱。這種冰箱是機械部門參照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使用天然冰制冷的冰箱結構制造的,用得是冷庫制造的冰塊。它的整體外觀類似大三門冰箱,外層用得是填充有鋸末的保溫夾層木板,內襯用得是鍍錫薄鋼板,箱體內的隔板用的是同壹種材料。只是打了許多孔,以利冷氣流動。
  它的左面有上下兩道門,上門的空間有壹個馬口鐵的盒子用來放置冰,下門隔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為盛水盤,用來承接上門空間裏天然冰融化時滴下的水,面也可放置少量需要冷藏的物品。冰箱的右面是壹整面門,分為四格。用來放置冰鎮的食品。
  這種冰箱十分笨重,體積龐大。但是對還不能制造壓縮機,又沒有條件上煤氣冰箱的地方卻是非常方便的,冷庫每天定時送冰塊來,壹塊可以化上壹天,在臨高這樣氣溫偏高的地方是保持食品鮮度的重要法寶。
  平底煎鍋放在火竈上燒熱――這個煎鍋是鐵制的,相當沈重,不過倒是很好用。初晴往鍋子裏註入南海農莊特供辦公廳的花生油,再打入二個雞蛋。竈臺另壹頭橘姐正在竈火口查看火力,不時的加壹把刨花。由於發動機計劃的影響,各處用煤量激增。摳門的企劃院將元老家的煤球定額暫停了,改送木材廠的下腳料做火竈的燃料,每天壹大包,看著夠多,其實就只夠壹天用。
  橘姐壹邊往竈臺添料,壹邊拉著風箱送風,好讓竈臺燒的旺。橘姐夫家姓劉,叫劉阿水,他們夫妻大概50多歲,廣東佛山人,本是渡海來投奔在工廠工作的親戚,但沒找到人。找工作的時候,因為他們年齡偏大,體檢被認為不適合在工廠從事重體力勞動。就被列入了輕體力待分配名單。
  正好吳南海需要人幫忙看護xiǎo教堂,同時家中也需要傭人和車夫。所以他們在通過辦公廳和政治保衛總局的審核後,成了的吳家的仆人。因為元老是否擁有家奴的問題並未經過討論,所以他們簽署的是雇傭合同而不是賣身契。
  他們夫妻兩人住在xiǎo教堂裏,橘姐每天5diǎn半先到家裏來幫廚,然後負責這個家的家務勞動――初晴現在也是農委會系統裏的壹員主要歸化民幹部,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過多的照顧家庭了。劉老頭負責給吳南海拉車和幹些雜活。
  “相公,早餐做好了。”
  初晴説著話端著壹盤子早餐過來,擺上了八仙桌。早餐的主食是青菜泡飯:昨天晚上冷飯加水和切碎的青菜煮的,下粥的菜是天廚食品廠出品四種醬菜拼碟:橄欖菜、醬蘿蔔、蝦油xiǎo黃瓜、四川風味泡白菜。每人另有壹個煎蛋。
  “原本我想做皮蛋粥的,但是昨晚上忘記磨碎米了。”初晴解開背後的圍裙帶子,“明天我壹定做。”
  “不礙事,這樣也很好。”
  餐前照例是餐前禱告後,吳南海領頭念禱告文。
  早餐後,初晴正在收拾碗碟,想起了門鈴的聲音
  這時響起敲門聲,橘姐去開門。隨後來稟報説是壹名元老院的信差來了。
  “請他到客廳來吧。”
  信使來到客廳行了個軍禮:“報告首長,特偵隊教導分隊學員楊興福前來報道。這是我的特別通行證。”
  吳南海核對了下上面的照片和名字,能夠進入元老宿舍區的歸化民在警衛那裏已經受到過仔細的檢查,他這也不過是例行公事。
  確認誤後他把證件交回中士説道:“稍息,學員同誌。妳先在客廳等壹下,我這就把公文箱交給妳。
  吳南海轉身進了房。房的布置並不復雜,但是門禁為嚴格,不但橘姐這樣的仆役不能進去,就是初晴也不能進去。房門的鑰匙只有他壹個人有。
  房正中放著的桌和大圈椅,案上有幾個歸類盒和壹盞臺燈,文房四寶和西式墨水臺並存。案頭後這擺放著壹排架,架上擺滿了各類文件卷宗和籍。房間壹角有壹個鋼筋水泥的保險櫃。靠墻的壹張翹頭案上放著幾個不同顏色的公文箱。
  吳南海走到翹頭案邊上,拿起放在上面的壹個有鐵拳爆菊徽章陰刻皮革公文箱,上面掛著掛鎖。這是元老院的保密文件箱。因為元老院大會並不是每天召開,常委會的大多數元老都有本職工作,甚至部分元老都不在臨高,壹些需要大會表決的壹般性內容,就采用這種元老院文件箱的辦法處理。裏面有面向元老們公開的各類內容和須要簡單表決的各類議案選票以及各有關方面對議案的會議記錄稿,每隔三天上午都會有充當元老院衛隊的特偵隊的士兵前來收回上壹次送達的文件,然後當天下午會將的文件裝在文件箱裏送來。吳南海再次檢查確認昨天晚上親自貼上的封條誤之後,將它拿了出來交了楊興福。
  楊興福檢查誤封條後,從取出壹枚接受登記章,蓋在封條上。
  “報告首長,元老院保密公文箱封存完畢,請出示交接文件登記表。”
  初晴趕緊從客廳的抽屜裏拿來文件交接登記表和壹盒印泥交給楊興福,他仔細的蓋上了指模,然後又簽了日期。
  “今天我的日程編的比較滿。妳晚上直接將公文箱送到農莊咖啡館等我。”吳南海囑咐道。
  送走了信使,吳南海再壹次看了自己的日程表:今天的工作安排照例排得很滿,而且滿到了要占用下班之後的時間――元老們在臨高可不是八xiǎo時工作制,標準的工作時間是十個xiǎo時。每天工作超過十二xiǎo時,乃至十六xiǎo時,甚至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工作狂大有人在。為此衛生部不得不發出健康預警,要求元老們每天至少應該睡眠八xiǎo時,而且不宜連續熬夜工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