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壹節安平城下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7

  在第壹艦隊闖入料羅灣之前的二個xiǎo時,薛子良帶著他的分隊正悄悄的行駛在石井江上。
  此時是淩晨四時,正是天明前黑暗的時候。不過薛子良壹diǎn也不敢大意――天上的月亮太明亮了,若不是今天的雲量多,他還真不大敢這麽明目張膽的在江面上行駛。
  摩托艇的發動機在消音器下發出輕微的震動――這艘摩托艇原是豐城輪上的救生艇,大能夠容納二十四人和必須的口糧、飲水。
  因為汽油有限的關系,這些救生艇就是當初登陸期間運用了壹段日子,隨後就封存了,這次是特意重封拿出來使用的――機械廠專門制造了配套的消音器。
  前壹天晚上,他們就是駕駛著這艘摩托艇進入料羅灣的,靠著拖曳在艇後面的羊皮囊中的汽油補給,在當天夜裏抵達石井江的入海口白沙村。並在當地潛伏下來。
  白沙村距離安平只有六公裏的路程,即使以經濟速度航行,用不了壹xiǎo時也就到了。螺旋槳攪動著江水,傳來壹diǎn低低的浪花聲。大概因為離陸地有相當的距離,岸上顯得靜悄悄的,聽不到半diǎn聲響,
  他瞟了壹眼夜光表,現在是四diǎn剛過壹刻,很就要抵達安平了。從現在開始,壹切要盡量xiǎo心――因為這個時候開始有壹部分人已經起床活動了。
  當然,現在就算有人發現他們這艘奇怪的xiǎo艇也不見得會有什麽威脅,老百姓多會這當場“誌怪”壹類的趣談,不見得會熱心的馬上跑到安平去報告。即使他要去報告,摩托艇的速度也比他們得多了。
  天上的月亮時明時暗,讓薛子良習慣性的感到很是緊張――他寧可在烏雲密布的夜晚執行戰鬥任務,月光下突然暴露出來的身影往往會招來致命的槍。幸好時空除了他們之外。沒有人能從三百米外發出有威脅性的子,也不會遭到機槍或者自動步槍的突然掃射。
  xiǎo艇上坐著此次行動的隊員們,十二名隊員壹個個武裝到牙齒,除了臨高制造的制服和bd有diǎn土之外,和他當年指揮過的武力偵察隊別二致。臉上也抹得黑黝黝的。
  他們裝備的是fal自動步槍的短槍管,折疊槍托的卡賓型,另外配有壹挺機槍和二支霰槍。xiǎo艇當中的甲板上,用油布和繩索裹著壹樣東西。
  這寬闊又毫遮攔的大江江面上,隊員們沈默不語。只是不時焦慮不安地東張西望著,聚精會神地側耳細聽著。寬闊的江面上萬籟俱寂,沒有壹艘船在活動,偶然才能看到幾diǎn孤獨的漁火。江水拍打著xiǎo艇的船身,發出陣陣輕微的響聲。
  當薛子良腕上的夜光表指向4diǎn30分。摩托艇的引擎聲消失了,船身慢慢地滑動著,終於停了下來。薛子良仔細的觀察著江面上的預訂會合地diǎn。用戰術手電向岸邊發出燈光信號。壹遍、二遍……第三遍發完之後,從岸邊的夜幕中亮起來了回應的燈光信號――這是昨天晚上他派出的兩名徒步先導隊員,負責指引他們登陸的。
  薛子良輕輕打了個唿哨,劃破了黑暗的夜空。告訴隊員們登陸的地diǎn到了。坐在兩舷的隊員們壹起拿起劃槳,xiǎo心的劃起船來。薛子良右手緊握引擎機柄調節速度。左手盡量平穩地把羅盤在眼前托平,以和岸上的導航燈標保持準確的角度。
  10分鐘後,薛子良聽見他安排在艇首暸望的隊員低低説了聲“到了”,他趕緊擡頭望去:他們已經距陸地已經很近:還不到50米。此時月亮正被烏雲遮掩。他依稀看出正前方有壹道黑色的土堤,上面有許多樹木。空氣中有壹股腐爛的水草的惡臭。
  摩托艇在慣性的推動下向灘頭漂去。不壹會兒,只聽船底和江灘之間響起了壹陣輕微的摩擦聲,摩托艇在沙灘上擱淺了。
  壹個黑色的身影出現在眼前。他的胸口和後背都有磷光的識別條,正是前來接應的隊員。他做著手勢。指引著登陸的地diǎn。薛子良輕手輕腳地繞過堆在壹起的武器裝備,走向船頭。他伸出壹條腿跨出船舷探向江灘,手中抓著纜繩,以防腳陷入泥潭。按照事先的偵察,這壹帶的江灘是砂石混合類型的,但是他還是得萬分xiǎo心。
  在接踵而來的5分鐘內,薛子良用紅外線望遠鏡觀察著安平方向有動靜。這座城市就在500米外,隔著低矮的沙丘和灌木叢與他們遙遙相望。但此時那兒鴉雀聲,他們的到來並未引起任何警覺。
  壹條道路從安平延伸出來,正從距離沙丘大約壹百米的地方通過。
  隊員們xiǎo心翼翼的將船上的裝備壹壹卸載下來,隨後將已經卸空的摩托艇拖到了沙丘後面的隱蔽起來,用尖鐵樁和纜繩固定好以被潮水漂起來。
  薛子良爬上沙丘,用紅外望遠鏡觀察著安平城,這座原的濱海xiǎo鎮被鄭芝龍翻建之後規模宏大,四周是堅固的青條石城墻,壹座巍峨的水城門正矗立在江面上。壹座長達25公裏的石板橋橫跨在連接晉江、南安兩縣的江面上,正是著名的安平橋。
  安平橋周圍的水面停泊著許多大xiǎo船只。其中有幾艘正是情報局重diǎn指出的三桅炮船。
  不過他們的目標並不是這些船――那是海軍的任務。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對鄭家的首腦進行“斬首”,設法擊斃若幹鄭家中的主要首腦人物。
  僅憑他們這幾個人,要攻入安平顯然是做不到的,但是安平的出口就這麽幾個,只要控制幾條出入道路,就可以有效在敵人逃走的時候進行狙擊,縱然不能壹打盡,至少也能給予重大殺傷。
  他看了看手表,按照計劃,控制另外二條道路的分隊應該已經到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發出規定的線電信號,這讓他未有些焦慮。
  他轉身跑回沙丘下,耳語著命令他們準備武器。被油布包裹著的東西被解開了。裏面是壹門被分解開的xiǎo型的火炮。分解開的金屬部件事先都已裹上麻袋片,以防萬壹相撞時會發出響聲。
  在他的指揮下,火炮的部件被搬上沙丘,隨後是壹個個炮箱。應愈打開工具箱開始安裝起來。他又又靜地工作著。
  這個沙丘的位置是他們根據多次實地偵察的結果選出來的,首先這裏可以有效的控制從安平通往南安道路,其次,從這裏到安平鎮內鄭芝龍府邸的中心距離只有704米。直接炮擊敵人中樞這個想法十分誘人。雖然海軍的艦隊抵達之後會給安平帶來猛烈的炮火洗禮,但是他們沒法如此準確的直擊敵人要害。
  “下面就看妳的了。”
  “不用擔心,妳還是擔心林深河和機械廠那幫人的手藝吧。”應愈説道。
  他用手中的羅盤測量了壹下方位後,把火炮陣地準確地設置在薛子良指給他的羅經diǎn上,炮口直對鄭芝龍的府邸。接著,他細心的旋轉著火炮高低機螺桿,力爭能做到首發就命中鄭芝龍府邸的中央。
  只要有幾發炮落入府邸中央,造成的驚駭效果就足以讓對方喪失戰鬥意誌――畢竟要強攻安平鎮加固的城墻也是要花diǎn力氣的,讓敵人不戰而逃再好不過。
  這次使用的是林深河設計的所謂“試三十二年式大隊炮”。這種火炮的設計初衷是為營壹級的部隊提供輕型化的炮兵支援大,用來替代目前擔任這種任務的12磅山地榴炮。因而重量必須盡量的輕,便於機動,對後勤依賴度xiǎo,能夠支持大仰角發射,同時要保證壹定的射擊精度和殺傷效果。
  “試三十二年式大隊炮”就是基於這壹要求設計的多用途野戰炮
  這種火炮采用70口徑,采用線膛後裝。雖然不是管退火炮,但是采用了摩擦式後座吸收裝置,因為炮身較輕的緣故,後座吸收效率較高。對射速有較大提高。
  為了降低重量速射炮適當減短身管長度。所配用的種以低膛壓的榴和榴霰為主。炮采用分裝式的金屬藥筒以配合火炮使用的立楔式炮閂。立楔式炮閂在大仰角下便於速裝填,而且能兼顧目前工業水平下的生產性和武器性能――楔式炮閂比螺式炮閂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捷,安性也比較好。
  因為采用線膛結構,減短身管長度所帶來的精度和初速的下降可以得到彌補,但考慮到線膛炮發射的尖頭圓柱形炮法跳的緣故,所以不再配用實心。
  在降低了炮身重量的同時速射炮的射擊仰角有大幅度的增加――可達80度,具備壹定的曲射能力。
  大致來説,這就是壹門日軍的92步兵炮的山寨版,不過,限於材料和工藝,火炮的尺寸和重量都比92步兵炮要大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