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

公子許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十二年冬。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二章 人品低劣,能力卓絕

天唐錦繡 by 公子許

2019-7-19 11:30

許敬宗前腳剛走,辛、王二人便連忙問道:“二郎,不是開玩笑吧?”
房俊瞪眼:“妳們看我像開玩笑的麽?”
辛茂將壹臉苦笑:“吾倒是希望二郎在開玩笑……”
這叫什麽事兒?稀裏糊塗的,婚事就給定下了。
倒也不是不行,他們二人素來欽佩房俊,並且早已立誌於追隨房俊幹出壹番事業,這就是他們往後在朝中最大的靠山。
按理說,區區婚姻之事,不該過多聒噪,頂多回頭知會家裏父母壹聲,若是父母那邊有所想法,需要另行溝通,說到底這是應當的。
更何況人家房俊什麽身份地位?
親口給妳提親,那是看得起妳,普天之下不知多少年輕人求都求不來這麽這個榮耀……
問題是許敬宗這人品行不端,名聲極其敗壞,找了這麽壹個老丈人,往後哪裏還直得起腰?
房俊看著二人,道:“妳們是不是因為許敬宗風評不佳,名聲不好,便心生抵觸?”
二人默然。
王玄策到底比辛茂將貼心壹些,這些年壹步壹步走到今天,從壹個小小的城門官兒到手握“東大唐商號”海外貿易的實權人物,壹路都是房俊提攜,他懂得感恩。
況且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早已成為房俊夾帶中的“私人”,以房俊護犢子的脾性,豈會坑自己人?
所以心情相比辛茂將放松很多。
房俊續道:“妳們只看許敬宗的名聲不好,但是是否想過此人強悍的資歷、卓越的能力?朝中官員晉升,自有規矩,誰也不能胡亂插手,壞了規矩。大佬們可以提攜自己人,這無可厚非,但是到了某壹個層次,就算是皇帝想要提攜妳,也得妳自己本身夠硬還行。何謂‘夠硬’?有才華,有能力,有背景,具有這些,妳才‘夠硬’!某能提攜著妳們壹路進入官場,甚至手握實權,但是若想躋身朝堂之上,每次大朝會能夠妳們壹個哪怕站著的位置,卻非某能力可以做到,這個時候,壹個強悍的嶽家,便是妳們的根底。”
“關系”,歷來都是華夏人情社會最堅硬的根底。
每壹個境界都各有壹套規則,誰也不想遊離於規則之外,甚至壹手搗亂規矩。到了壹定的高度,不是誰想推妳就能推得上去,打鐵還需自身硬,妳想上位,自身就得硬,經得起推敲打磨。
許敬宗此人或許名聲不好,但是其有壹項長處令房俊甚為佩服,那就是“站隊”。
此人壹生遊走官場,雖幾經波折浮沈,卻從未發生過本質上的站隊錯誤。
誰到知道,“壹朝天子壹朝臣”,官場之上浮浮沈沈靠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能力、才華,而是“站隊”!
跟對了人,自能壹路平步青雲官路亨通,升官發財雞犬升天。
跟錯了人,縱然妳有通天的能耐,也得官運蹉跎黯然下野,甚至鋃鐺入獄禍及子孫……
官場之上,就是這麽殘酷。
而許敬宗這樣壹個公認的“壞蛋”,卻能在李二陛下當政之時參與完成《武德實錄》、《貞觀實錄》的撰寫工作,這是國史,壹眾大儒搶破腦袋都想在其中分壹杯羹、留壹個名,更何況李二陛下前腳將晉王李治立為太子,後腳便欽點許敬宗成為太子右庶子,輔佐儲君?
到了高宗朝,許敬宗更了不得。
高宗欲廢王皇後,滿朝大臣盡皆反對,許敬宗則說:“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就想換老婆,何況天子欲立後,這本來就與別人沒有關系,何必要妄加議論呢?”堅定不移的站隊高宗、武媚娘這壹邊。
隨後收獲的回報自然豐厚無比,最終宰執天下、位極人臣,所受到的重用和待遇,當朝無人與之相比。
這樣壹個人,妳可以鄙視其品格,卻不能忽視其能力。
況且,許敬宗“惡名昭彰”,可他都做過哪些個“惡事”呢?實則攏共也沒幾樁。最嚴重的便是“篡改史書”,可是捫心自問,歷朝歷代篡改史書的還少了?史書是人寫的,難免便有褒貶刪減,就連《史記》都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公正,遑論其他?
再者,便是“棄長子於荒僥,嫁少女於夷落,聞詩學禮,事絕於趨庭,納采問名,惟聞於黷貨”這等牽強附會之罪名。
可以說,許敬宗其人,能力極強、眼光極準,妥妥的壹方大佬,政壇大鱷。
這樣的人成為嶽丈,對於辛茂將、王玄策的發展極其有利,這兩人按照原本的軌跡最後都能夠執政壹方,如今攀上這樣壹門親戚,很可能更進壹步,成為宰輔也說不定。
還有最重要壹點……
“某與許氏姊妹自幼壹起長大,算得上青梅竹馬,這姊妹二人全然沒有其父之齷蹉、刻薄,出身書香世家性情溫柔賢惠、知書達禮,可為良配。”
房俊正色說道。
這是最重要的,對於他來說,不可能為了朋友的前程便娶壹個“悍婦”回家,官路是亨通了,卻鬧得家宅不靖,時不時的吵鬧壹場,便埋怨他這個“媒人”害人不淺。
而自己對這兩個朋友可謂知之甚深,都是胸襟開闊能力卓越的好兒郎,許氏姊妹嫁過去,起碼後半生安穩幸福,不至於被許敬宗“納采問名,惟聞於黷貨”,淪為貨殖壹般甩賣……
兩相得宜,何樂而不為呢?
辛、王二人這才釋然,齊齊起身施禮,道:“多謝二郎眷顧,吾二人銘感五內!”
房俊大馬金刀的坐著,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足矣受這壹禮,笑道:“自家兄弟,何必見外?”
待到兩人重新坐好,房俊道:“茂將科舉中第,既然分配在大理寺當差,也不必懊惱,明日某給妳引薦壹位朋友,原大理寺卿玄胤公的子侄戴至德,都是自家兄弟,往後多多親近。異日有機會,再壹起去拜會壹番孫寺卿。”
辛茂將趕緊謝過,心底難免唏噓。
以往自己自視甚高、激蕩文字,以為天下英雄不過爾爾,滿腹才學自有施展之地,指點江山、宰執天下,亦是唾手可得。及至進京之後,才發現遠非自己所想那般單純,功勛貴戚、世家門閥,各方勢力牢牢把持朝政,壹個似他這般無根無屏的窮小子,即便有天縱之資,想要出人頭地亦是難如登天,更遑論想要有壹番作為,簡直癡人說夢。
科舉考試之中自己進士及第,成為大唐年輕人當中的佼佼者,但是排在身後那些世家子弟紛紛進入三省六部九寺,壹進去便是各個衙門著力培養的後備人才,而自己呢?
被丟進大理寺,成為壹個從七品的主簿,從事毫不熟悉的刑名案件……
這等遭遇,壹度使得他灰心喪氣,甚至生出返鄉再不入仕途之念。
後來靈機壹動,想起曾與房俊有過壹點交情,現如今房俊炙手可熱威名赫赫,或許可以幫襯自己壹下?
結果剛剛壹過來,先是撿了壹門親事,繼而房俊隨意的幾句話,便使得自己瞬間與大理寺的權力核心搭上線。
這就是“關系”的重要性……
辛茂將連連頷首,感激道:“多謝二郎,大恩不言謝。”
房俊哈哈壹笑,又對王玄策說道:“商號固然是各方權力交錯爭鬥的所在,置身其中可以左右逢源,但若是有誌者,不可多做逗留。稍後,某便將妳調去兵部,歷練壹番,以圖大用。”
王玄策坦然道:“二郎怎麽說就怎麽辦,卑職以您馬首是瞻。”
他比辛茂將純粹得多,本就是房俊壹手簡拔起來的,無論他願不願意,身上早已打上了房俊的烙印。再者說了,兵部那簡直就是房俊的自留地,他安排人進去,無論是現任兵部左侍郎亦或是兵部壹眾署官,誰敢給臉色看?
要知道,兵部尚書如今依舊空置,朝中早有風聲傳出,若非這壹次房俊弄出壹個“神龍現世”的大烏龍,兵部尚書的職位早就到手。
即便如此,皇帝陛下也只是稍稍晾壹晾房俊,兵部尚書這個職位即便很多人眼饞得緊,卻沒人打壹絲半點的主意,誰都知道再多心思也是無用,非房俊莫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