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六十三節秋賦(二十八)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6

  蔔,…譚著解釋了糧行代理縣庫的好第是賬目清圳?下了庫吏監守自盜、亂設賬簿的問題。庫吏算是“公職人員。”還拉幫結夥,縣令就算想處置也會投鼠忌器。給糧行代理,雙方就是純粹的商業往來,壹是壹,二是二,不需要顧忌太多。第二、收支分開,財務支出清晰明了。不容易被胥吏把持。而且糧行憑縣令手條支付款項,旁人難以侵占;第三糧行代收的話,許多在繳糧繳稅的時候的糧庫的種種弊端也可以革除,屬於便民利民之舉。
  征糧要收耗米。但是耗米之外,在繳糧的時候還有種種的花樣,這就是糧庫裏的好處了?糧庫裏上到庫房書吏,下到倉鬥級、簽子手,都要從中撈取好處。最簡單的是受兌時,挑剔米色。米色好壞,僅憑目視,並無標準,這樣就可以挑剔了。若是沒有額外的好處孝敬,不是說米色太雜,就是不夠幹燥,不肯受兌。
  糧戶繳不上糧。就只能在縣裏白白等待。日子壹久,廢時失業。還要貼上開銷。所以糧戶們只能乖乖就範。
  “就拿秋糧來說,糧戶們直接把糧食繳到糧行。免去了糧庫胥吏的各種盤錄,就這個”不是老爺您極得民心的壹件好事麽?。
  “難道妳們代收,就不會鬧這壹出麽?難道妳們澳洲人個個都聖賢不成?就算妳們個個。是聖人,也難保手下人有這樣的事情吳明晉變得很亢奮,這幾天的事情大大的刺激了他的自尊心。身為地方官“守土有責。的責任心忽然大爆發起來了。
  “吳老爺做地方官久了。這上面的弊端自然是見得多了嚴茗不慌不忙的說,“聖人二字我等是當不起的。不過。我們在本縣的作為如何恐怕全縣上下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用發誓保證之類,事實勝於雄辯
  吳明晉不懂什麽叫“織屎勝於熊便。”但是穿越集團在臨高壹年間的確可算是言必信。行必果,對百姓秋毫無犯,平買平賣。召集士仲大戶開戶攤派“合理負擔”也是幹幹凈凈。從無辦事人員乘機勒索的事情。這些事跡吳明晉平日裏看到的聽到了不少。知道他所言不虛。壹時間倒無可辯駁。
  嚴茗見他無話可說,便把具體的做法和他壹壹說明?具體來說,縣裏不再管理糧庫,糧庫的胥吏只保留壹二人,只負責賬目的登記造冊,具體保管、收進、發送都由德隆負責。
  糧戶們來繳的稅賦,直接繳到德隆糧行的櫃上,縣衙的戶房派人直接在德隆坐櫃當場發給糧串。
  收到的稅賦,不論是糧食還是銀錢,都存入了縣衙在德隆開設的壹個對公戶頭。以後縣裏凡是需要支款支糧的時候。直接開壹張支票就可以到德隆來支取了。
  德隆還會給縣衙壹定的信用額度,在壹定範圍內即使賬戶沒有錢糧也可以暫墊付,事後歸還,到時候支付德隆的掛牌利息就好利息從優。
  除了縣衙開壹個總得賬戶之外,縣裏的各部門也可以開賬戶只要縣令老爺批準,象縣學現在在德隆就有壹個專門的賬戶。
  至於縣裏上交的財賦,只要縣裏出具壹張支票,就由德隆去各處代理交付當然要收壹點手續費,不過比過去各種規費需索來說。要節省的多?
  吳明晉大感躊躇。這個法子聽起來倒是不錯。不過這麽壹來縣裏的壹切財政流通就全部落在澳洲人手裏壹他是無論如何不能也不敢答應的。萬壹澳洲人哪天跑路了壹走了之,自己去找誰要縣庫裏的錢糧???嚴茗見他不肯答話,以為他是怕自己的每年的常規收益得不到保證,當下示意:縣裏幾位老爺每年從糧賦上應得的規例好處,壹文也不會少,而且可以遠程匯兌到老爺的家鄉去。
  這個好處被吳縣令嚴詞拒絕了。無論嚴茗如何的舌燦蓮花,都無法說服吳縣令同意此事?
  嚴茗垂頭喪氣的回去向部德做了匯報。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郜德說。“這種風險他大約不肯冒得。”他想了想。“反正這事情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說著把熊蔔估叫來。交給他壹疊材料。
  “妳去和王兆敏談談,把思面的材料露幾份給他瞧壹下。讓他去當說客”。
  “我們既然掌握了吳明晉的材料,為什麽不直接給我當場就能讓他就範了?。嚴茗不解。
  “吳明晉不是壹般的貪蠢之官,還有那麽點小小的氣節,妳當場拿這個出來逼他就範羞憤難當面午下不尖反而要起反彈六瀝討王兆,瓏是留了面子,事情就容易辦壹點
  “原來如此
  “要挾他人辦事也要講究個度特別是這種當地方官的,自古至今就是“土皇帝”驕狂慣了。妳壹個普通百姓要壓到他頭上去。惱羞成怒了容易走極端。所以越是手裏有牌,說話越要留有余地,免得對方給妳來個魚死網破,妳不就什麽也撈不到了,搞不好自己還要吃虧
  “阿德妳的套路還真多,到底是混過官場的人!”
  “呵呵”。都德笑了起來。“我算什麽混過官場的人,不過見得多了歸納壹點經驗。這事妳就等熊蔔估的好消息吧
  事情很快就辦下來了,王兆敏在看到熊蔔佑拿去的幾份材料之後馬上就變了臉色,第二天壹早,在縣衙裏休息的熊蔔佑就被王師爺找去了。
  “東翁關照過了,縣庫的糧庫、銀庫都托德隆代理。”王兆敏說道:“此事費了我極大的口舌”。
  “有勞王師爺了熊蔔估恭維了壹句,隨手塞給他壹個信封。??“這也不必了。
  。王兆敏推辭不要,苦笑道。“這種事情,真是難辦”。他搖著頭,“好處我且不要了,以後這樣強人所難的事情,還是妳們自己去辦,得好。”
  “王師爺是能者多勞??”熊蔔佑還是把信封推了過去,王師爺自從納妾之後,不但身子骨有些吃不消,開支也大增誰能料到東門市上有這麽多女人家喜歡的新奇玩意呢!政保總署行動處在王兆敏的小妾身邊也安插了眼線。不時引誘那女子消費。王師爺也就跟著落進了“流通券陷阱。裏。
  見王兆敏不再推辭,熊蔔佑才繼續道:“德隆既然代理縣庫。還請王師爺以後多多照顧小號。”說著示意他打開信封。
  王兆敏打開壹開,裏面果然是壹個精致的硬面小折子和壹個牛角圖章。王兆敏是南直人,遊歷的地方又多。知道這是個存款的折子圖章是用來存取的時候留戳用得。這種折子照例是認章不認人的。
  打開壹看。折子上面用墨筆恭楷寫著“兆記”的字樣。下面已經登記了糧食流通券壹千元的字樣。這是給自己的好處。
  好處的確不少!王兆敏想。自己小老婆壹直想要的澳洲香水、口紅和指甲油大約都能買來。還有自己愛喝的蘭陵酒原本此地根本沒有銷售。最近在東門市也有發賣了。
  臉上不由得浮起了笑容信封裏還有個折子和圖章,不用打開他也知道。這是給東家的。澳洲人做事雖然稍嫌莽撞,細心的地方倒也細心,特別是不讓辦事的人為難。這點讓王兆敏很是贊賞。
  “太客毛了
  “凡有公事,必有花費。這也是官場的壹定之規吧。不知道需耍多少?。熊蔔估把聽社情講座官場潛規則上聽來得現學現賣。
  “呵呵,熊兄在大明日久。也開始入鄉隨俗了王兆敏笑著說,“若是平日裏,其他人想辦此事,沒壹千銀子事情亦不能辦到如此之順。原本光陳明網那裏,沒有壹百兩銀子的點綴事情就很難辦成。現在麽”
  現在原本要勒索規費的大小胥吏們要不給抓走了,要不已經聞風喪膽,這錢是不用花了。
  “壹鍋粥就這許多,舀得人太多豈不是人人都不夠
  “正是這話王兆敏原本今天去見吳明晉花了極大的口舌。現在聽熊蔔佑的意思,以後他們還可以繼續“舀粥”不但可以舀,還能舀得更多,不由得精神大振。他想起壹件事情。問:
  “德隆在瓊州和廣州可有聯號,或者是將來要設分號?。
  “分號是壹定要設的。目前銀票暫時由當地的大字號商鋪聯號承兌???“大宗的匯兌可否辦得?”
  “三五萬兩以下辦得
  “這就足夠了王兆敏點點頭。卻不說問這個做什麽。他站起身來說。“請到我書房裏來”。
  名為書房,連壹本書也沒有。當窗壹張書桌,除去筆硯,便是算盤、帳簿。旁邊壹具上了鎖的極厚實的木櫃。他打開來取出壹只拜盒,從拜盒取出壹張紙遞給熊蔔佑。
  “我都替熊老爺預備好了,填上德隆的字號,再找鋪戶做壹個保,就可以讓德隆來代理縣庫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