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吹牛者

歷史軍事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壹,叫蕭子山。 蕭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個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六十九節蚯蚓

臨高啟明 by 吹牛者

2019-5-15 16:16

  “以後全縣的雜糧產量高了之後,我就直接制造復合全價飼料向農民銷售,不要農民自己配了。”吳南海的誌向很大,“這樣能進壹步的提高產量,減少技術難度,推廣起來更容易。”
  說著吳南海騎著28大杠把萬裏輝帶到了農莊的壹個角落厘,這裏已經平整好了壹整塊的土地。四面種植著成排的小樹,還開挖了排水溝。
  最顯眼的是在平地旁不遠處堆著許多大簍筐,雖然蓋著許多稻草簾子,還是散發著刺鼻的臭氣。地上滲出腐爛的液體來,蒼蠅在上面快樂的飛舞著。
  萬裏輝壹眼就看見自己的兄弟萬裏煌戴著頂草帽,百無聊賴的坐在壹個草棚子裏,不時的趕著蒼蠅。
  萬裏輝掩著鼻子“這麽這麽臭啊?”
  吳南海看上去毫不在意,把車往樹上壹:
  “小萬啊,這片蚯蚓養殖場以後就歸妳們兄弟負責了。”
  “好吧。”萬裏輝想。得,這又臭又臟的活又落在俺們頭上了――難道因為俺們是農民出身?他悲憤的想到,自己到這個時空的夢想是為了自由自在的玩槍的,現在槍沒玩到,徹底的回鄉勞動了。
  雖說這麽想,也不能lu在面上,忙說堅決完成組織上給予的任務。
  人工養殖蚯蚓工作是壹項農業新技術。主要目的是以較低的代價為畜、禽、魚類等養殖的蛋白質飼料,同時處理各種有機垃圾,化廢為肥,消除有機廢物對環境的汙染。還能在壹定程度上改善地力。
  吳南海準備養殖的蚯蚓是紅蚯蚓,這是蚯蚓養殖業裏常用的壹種蚯蚓種,屬於糞蚯蚓,喜吞食各種牲畜糞,傾肥性強,適合於人工養殖。
  “妳看,這就是準備飼養的紅蚯蚓。”吳南海打開木盒子,裏面有幾條90~150毫米的紫紅色的蚯蚓正在蠕動。
  “這東西很好飼養,前提是飼料要調制好。”吳南海把他們帶到氣味簡直堪稱惡臭的簍筐前。。
  “蚯蚓的飼料,”他說,“來源很廣,基本上有機垃圾都能充當,前提是無毒無病害。比如如畜禽的糞便、植物、果皮、蔗渣、爛水果等。紅蚯蚓最喜歡的是爛水果爛菜葉――它們喜歡甜酸的口味。”
  “爛水果本地不多見――”萬裏輝想自從吳南海搞全面積肥計劃之後,貌似沒有什麽有機物能夠逃拖他的魔掌,不知道他打算怎麽分配有機垃圾給蚯蚓。那個大坑裏的不知道是什麽,臭得要命。
  “爛菜葉壹樣可以的。還有野果子,”吳南海似乎早就想好了,“雷州那邊給我們運幾船菠蘿i來――那裏這玩意很多很多,還有甘蔗渣。”說著他把蓋在籮筐上的簾子拉了下來。
  筐子裏是正在腐爛中的菠蘿i,還有許多甘蔗渣,壹股又甜又酸又臭的氣味熏得他直捂鼻子。
  “這些也得趕快堆肥了。”吳南海皺了下眉。
  作為飼料的有機物必須先經過充分的發酵才能使用,蚯蚓是雜食性環節動物。這些有機廢物必須經過堆制發酵後,才能吞食利用,否則會使蚯蚓大量死亡。所以實際上萬家兄弟的壹件主要任務就是搞堆肥發酵。
  吳南海親自拿了鐵鏟,把裏面的各種有機垃圾鏟出來,做堆肥的演示。
  在發酵前,先把牲禽糞便都要經過灑水、搗碎。農作物的稭桿、稻草,先用鋤刀切成短條,爛水果、甘蔗渣可以直接使用。堆好之後澆水,拌均勻,使其充分濕潤,然後在地面堆制,高度為壹米。堆料要松散,不要壓實,這樣利於高溫細菌的繁殖。再充分灑水,所含水份在50-60%之間。
  飼料堆積好以後,上面用塑料布覆蓋,以達到保溫保濕的目的。這裏搞不到大塊的塑料布這種高級東西,就用稻草簾子代替。然後再灑上水,保持草簾濕潤。
  “堆積的有機廢物經過三四天後,裏面的溫度可上升至50-60之間,”吳南海打開手提包,拿出壹個用草繩繞了又繞的棒壯物體,小心翼翼的打開,裏面給是壹個巨大的玻璃棒――此乃玻璃廠最新出品的酒精溫度計,模樣醜陋的象個震動器,足可以讓宅男們無限遐想。
  “溫度計,妳們要每天監測堆肥的溫度,溫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不合適。半個月左右可翻堆壹次,添加水分,經過三、四次翻堆腐熟後,腐熟的飼料應該是:黑褐色,無臭味,質地松軟,不粘滯。這樣就可以使用了。”
  萬裏輝看著吳南海扒開壹個小堆,用手伸進去抓了壹把腐熟飼料出來:“就是這樣的。”
  這個動作讓他有些心悅誠服了:不錯,這才有個農技員應有的樣子。
  然後吳南海開始帶著他們做蚯蚓床,把腐熟好的飼料,按照寬度80厘米,長度200~300厘米的尺寸堆成地壟,再澆水。最後他把木盒裏的蚯蚓倒了進去。蚯蚓幾乎立刻就鉆進了飼料裏。
  “要是不肯進去。就說明飼料沒腐熟好。”吳南海說,“這壹批是隨船帶來的種蚓,不過幾十條,正常情況下每個蚯蚓床可以接種壹千條。大概三四個月就能達到每平米15萬條,這個時候就能收獲了。不久蚯蚓可以用來作飼料,蚯蚓糞也能作為魚蝦的飼料,還能當肥料。”
  吳南海又給了他壹本《蚯蚓蒼蠅蛆養殖技術》的油印小冊子,上面還印著壹行字“內部資料,農委會專用”。
  “蚯蚓養殖相對簡單,主要還是保溫保濕通氣,另外就是加工飼料了。”
  “這麽養殖的話起碼也得壹個季度之後才能形成批量生產能力。來得及嗎?”
  “來得及。”吳南海說,“壹開始我們的放貸規模很小――小雞沒這麽多,配方飼料的需求也不會大。”
  吳南海交代完,又給了他壹張物品單,都是養殖蚯蚓上需要用的器具,什麽耙子、鐵鏟之類的東西,還有幾個醫藥廠的口罩。
  “這些就是妳們名下的了,口罩隨用隨領――要做好勞動保護,農具什麽的要註意保管。”
  找便跨上自行車揚長而去。萬家兄弟倆坐在蚯蚓床邊,面面相覷。
  “哥,妳不是說來了這個地方可以拿槍打日本人玩嗎?”萬裏煌望著哥哥,“我看怎麽壹天到晚要我們幹農活啊……”
  “這個――”萬裏輝無言以對。這現實和隨便拿槍拿倭寇當靶子打相差也太大了吧,“我們還是先建設新農村吧。”
  “那我們上這裏來建設幹嘛?當年直接回老家建設不就是了……”
  “哪有這麽多為什麽!”萬裏輝終於忍不住了,“去堆肥!”
  萬家兄弟於是又開始了新時空裏的新農村建設工作。
  吳南海騎著車優哉遊哉的在田埂上穿行,路上不時可以遇到手下的農工們。大家對這種“鐵輪車”已經很適應了,沒人過來圍觀,只是在他經過的時候恭恭敬敬的站著等他過去。吳南海照例要和農工們打個招呼,這不是“親民”的體現,而是他生性待人寬厚,壹貫如此。
  現在他沒有回到農莊的辦公室,而是去了新建的養殖場。
  過去養殖場只是在農莊裏不大的壹個部分,基本上就是庭院式養殖的模式。隨後通過打仗繳獲、貿易等手段,牲畜家禽數量不斷增加。加上春季的時候在在楊寶貴這樣的專業獸醫的指導下,農委會發起了壹場大規模的人工授精戰役――戰果顯著,顯然到夏某秋初的時候種群數量會進壹步的擴大。農委會決定趕在這之前建立永久性的養殖場。
  養殖場就在原先為尼克建造的馬棚附近,實際上這塊土地農委會看中很久了,為尼克修建馬棚的時候就想過要壹並買下來。
  但是這壹大片的荒地中居然有壹塊是有主地,大約有二百畝大小,還種過些花生,只是看模樣已經拋荒很久了。
  無主地只要到縣衙立個手續,花點錢就能領到地契,但是和這塊地的地主的交涉卻花費了不少時間,這地主上屬於壹根筋式的人物,吳南海跟著張有福去拜訪他的時候真沒法相信此人居然是地主――住的屋子居然是草頂的。雖然窮得和壹般的小農沒什麽兩樣,地主還是不肯把這塊他不在種也根本無力去種的土地出手,據說賣了他就算不上是個地主了。為了保持這個虛名,他堅決不賣。去交涉了多次都不奏效,知道這事的獨孤求婚甚至打算發動他的警察隊去搞強占了。張有福建議:如果穿越者不想自己動手的話,可以偽造張地契,然後通過王師爺的路子,花上壹百兩銀子上縣衙門打官司――準贏。
  “不可以,不可以。”吳南海壹聽就把腦袋直搖。這種勾結官府,仗勢欺人的勾當,他打心底裏不願意。眾人也覺得這手段太骯臟,嚴重損害穿越集團的形象――大明爛是大明的事情,俺們眼下屬於革命初級階段,偉光正的形象還是要保持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