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

公子許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十二年冬。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三十壹章 謀劃

天唐錦繡 by 公子許

2019-5-19 21:06

  貞觀十五年臘月,兵部侍郎房俊奏請皇帝於峴港設立總督府,總督峴港之軍政,護佑商賈,敦促駐軍。貞觀十六年正月十五剛過,此項奏請被皇帝移交政事堂,諸位宰相商議之後允準,正式成立峴港總督府,隸屬於兵部之下。
  唐朝並無總督壹職,壹應待遇照比下都督,從三品。
  峴港總督壹職由房俊擔任,但房俊要留在長安主持右屯衛的新兵操練以及鑄造局的建設,不能親臨峴港,實際主持的乃是總督府別駕劉仁軌……
  滿朝文武對這件事並不上心。
  畢竟在大唐人的眼中,峴港實在太遠,而且不過是方圓十數裏之地,就算稅賦驚人,那又如何?在中樞群臣的心中,利益再大也打不過權勢,沒有響應的權勢作為依托,龐大的利益甚至會反受其害。
  因為峴港與其說是大唐之領土,還不如說是房俊的獨立王國……
  房俊遠在長安,但壹幹水師兵將對其俯首帖耳唯命是從,牢牢掌控著峴港的駐軍,誰能插進去手?
  若是貿貿然施壓房俊,親信安插進去,被排擠架空都是輕的,林邑國離著長安十萬八千裏,山高皇帝遠的,給妳弄成意外失蹤人口都不足為奇……
  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何苦來哉?
  最重要的是隨著房俊坐穩兵部侍郎這個位置,手裏又有了壹支新軍右屯衛,兵部尚書李績滯留西域遲遲不歸……所有的跡象都說明房俊晉升之路不可阻擋,晉位兵部尚書那是遲早的事情,未來太子登基之後登閣拜相更是必然。
  面對這樣的朝中新貴,不是不能得罪,而是要衡量何罪房俊之後所得到的收益是否劃算……
  很明顯,目前的峴港還入不了壹幹大佬的法眼,房俊願意在林邑國那邊折騰就隨著他,只要別被大家抓到把柄,誰也不會沒眼色的給房俊添堵。
  *****
  峴港總督府。
  壹排高大的椰子樹在院子裏傲然卓立,悉數的樹葉隨著微風輕輕搖晃,遠處的海水清澈,天空湛藍,充滿了濃郁的南國風情。
  書齋之內,壹身官袍的劉仁軌正襟危坐,面前是剛剛抵達峴港的裴行儉……
  劉仁軌瞪著裴行儉,奇道:“守約何故來此?華亭鎮那邊已經無事可做了?”
  作為大唐第壹個市舶司,掌控著所有海貿交易的華亭鎮市舶司早已是大唐東方的壹顆明珠,壹舉壹動都牽扯著天下商賈的目光,出臺的每壹個舉措都足以引起大唐國內以及周邊諸國的動蕩……
  偏偏這位華亭鎮實際上的負責人,卻神不知鬼不覺的跑到峴港來。
  這怎能不讓劉仁軌意外?
  裴行儉坐在椅子上,用手裏的濕帕子擦了擦臉上汗漬,抱怨道:“娘咧!峴港這什麽鬼天氣?熱的人透不過氣,下了船這壹身汗就沒消過,還真是難為妳能待得住……”
  劉仁軌不以為然,只是看著裴行儉,沒吭聲。
  裴行儉抱怨了兩句,擦了汗,將帕子丟在壹邊,伸手自懷中掏出兩封書信,遞給劉仁軌。
  “壹封是大都督的,壹封是武娘子的,妳先看過,咱們再說話。”
  劉仁軌接過,沒有猶豫,直接先行拆開了蘇定方的那壹封先看。
  作為曾經的房家部曲,他與武媚娘的關系自然比旁人親近得多,但他知道既然是武媚娘以私人名義來信,那必然是私事,蘇定方作為頂頭上司,自然是有公事交待。
  先公而後私,這是劉仁軌做事的原則。
  壹目十行的看過,劉仁軌面無表情,將信紙暫且放在壹邊,這才將武媚娘的書信拆開。
  待到看完,壹雙濃眉卻緊緊蹙起……
  略壹沈吟,劉仁軌問道:“守約可曾看過這兩封信?”
  裴行儉坦然道:“大都督那封自然是看過的,當時大都督就是當著某的面寫的這封信。至於武娘子那封,卻是沒看……”
  劉仁軌猶豫了壹下,將武媚娘的信箋遞給裴行儉,道:“妳看看吧,或許這兩封信之中交待的事情,可以壹並辦了。”
  裴行儉自然知道蘇定方交待劉仁軌的是何事,自己也是因此而來,可是武娘子的私信,何必給他看?
  而且兩封信之中交待的事情還能壹並辦了?
  略帶疑惑,裴行儉接過信箋,仔仔細細的看了,然後擡起頭,不可思議的看著劉仁軌……
  少頃,劉仁軌自書案之下取出壹個火折子,取下套子吹燃,橘黃色的火苗兒晃晃悠悠燃起,將兩封書信湊上去,頃刻間燃燒起來,化作壹片灰燼,落在地上。
  裴行儉微微瞇起眼睛,思考著說道:“林邑國現在局勢不穩,範氏父子暗中積蓄實力,似乎想要反噬壹口。大都督將此事稟明二郎,二郎之意,乃是先下手為強,暗中分化林邑國之各方勢力,即便不鏟除範氏父子,亦要另行扶持壹個施禮,為我所用,牽制範氏父子……而武娘子的要求……”
  頓了壹頓,裴行儉眼神壹亮,恍然道:“妳的意思是……”
  他話說壹半,劉仁軌卻知道他懂了自己的意思,便微微頷首。
  裴行儉壹拍巴掌,贊道:“行啊,難怪二郎將鎮守峴港之重任交托於劉兄,這份心機智謀,小弟甘拜下風!早知如此,小弟不遠萬裏漂洋過海的來幹嘛?這不是找罪受嘛!”
  劉仁軌謙虛道:“這說的哪裏話?論起智慧權謀,愚兄照比守約妳差了豈止十萬裏?大都督將妳派來此地,正是前來出謀劃策……”
  “停停停!”
  裴行儉趕緊制止劉仁軌的吹捧,翻個白眼道:“說好話不要錢是吧?別說那些沒用的,有妳主持,峴港萬無壹失,大都督和武娘子的事情不過是反掌之間耳。不過小弟既然來了,也不能就這麽回去,素聞林邑國海產豐盛品種繁多,速速帶某這個饕餮美食壹場,方才不負萬裏奔波之苦!”
  裴行儉世家子弟出身,雖然在華亭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已成為長安二世祖當中之佼佼者,可昔日之奢華習性未褪,鐘鳴鼎食乃是心頭所好,到了這異域他鄉,豈有不品嘗壹番當地特產的道理?
  劉仁軌哈哈大笑道:“那還用說?正巧前幾日有長安的富商送了愚兄十甕烈酒,帶安排好今日之事,咱們兄弟不醉不歸!”
  壹聽“烈酒”兒子,裴行儉頓時壹臉苦色,叫苦不叠。
  身為頂級紈絝,焉能不擅飲酒?
  然而即便是對於自身酒量頗為自負的裴行儉,在面對堪稱“酒罐子”的劉仁軌時候,卻沒有壹次不是醉的昏天黑地……
  此次峴港之行,美食未必能享受多少,被灌得神魂顛倒想必是跑不掉的。
  劉仁軌收起玩笑之色,問裴行儉道:“武氏兄弟現在可在碼頭上?”
  裴行儉也嚴肅起來,頷首道:“正是,小弟的人壹直盯著他們呢,原本是看在武娘子兄弟的情分上,想著無論如何亦要多加照拂,卻不知……呵呵。”
  冷笑壹聲,神情冷峻。
  劉仁軌將兩個心腹部下叫了進來,招手喚到近前,低聲壹陣耳語……
  *****
  壹艘艘商船接連在碼頭上裝貨卸貨,無數的民夫腳力往來奔波,壹聲聲呼喝響成壹片,整個碼頭吵雜喧囂,繁華忙碌。
  武氏兄弟連帶著家人下了船,望著碼頭上穿梭往來的人流堆積如山的貨殖,頗有些目不暇接……
  “娘咧!平素待在長安城裏,誰能想到萬裏之外的異域蠻邦,居然也能有如此繁華之地?”
  武元爽瞪著雙眼東張西望,壹臉震驚。
  武元慶則嘆氣道:“這話說得不對,房二那廝沒來之前,這裏據說是荒涼雕敝……瞧見沒有?整個碼頭,差不多全是大唐商賈,這哪裏是異域蠻邦?分明就是大唐之疆土啊!”
  話是這麽說,可到底是林邑人土生土長的地方,總歸是有幾個林邑國人的。
  就在武家人不遠處,壹個身材瘦小的林邑人小跑著過來,尖嘴猴腮的臉上滿是猥瑣的笑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