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

公子許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十二年冬。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九十二章:戰略會議

天唐錦繡 by 公子許

2020-12-22 13:24

  天色已經黑透,先期趕來的十余萬大軍才在衍水西安紮下營寨,與東岸的左武衛相互依托,互為犄角,進可攻退可守,營帳連綿數十裏,旌旗招展,遮天蔽日。
  中軍帳裏,樹根蠟燭燃起,亮如白晝。
  李二陛下站在墻壁壹側的巨大輿圖面前,看著圖上詳細的標註、細致的線條,即便是安市城附近的山嶺河流、村莊集鎮都清清楚楚,每壹條道路、每壹處街巷,就仿佛此刻人在半空俯瞰這壹片區域,無所遺漏。
  自從進入兵部稱為左侍郎的時候開始,房俊便大力推行輿圖之測繪,甚至為此培養了大量精於測量、計算、繪制的人才,利用軍中細作、國中商賈等等各種渠道將這些人送到高句麗各個地方,花費無數錢糧只為眼前這些輿圖。
  回過頭,再看看隨行的兵部官員制作的簡易沙盤,心中愈發感慨。
  沙盤這東西古已有之,秦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制研究各國地理形勢,在李斯的輔佐下,派大將王翦進行統壹六國之戰爭。
  據說,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時,更是在自己的陵墓中堆建了壹個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還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循環,極盡精巧。
  漢建武年間,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壹帶地方豪強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
  然而歷史上那些沙盤,哪壹個比得了眼前這種?
  不僅山川地形都是通過測量之後以壹定之比例縮小,甚至就連山峰之高度、河水之深度、地形地勢高低之變化都精確無比,站在這裏,安市城方圓百裏之內盡在眼前。
  身為主帥,統禦千軍萬馬,最是能夠從這種沙盤當中體會到那種“指點江山”的愜意、舒暢。
  滿朝文武都想壓制房俊,甚至將最強悍的水是排斥於整個東征作戰計劃之外,然而無論是數十萬大軍的輜重、糧秣調派,亦或是眼前這種輿圖、沙盤,哪壹項不是房俊的功勞?
  這等功勛若當真論功行賞,又會低於哪個?
  當年自己誇贊房俊壹句“宰輔之才”,還真是有眼光啊…… 心底感慨壹番,他擡頭環視眾人,看著程咬金道:“盧國公將安市城的情況給大夥講講吧。”
  言罷,回到座位上拿起茶杯,喝了壹口,闔上雙目養神。
  前些時日在熊嶽城泡溫泉很是舒爽,但是兩個高句麗美人讓他透支得有些嚴重,甚至不得不依靠藥物頂上。
  然而快樂過後,自然便是極其嚴重的虛弱,好似整個人都給掏空壹般,不僅四肢無力身體酸軟,就連精神亦是懨懨。
  心裏暗暗打定主意,藥丸固然有效,可往後定要有所節制。
  可隨即又想到此番禦駕親征,不僅跋涉萬裏隨軍出征對於身體是壹個極大的考驗,排兵布陣運籌謀劃更是需要耗費無盡的精力,若是沒有那些藥丸頂壹頂,自己是否熬得住?
  罷了,東征乃是重中之重,不僅攸關自己畢生之名望,更影響身後之美譽,便再依靠藥物頂壹頂,待到得勝還朝之後,再將朝政托付於太子,自己在太極宮中好生休息調養,想必能夠將耗損的元氣補充回來…… 程咬金站在沙盤前,肅容道:“安市城內已經集結了超過二十萬高句麗軍隊,皆是高句麗之精銳軍隊,其中騎兵不少於兩萬,可以說,高句麗國內壹半的精銳力量都在這裏。”
  伸出手指,在打雀谷的地方比劃了壹下,說道:“先前薛將軍於此處重創高句麗之援軍,但是並未封鎖這裏,所以壹旦安市城之戰開打,平穰城必定還要增兵支援,畢竟平穰城依舊有數十萬軍隊拱衛,故而打雀谷必須死死的封堵,否則戰事開打,忽然有壹支精銳敵軍出現在後方,難免腹背受敵。”
  李績面容嚴肅,頷首道:“之前對於高句麗的了解還是少了壹些,壹直將其看作如突厥、薛延陀那樣的遊牧之國。
  然而進了高句麗國境,方才知曉其幅員之遼闊,人口之繁盛。
  壹場大戰可動用超過五十萬軍隊,天下除去吾大唐之外,怕是也只有高句麗了。”
  如今的高句麗雖然多以農耕為生,但是其遊牧民族的特質卻並未拋棄,民風剽悍、勇猛善戰,戰事開啟,立刻全民皆兵,老幼婦孺盡皆上陣殺敵,兼且國境之內山嶺連綿、河流密布,想要將其征服,難度實在太大。
  否則以大隋當年之強盛,何至於三度征伐盡皆鎩羽而歸,徒使數十萬將士埋骨遼東,中原哭聲壹片?
  不輕敵,這是但凡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之道不能犯的錯誤。
  然而在東征開始之前,朝野上下卻甚少有人真正認識到高句麗的強盛底蘊,都樂觀的認為大唐雄師天下無敵,壹旦開戰,便必然是摧枯拉朽直搗龍庭,壹場大勝指日可待。
  也僅有房俊等寥寥數人壹再強調要詳細謀劃,不可兵將驕縱,卻被淹沒在壹片沸騰喧囂的慷慨激昂之中,差壹點背負壹個畏戰不前、誇大其詞的罪名…… 尉遲恭壹張黑臉放著油光,粗著嗓子道:“高句麗的確強盛,然而此刻大軍深入其境,不可使兵卒產生畏戰之情緒,所以吾等在此小心謹慎的布置戰略即可,對外還是要宣稱大唐之強大非是高句麗可以抵禦,以便穩定軍心。”
  李績頷首道:“正當如此。”
  閉目養神的李二陛下忽然響起,房俊那廝好像曾說過壹句話: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誠哉斯言,大道至簡。
  眾人圍著沙盤,壹會兒低頭討論戰術,壹會兒又擡頭看看輿圖,商量著如何截斷敵軍之來援,如何圍住城池展開強攻,如何埋設火藥炸毀城墻,如何殺入城中剿滅敵軍…… 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薛萬徹則與阿史那思摩站在角落裏,並不參與商議戰術之制定,兩個大腦袋湊在壹起嘀嘀咕咕,時不時露出萎縮的笑容,旋即又趕緊斂去,唯恐被旁人看到…… 李二陛下壹睜眼,便見到這壹幅情形,略微蹙了下眉頭,旋即又舒展開來。
  薛萬徹勇猛無儔,最擅長打硬仗,不過計謀缺乏了壹些,很容易沖動誤事,所以他打仗要麽大勝,要麽大敗,缺少穩定性,對於軍隊的掌控更是遠遠不如其余當朝名將,他在軍中做的那些個混帳事,李二陛下豈能不知曉?
  原本是想要來到安市城之後敲打他壹番的,畢竟軍法無情,壹個將軍帶頭禍亂軍紀,必定影響軍心士氣。
  然而現在看到薛萬徹壹副沒心沒肺的模樣,他又改了主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反過來說,從來沒有過錯的人,要麽是當世聖賢,要麽就是別有圖謀。
  自己的確對薛萬徹甚是器重,包括阿史那思摩也給於了極大的信任,然而說到底,這兩個壹個是當年隱太子的心腹,曾壹度揚言要攻陷秦王府,讓他李二的妻妾子孫給隱太子陪葬。
  另壹個則是突厥貴族,身上流著突厥的血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平常時候這兩人或許恭順忠誠,然而壹旦局勢有變,他們會何去何從,就不得不讓人思量壹番了…… 尤其是薛萬徹這數月來擔任大軍之先鋒,壹路攻城拔寨戰無不勝,這般態勢繼續下去,等到東征結束,自己該當如何封賞?
  難不成還要敕封壹個國公?
  那是絕對不行的。
  到了國公這等爵位,已經不僅僅是講究能力和功勞,更重要的是政治面貌。
  比如房俊,人家根正苗紅,父子兩代有大功於國,更是他李二陛下最為堅定的擁護者,是他統治這個帝國的根基所在,這壹點薛萬徹比不了。
  既然犯下壹些錯誤,那麽等到時候將功抵過,卻也並不影響自己賞罰分明的作風…… 李二陛下拿起茶杯喝了壹口茶水,笑問道:“諸位愛卿商議得如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