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頂流的誕生

白豆角

都市生活

“哥,醒醒,醒醒……” 周牧迷迷糊糊的,催促的聲音仿佛從天外而來,讓他猛然睜開眼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0章 浮生壹片雲

壹個頂流的誕生 by 白豆角

2021-6-3 21:44

  沒空接受采訪?
  開什麽玩笑。
  壹幫記者不信,要知道他們算是提前預約,如果有心接受采訪,完全可以在活動之後,另外安排壹個時間。
  現在卻拒絕了……
  壹個小明星,也敢耍大牌?
  信不信他們火上澆油,在報紙上跟風抹黑壹把。
  “公允”地“引導”輿論,可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看似不偏不倚的立場,完全可以通過玩弄文字,把正面的印象,全部偏向負面去。
  行政部門似乎也有這方面的擔心,所以在委婉拒絕之後,又連忙補充起來,告訴壹幫記者,周牧現在在德州。
  在德州參加壹個活動……
  商演麽?
  壹群記者掛斷了電話。
  冷不防,有人睜大了眼睛,想到了壹件事情。
  現在的德州,應該很熱鬧才對。
  他歸屬的媒體公司,由總編出馬帶上幾個精兵悍將,早早就已經趕赴德州,等待壹個活動的開啟。
  該不會……
  那人腦海中,閃過壹個念頭。旋即,他被自己荒誕的想法逗笑了,晃了晃腦袋,拍了拍臉頰,讓自己清醒點。
  兩件事肯定不挨著。
  說不定周牧,在給某個小商場,開業剪彩呢。
  而他的總編。
  這個時候,肯定在德州最大的文化紀念館中,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僚,嚴陣以待。
  這個文化紀念館,占地面積超過十萬平方,這是壹個綜合建築體,位於德州城的西郊,囊括了七八個山丘。
  以壹座草堂為核心,向四邊的山峰擴建。
  今天早上,上萬市民匯聚在紀念館中,參加壹個盛大的活動。
  其中包含了來自國家級文化部門的官員,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名人,以及社會各階層人士。
  幾百個記者從山門方向,壹直延伸到了紀念館內部。
  幾乎每個人角落,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或是拍照,或是直播,或是采訪……
  各個市民、文化名人、社會階層人士,包括相關部門的官員,也在積極配合,有問必答。
  大文豪張博,壹百五十年誕辰。
  這樣的世界級文化名人,不僅僅是整個德州地方的驕傲,也是國家的名片,怎麽重視也不為過。
  更何況,逢五小慶,逢十大慶,這是慣例。
  更不用說,壹百五十年,也是非常有紀念價值的數字。
  所以從高層到民間,都自發地操辦起來。哪怕是大白天,國家電視臺直播,收看的人數也不少。
  壹些人更是在網絡上,紛紛發表感慨。
  “崇道公千古!”
  “偉大的文人,需要時刻銘記!”
  “小說家第壹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用壹輩子書寫了壹本書,讓無數人研究了壹輩子……”
  “樓上說的不對,其實除小說以外,張崇道也有不少文章傳世的,妳們不知道嗎?學生時代,背得頭疼……”
  “對對對,全文背誦,腦殼痛。”
  “……現在照樣要背。”
  “哈哈,已上大學的路過,辛苦學弟學妹們了。”
  “……”
  “越是在壹個躁動混亂的時代,越需要壹個沈靜倔強的靈魂。”
  “在苦難與信仰之間,鑄就了文學史上的豐碑。”
  “……”
  網上的討論熱鬧。
  現場的人群,更是十分激動。
  許多人拖家帶口,壹家老小齊全,慢慢走近紀念館。
  在紀念館門口,那是寬闊的廣場。
  壹尊巨大的石頭雕像,聳立在最中間位置,這自然是大文豪張博的肖像。相貌端莊儒雅,胡須垂胸,風範十足。
  走過雕像,就是十二根擎天大柱,支撐起來的大門,分別開了十幾個缺口,現在全部打開了,讓大家可以從不同的方位進去。
  當然,有安保人員,從中限流。拉著警戒線,壹波壹波地放行。
  壹進門,大廳空曠,壹本“書”,映入大家眼簾。
  所謂的書,其實是雕塑,金屬雕塑,銅合金鑄成的東西,呈厚厚的書本模樣。
  在“書本”矗立,在封面位置,書名字體潦草。
  但是幾乎每個進來的人,哪怕辨認不出草書來,卻也知道這幾個是什麽字。
  《浮生壹片雲》
  這是書名,壹本小說。
  這本小說,被世人奉為,千古第壹奇書。
  圍繞這本小說,養活了許多文學評論家。以至於到了現在,這本書也發展成了壹門學問。
  海內外,全世界,許多人推崇備至。
  有人統計過,這本小說翻譯不同的語言,暢銷壹百六十多個國家,而且每隔壹段時間,在不同的國家推出新版本,都會登上那個國家的暢銷書排行榜。
  這算是奇跡。
  也是世界級大文豪的影響力。
  紀念的活動,從早上壹直進行到下午,濃烈的氣氛,才慢慢地淡化了幾分。壹些市民回去了,紀念館不再擁擠。
  不過在山上草堂,卻依舊熱鬧非凡。
  簡陋的草堂,以泥為墻,茅草為頂。那是大文學張博,在壹百多年以前,避世隱居的地方。
  幾經翻修,修舊如舊。
  內部的情況,也不必多說了,反正很樸素。
  關鍵是草堂的門口附近,臨時搭建了壹個寬敞的平臺。
  在平臺兩邊,各種拍攝、收音的設備,形成了壹個密集的環圈。連直播車都出動了,更不用說數以百計的記者,提著“長槍短炮”,專註拍照,現場圖文、視頻直播。
  另外還有幾百個人,排成了兩條長龍的隊伍。在工作人員的組織引導下,逐個抱著書本,走上平臺。
  這是別開生面的簽售會。
  “蔔先生呀。”
  “還是官方厲害,請動了蔔先生這尊大神。”
  “蔔老七十多了吧,還要幫忙舉行簽售,不應該……”
  “對,不能讓老人家累著……”
  “寫的什麽書呀?”
  “樓上不知道麽?早有新聞了,蔔先生受官方委托,給張崇道編寫壹本傳記……”
  “……多此壹舉,張博的傳記還少麽?”
  “不不不,不壹樣的。我媽的表哥的兒子的女朋友的舅舅的堂弟的老婆的發小,是文化部門的官員的秘書的司機,他告訴我……這本傳記有官方提供的許多絕密資料。”
  “是的,我也聽說了。蔔先生編寫的傳記內容,偏重於張崇道的前半生。大家都知道,教課書上,關於張博的記載,比較刻板。”
  “說他出生富貴之家,生活條件十分優渥,但是在二十歲以後,時局動蕩,國破家亡,在戰火紛飛中,他貧困潦倒,遊歷了大江南北,最終選擇隱居山中創作,書成而終。”
  “但是他的前半生,到底是怎麽樣的,正史上沒有記載,反而野史壹大堆,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現在有官方支持,著名文學家蔔今先生動筆,還原壹個真實的張博,我還是蠻期待的。”
  “同期待……”
  “傳記書名是什麽?”
  “……已下單!”
  大家紛紛發表評論。
  簽售會,有條不紊進行中。
  蔔今先生,現年七十六,是個滿頭白發,性格隨和的老人。他穿著十分講究,壹身剪裁合身的正裝,有種風度翩翩的感覺。
  哪怕已經老了,但是儒雅的書卷氣息,以及明亮和煦的眼神,也讓大家覺得,他年輕的時候,絕對是溫潤如玉的美男子。
  考慮到蔔今先生的體力,舉辦方只安排了壹百個幸運兒,讓他們得到了親筆簽名。
  剩下的,只能齊聲哀嘆,無可奈何。
  不過更多的人,還是表示體諒。老人家經不起折騰,如果有什麽意外,他們可承擔不起責任。
  結束了簽名,不代表活動結束了。
  在蔔今先生放下了筆之後,就有壹個中年人走上臺。
  “這是?”
  有人納悶。
  “啊!”
  壹些人卻驚呼,“張煌!”
  “大導演……”
  “他怎麽來了。”
  大導演張煌,行業巨頭輝煌影業的頂梁柱。
  三十年前,他與輝煌影業的老總顧輝,壹起聯手打天下。從小小工作室起步,造就了現在的壹方巨頭。
  這樣的權勢人物出現,自然讓許多人驚詫。
  當然,在蔔今面前,張煌算是晚輩,他笑容滿面,主動鞠躬問候。壹會兒,才在蔔今身邊坐下。
  自然有主持人,給兩人遞上了話筒。
  “歡迎張導。”
  主持人引導話題,笑瞇瞇道:“想必大家都好奇,您怎麽出現在這裏,為什麽參加蔔老的簽售會……”
  “哈哈。”
  張煌面相粗獷,聲音渾厚,猶如錚錚鐵漢,“我姓張,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祖籍就是德州。如果認真考究的話,我可能算是崇道公的後裔……”
  什麽?
  眾人震驚,又興奮。
  真的假的?
  這可是大料啊。
  人群的騷動,讓張煌輕笑,又拋出壹個大料,“不僅如此,我在看了蔔老的著作之後,也產生了壹個念頭,打算拍壹部崇道公的傳記電影。蔔老是編劇、顧問,藝術指導……”
  啊!!
  旁邊的記者,不僅是騷動了,簡直是騷亂。
  要知道,傳記電影不是隨便能拍的,特別是張博這種世界文化名人的傳記電影,哪怕妳立項了,相關部門覺得妳能力不行,拍不了這種厚重的題材,直接把妳打回去,不許拍。
  但是張煌不同。
  人家是大導演,拿獎無數。
  掛著文藝工作者,藝術家的頭銜,他要拍張博的傳記片,不僅上層支持,大眾也沒多少意見。
  更何況,大導演與大文學家,壹起聯手打造的電影。
  沒有意外的話,肯定是經典……
  壹群記者瘋狂了,紛紛舉手示意要提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