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壹十三節讀書人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6

  看門的,是個老朽不堪的門子,正在明倫堂門前掃地――眼下縣學也就剩壹個欞星門和明倫堂前還稍象個樣子,院子裏看起來清潔整齊,只是明倫堂的屋頂上已經長滿了茅草,甚至還有小樹長得郁郁蔥蔥。
  進徳齋和修業齋的門窗都關著,很久沒有學子的書聲了。王賜的“衙署”就明倫堂後的三間廳堂裏,即是他的辦事之處也是住所。院子裏草深沒膝,狐鼠出沒。
  王賜是河南洛陽人士,屢試不第,四十來歲才補了壹個“歲貢生”,所謂歲貢生,古人又叫“挨貢”,秀才裏的廩生做得日子久了,壹直考不取舉人的,到了年齡可以補壹個歲貢,算是有了做官的資格。這個也算是科舉正途,只是比吳明晉的“舉人大挑”還差了這麽壹等,只能當了縣丞、訓導、教諭之類的小官。
  王賜就是這樣補了臨高教諭的職位,教諭是冷曹閑官,俸祿極其微薄,比不得縣令還能接家眷。只隨身帶來壹個家人叫王安的,照顧日常起居生活。
  屋子的用具雖然顯得破舊了些,但是王安每日的清掃打理之下收拾的倒還清潔整齊
  王賜壹屁股跌坐在壹張竹榻上,把茶幾上的備好的冷茶喝了幾大口。王安不在屋裏,大約又上哪裏去找外快了――教諭的俸祿實在可憐,臨高又是極小的小縣,文風不盛,縣學的教諭沒有什麽額外的進項。王賜主仆的日子,實在是過得不堪的很。
  王賜聽說他這傭人最近找了個什麽活計,每月能掙幾個錢貼補家用。過去也沒多想,今天他忽然警覺起來――王安不會是在給澳洲人幹活吧?
  越想越覺得可能,這臨高城裏隨時隨地都能有活幹得的,只有髡賊了!他想,壹會王安回來要好好的問問他。要是真在給髡賊幹活,還是叫他不要幹為好。這些人擅長迷人心竅,別把王安也給弄得五迷三道的。
  想到澳洲人,王賜只能唉聲嘆氣。澳洲人的教育讓他大受刺激,路大的反問讓他啞口無言――有教無類,自己當得起麽?澳洲人才是真正的有教無類。
  只是澳洲人的有教無類,教得不是他熟知的四書五經,連字句寫法都不壹樣。這樣下去,豈不是教出了壹群“澳洲書生”來?
  王賜倒不是腐儒,當初他去求教吳南海,要他們幫忙整治學田就是看中他們的經世致用之學。沒想到澳洲人野心勃勃,濫用俗體字不算,還改了書寫的體例,甚至還鬧出了自造的什麽“拼音字”!這對他來說簡直是無法忍受。
  壹定要想出個法子來,不能讓他們繼續這樣以夷變夏的亂搞下去!
  王賜正在悶頭想主意,縣學裏看門的門丁忽然跑了進來,連呼:
  “王老爺!王老爺!”
  “何事?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王賜很有氣度壹揮他打著補丁的儒衫的袖子,端起已經缺了口的茶盞。
  門丁喘氣道:“髡――澳洲人來拜!”
  “啊!?”王賜手壹抖,茶水潑到了他的衣襟上。
  “是吳老爺?”興許是管學田的吳老爺來和他商量什麽事情。
  “不是吳老爺,是熊老爺――”熊蔔佑因為是在外商委的關系,專司和縣裏的衙署打交道,縣裏的衙役差人們幾乎個個認識他。
  這澳洲人的熊老爺過去可是從來不到他這裏來的。王賜覺得奇怪。平白無故的來縣學做什麽?他這裏賣不了地,也沒有衙役可以差遣,冷到不能再冷的閑衙門。澳洲人看上什麽了?
  莫不是剛才自己和路大的壹番說話已經被人稟告到髡賊那裏去了,這熊老爺是上門來尋他的不是的?這下王教諭可慌了手腳。自己壹介書生,別說對方帶著兵士過來,就是單挑,以自己的體格來說,吃虧的也肯定是自己。挨打不算,斯文掃地。
  “就說,老爺,嗯,不在。”
  “這個,”門子為難道,“熊老爺知道妳在――”
  “可曾帶著人來?”
  “帶了兩個從人。”門子見教諭老爺很是驚慌,趕緊又添上壹句,“熊老爺還帶了禮物,說話很是客氣。”
  王賜松了口氣:帶了禮物來總不見得是為了揍他。趕緊道:“請,請。”
  熊蔔佑大大方方的帶著隨從和禮物來到廳堂上。簡單的作了個揖,報上姓名。官銜是沒有的。古人也鬧不清穿越集團搞得什麽委員之類的頭銜。
  王賜看眼前此人,高大結實,穿著髡賊的對襟小褂子,腰裏束著帆布帶子,斜背壹個綠布的小包。腰裏跨著壹把砍刀。他雖然不認識熊蔔佑,但是久仰大名。聽說此人去年押著幾百顆海盜的首級大搖大擺的進城來到縣衙面見吳大令的。以後壹直聽說他出入縣衙,是髡賊對外交通聯絡的大頭目。
  “學生王賜,不知熊首長到此有何見教?”王賜故作鎮定的拱手道。
  “妳就是教諭老爺?”
  “正是學生。”王賜小心應對。
  “真對不住妳,這些日子來把妳忽視了,哈哈,”熊蔔佑笑著環視了下四周,“沒想到妳這裏的條件這麽差!”
  “古人雲,處陋室……”
  “古人的事情,我們以後再說,先說今人的事情。”熊蔔佑開門見山,“聽說王教諭今天出了次遠門?”
  “不錯,學生的壹個門生,昨日捐館了。師生之誼,總要親身去送壹送的。”王賜聽說是問這個,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聽說貴門生不幸過世,家中留下孤兒寡母處境困難?”
  連這個也知道了,髡賊還真是消息靈通。王賜點點頭,嗟嘆道:“正是,家中留下寡妻和三個孩子,沒了頂門立戶的人,不知道將來會怎麽樣。現在學裏和同窗們湊了壹筆奠儀,眼下大約是過得去了。”
  至於以後怎麽辦,王賜連想都不願想。這家人家留下少許薄產,家主屍骨未寒,就有族人看相了要來謀奪。孤兒寡母之家,吃虧是肯定的了。自己壹個小小的教諭,又是外鄉人,壹點忙也幫不上。
  “這是我們的壹點心意。”熊蔔佑從包裏取出壹個白色的紙包,“請王教諭轉交。”
  王賜壹楞,髡賊這算是怎麽壹出?難道這秀才和髡賊平日裏有來往?自己從沒聽說過啊。如此素昧平生的送什麽奠儀。
  “這如何使得?”王賜心想,這錢大有問題,絕不可收,只把雙手亂搖,“壹則素昧平生,二來有礙清譽――”
  “這麽說,王訓喻還是認為我們是‘賊’了?”
  王賜這才意識到口吐真言了,趕緊解釋道:“非也,非也,學生是說:貴方與我那學生素昧平生,如今現在又是孤兒寡母,送去奠儀,恐怕,恐怕有招物議,毀人清譽,請首長三思。”
  這番話說得還算得體。熊蔔佑沒有繼續追究,但是紙包卻並不收回,只是說:
  “這個,不是我壹個人的意思,代表的是澳洲集團的全體。我們既然在臨高久居,這裏也就是我們的鄉梓了。這是為鄉梓的讀書人盡壹份力。教諭休要推測。”
  語氣十分強硬。王賜原想拂袖而去,顯壹顯大明士大夫的風骨,奈何看著熊蔔佑虎視眈眈的眼睛和腰裏的砍刀,還是微微點了點頭:
  “這份心意,我就替她代謝了。”不管怎麽樣,這也是件善事。再者他也瞧不出髡賊們能利用到這孤兒寡母什麽。
  熊蔔佑見這酸子扭扭捏捏的接下了,心理鄙視了壹把。他原是準備被教諭大義凜然的斥罵壹頓的,沒想到所謂的“士人風骨”也不過如此麽。
  “這奠儀是三百元流通券,”熊蔔佑指著紙包,“等出了熱孝,每個月另外致送五十元的補助,雖然菲薄,維持生計大約是不成問題了。”
  王賜壹時呆住了,每個月還有補助?!腦子壹時沒轉過彎來,呆住了。
  “王教諭!”熊蔔佑見他發呆,趕緊叫了壹聲。
  “啊?噢,是,是。”王賜心中的感受十分復雜,即喜又憂,喜得是有了這樣壹筆錢,這秀才的家人不至凍餒,對壹點薄產虎視眈眈的族人見到有澳洲人手,也必不敢造次。對這家人是有了再造之恩了。憂得是,髡賊的企圖十分明顯,過去他們示好於鄉間無知百姓,接著又拉攏縣衙裏的官吏,現在,他們的手又伸到了讀書人中間了。壹步壹步,心思縝密,謀算無遺,簡直當得起壹句“其心可誅”了。
  王賜現在感到自己把學田交給澳洲人種是個錯誤了――等到秋天能發錢米給廩生,大家豈不是都知道這是髡賊的功勞了?想到這裏,王賜簡直是悔恨交加。自己真是鼠目寸光,為了些錢米,讓髡賊把手伸了進來。
  熊蔔佑看著這教諭臉色青壹陣紅壹陣,哪裏知道他心裏想得是什麽。其實王賜也是太高估自己了,按照執委會的長期規劃,對本地知識分子進行爭取工作總是要展開的。不管有沒有學田這回事。臨高的讀書人都跑不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