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老白牛

歷史軍事

這塊土地正在死去。   正是冬麥播種時節,然舉目望去,處處焦黃,田地幹裂,四野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16章 黃崖口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八月九月大體平靜,八月下時,巡按禦史出巡地方,但只是例行公事,到邳州也沒有針對楊河,讓很多人失望。
  九月初時,工部都水分司主事齊尚賢被總督漕運、巡撫淮揚史可法彈劾下馬,更讓眾人悚然而驚,仔細審視楊河大人能量。
  然邳州雖然平靜,外界卻風起雲湧,有消息傳來,八月十五日時,張獻忠復陷六安,盡斷州民壹臂,男左女右,並正式建立政權,建號“天命”。
  隨即,張獻忠又取得夾山嶺反圍攻大捷,“江南大震”,張獻忠回師舒城,設中老營、前、中、後四大營,連營數十裏,並於巢湖以西的三河創建了水師營,水陸俱集於皖口。
  此時朱仙鎮大敗,李自成百萬兵圍打開封,又有張獻忠僭號改元,橫行江北,越發讓人感覺大明形式不妙。
  大廈將傾的感覺越重,亂世的陰影籠罩每個百姓心頭,不知不覺,親近楊河的人越多了。
  九月下時,陳新甲被誅,此時也到了小麥栽種,水稻收獲的季節。
  邳州是淮安府重要的水稻產地,年初時,楊河在新安鄉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建立圩墻涵洞等,共約開墾了壹萬畝左右的水稻田。其中焦山莊這邊的五千畝水稻田豐收希望最大,因為這裏的水田地拋荒還不到兩年。
  五月中下,壹萬畝水稻田都栽種下去,現在到收獲季節了。
  早在七八月,各田的水稻長勢喜人,各莊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進入九月,各田地金黃稻穗隨風搖曳,有若金色的波浪。眼見豐收在望,眾莊民心中別提多高興了。
  公屯所的楊純良等人整日泡在田中,個個樂得見牙不見眼的。他們估計各稻田收獲,以焦山莊這邊最佳,估計畝產可達到壹石六鬥左右。余者莊子的水稻田差壹些,但基本收獲也有壹石三四鬥。
  最終結果也基本如此,收獲上來後,公屯所統計,壹萬畝水稻田,平均畝產在壹石五鬥左右,這個產量震動了周邊附屬莊的莊民,便是許多附近的邳州鄉民們,隱隱都有聽說此事。
  這是個不可思議的成就,要知道放在邳州各地,稻米畝產壹石八鬥為上田,這是很多年的熟田,壹石五鬥為中田,壹石為下田。新安鄉這邊水稻田,平均畝產竟達到壹石五鬥,他們僅僅是第壹年開墾的田地啊。
  之所以有這樣的好成績,除了良好的水利,聽說是楊相公施了肥料的緣故,叫什麽磷肥,可謂寶貝,可以大大提升田地的肥力。
  但眾人只是聽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雲山霧罩,因為新安鄉各直屬莊自成封閉世界,嚴禁外人進入。便在鄉內,直屬莊民可以去附屬莊地界,但附屬莊民嚴禁去直屬莊地界。
  楊河設立各莊各保,表面不成體系,保長對外稱莊主,似乎壹個個沒有關聯,唯有在新安莊管理體系中,才知道他們之間聯系,如壽山莊,楊河手中冊帳名稱:新安鄉壽山保——九保。
  水稻田的豐收,極大振奮了楊河治下的軍民們,楊河喜悅之余,也堅定了他繼續興建水利,施加各類肥料的思路。
  除水稻田,新安鄉還有大量的麥田,壹般楊河治下壹個標準莊保,會有五六千畝地,他新安鄉十五個直屬莊,秋播前共約開墾了八萬多畝的田地,內水稻田壹萬畝,麥田七萬多畝。
  水稻豐收,麥田也到了播種的時候。
  這七萬多畝麥地,早前壹些還種了豆料,除了收獲豆子,翻在地上還有肥田之用。
  新安鄉各莊民忙碌著,收稻谷的收稻谷,收播的秋播,他們深耕翻地,造墑播種,又施磷肥。
  磷肥的威力在稻谷上已體現得淋漓盡致,此時當然要用,各麥田按畝產壹石,也就是壹百八十八斤的量來施用,希望到明年夏天可以豐收,讓各麥地平均產量達到壹石。
  播種收獲,新安鄉各地壹片繁忙,早前楊河新設四鄉之地,同樣在轟轟烈烈的開墾土地,興修水利,希望到明年秋播前可以開墾土地二十萬畝,這樣後年夏天會有收獲。
  如此循環,壹步步發展,楊河治下壹片充滿希望的忙碌。
  最近還有好消息傳來,總兵黃得功與劉良佐合擊張獻忠於鮑家嶺,張獻忠大敗,奔逃六十裏,被斬首萬級,奪驛馬萬匹。
  似乎大明情況有所好轉,然楊河巡視各地,總有憂慮在心頭。
  ……
  進入九月時,不時有秋雨落下,特別到九月下,更是多雨。
  好在水稻田都收了,沒有造成大的影響。麥子可以適當晚播,俗話說“寒露油菜,霜降麥”,“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松”,到立冬前還有時間,七萬多畝麥地可以秋播完。
  九月二十七日,已是深秋,天氣頗有涼意,特別早晚寒風颯颯,軍民百姓,都紛紛換上厚厚的冬裝。
  這天又落下蒙蒙細雨,楊河從新設的八義鄉巡視回來,雨水打在他的大帽油衣上,冒著寒氣,身後陳仇敖等人則個個雨帽氈衣,滿身的泥漿。
  八義鄉等地還未修路,土路上滿是爛泥,走路深壹腳淺壹腳,騎馬壹樣不好受。
  正從“鎮北門”轉入十字街,楊河打算回他的練總府署,到新蓋好的西花廳壁爐暖閣坐坐,這時壹騎留守護衛急急奔來,向楊河稟報什麽。
  楊河聽了臉色壹變,喃喃道:“還是發生了。”
  他不回府邸,領陳仇敖等人直奔大河渡碼頭,壹路過南關,迎恩街等地,看見眾多百姓圍著議論,人人惶恐嘆息,皆道:“聽說開封決河了,黃河上滿是屍體,慘不忍睹。”
  楊河沈著臉,快馬加鞭,很快過泗水渡橋,羊山大堤,然後就到了碼頭集鎮這邊。
  秋雨下,碼頭街道壹片忙碌,到處是穿著蓑衣,戴著鬥笠的淺夫、堤夫往來不停。
  他們有人挑著柳梢、秫稭、蘆荻、碎石、土料等各樣防河之物上堤。有人口鼻蒙布,竟擡著屍體下來,屍身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具具浮腫發脹,皮肉發白,都是淹死的。
  看他們將屍體擡到象山的西北處,似乎那邊正在挖掘墓坑,掩埋屍身。眾多碼頭巡捕領著聯防隊員,商戶百姓們幫忙,或蓑衣鬥笠,或大帽油衣,個個神情沈重。
  楊河咬了咬牙,策馬直奔大堤,堤下更多淺夫堤夫忙碌,還有埽工,正在合力捆按卷埽。
  以柳梢、秫稭、蘆荻等軟料分層鋪勻,再分層壓上碎石和土料,穿上大繩,象卷簾子壹樣推卷成捆。可以護岸、堵口,特別在臨時搶險及堵口截流中頗為有效。
  在這裏,楊河遇到乘轎到達的知州蘇成性、同知張奎祥、吏目陳泰安三人。判官宋治圓因為管河,此時又是秋汛,壹直與河務同知黃思恩在大堤上。
  幾人遇到,顧不得寒暄,都上了堤去,吼聲如雷,眼前浩蕩的黃河水,濁流洶湧奔騰,正在拼命咆哮著。
  濁浪騰騰,寬十幾裏的大河水高懸,洶湧澎湃,不斷沖擊高高的河堤,然後河堤兩邊,就是各州縣的平原、城池、村鎮。
  怒濤洶湧,大河之威,讓人顫栗不止。
  此時黃河水席卷著,然後河水中,慘不忍睹!
  屍體密密麻麻漂浮,就若翻白死去的魚,夾著樹木,泥沙,器物,家具等半浮半沈,半隱半現,順激流而下,轉眼就遠去了。
  也有壹些屍體器物沖到主堤外的月堤、縷堤邊,就在那邊沈沈浮浮,來去反復,景象真是駭人之極。
  “這是……”楊河聽到知州蘇成性聲音顫抖,“這麽多人淹死,怕有幾十萬,這真是開封河決了麽?”
  身邊人也都是呆呆看著,神情顫栗,滿河密密麻麻的死人,太觸目驚心了。
  楊河咬牙,看堤上更多人忙碌,同知黃思恩大帽油衣,滿身泥水,正在指揮,除加固河堤,還讓人用竹竿等物將河邊屍體撈上去,等會擡到象山那邊的墓坑去掩埋。
  就見壹具具屍體撈上,在堤上擺滿了,然岸邊有更多的屍體等著打撈。
  楊河對身旁陳仇敖道:“妳讓人回去通知,所有鄉兵全部來河堤,還有巡捕,聯防隊人等。再調運口罩,擡架,石灰等物,碼頭這邊,全部要用石灰消毒處理。”
  陳仇敖應了,立派人回去通知,這時黃思恩過來,神情疲倦,眼中滿是血絲,他身後幕僚賈叔翁,邳州管河判官宋治圓等人跟著,也是非常疲憊的樣子。
  黃思恩朝楊河點點頭,顯然聽到他的話。
  知州蘇成性上去,迫不及待的道:“黃大人,真是開封河決了麽?”
  黃思恩嘆息道:“從撈起的器物看,確是開封百姓之物。”
  他嘆道:“開封河堤堅固,不知為何會決口了。”
  吏目陳泰安恨恨道:“定是流賊,他們圍困多時,打不下城池,就挖開河堤灌城!”
  同知張奎祥咬牙切齒:“真是喪盡天良,開封百姓上百萬,他們也下得了手。”
  黃思恩嘆道:“當務之急,是加固河堤,打撈岸邊屍體,讓他們入土為安。”
  知州蘇成性道:“黃大人宅心仁厚,正該如此。”
  楊河默默聽著,看河堤上壹具具屍體,都是普通百姓樣子,他們並臥著,靜悄無聲,具具面目全非,浮腫發脹,有人眼睛還睜著,死魚似的,恐怖又詭異。
  楊河的心顫抖著,他雖然見多殘酷場面,但此情此景,仍然有陣陣寒毛涑栗之感。
  眾蓑衣鬥笠的淺夫堤夫擡著,將死難的人擡下河堤,然後又有屍體打撈上來,將河堤鋪滿。
  眾人默默看著,這些可憐的人,何其無辜,要葬身水腹?
  忽然楊河聽到啊的壹聲,什麽東西斷了,然後壹個什麽滾到楊河腳下。
  楊河看去,心中壹顫,卻是壹個人頭,依稀年輕婦人樣子,眼珠暴突著,十分嚇人。那邊壹個年輕淺夫正手足無措,他連聲道:“都泡爛了,壹擡就散了。”
  他面前壹個無頭婦人屍體,此時頭斷了,正流著血水,她懷裏壹個死去的嬰兒,被河水泡得慘白慘白,還殘留有河泥。嬰兒頭朝她懷抱,被她緊緊摟在懷裏,似乎任何力量也無法將她母子分開。
  年輕淺夫哆嗦著嘴,與他同擡的老淺夫道:“快把頭撿來,接起來。”
  年輕淺夫慌忙過來撿頭,隨後驚慌叫道:“接不上……俺接不上……”
  他聲音帶著哭腔:“怎麽辦,接不上。”
  他嗚嗚哭起來:“俺不是故意的,姐兒妳在天之靈,不要怪我。”
  他最後號啕大哭起來,引得周邊嗚咽聲壹片。
  楊河看這婦人,嘴巴大張著,滿是河泥,與頭斷開的屍身處,仍緊緊摟著自己孩子。
  她身旁河堤,密密麻麻的屍體,大堤下面的河水中,無窮無盡的屍體,隨著河水奔騰咆哮。
  此情此景,不忍卒睹,聽周邊嗚咽聲越發淒厲,楊河猛的鼻頭壹酸,就落下淚來。
  可憐的人,這是大明的浩劫,然更大的浩劫在後頭。
  ……
  崇禎十五年十月初十日,黃崖口。
  這是薊鎮北面雄關,相傳始建於北齊時期,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代又包磚大修,建黃崖關城,戚繼光主持薊鎮時,更對黃崖口長城進行加高加固。
  加固後的黃崖口長城以關城為中心,向泃河兩崖延伸,東至半拉缸山,西抵王峁頂山,皆有懸崖峭壁為倚持。又有水口、東西稍城、鳳凰樓、寡婦樓、太平寨等諸多堡墻城寨為護,雄關險隘,堅固之極。
  黃崖關建成後,壹直護佑身後的大明腹地,然歲月流失,當年雄軍不再,關城也有墻臺倒塌,漸失雄奇磅礴之勢。
  正是淩晨快要五更,已過立冬,寒風呼嘯而來,就讓人唇青臉腫,身體哆嗦發抖。特別這北地關城的夜,更是冰寒刺骨,冷風劈面過來,真真有刺人肌骨的感覺。
  城墻上密密的火把燈籠迎風搖曳,還有壹些篝火點著,壹些守夜軍士靠著篝火睡得正香。
  夜不收來報,於泃河外哨見韃子哨騎出沒,恐奴進犯,稟請關城守備嚴加戒備。於是黃崖口的守備就增加了守夜的人選,但此時淩晨快五更,人人困意上湧,又天寒地凍的,很多人就不管睡了。
  壹個隊總靠著城墻睡得正香,猛然被驚醒,似乎,他聽到什麽動靜?
  那是鐵鉤拋上城墻,輕擊磚石的聲音。
  隊總毛骨悚然,壹身的寒毛都涑栗起來,他哆嗦從墻垛處探出去,赫然見城墻下,壹個個矯健的黑影正順繩猱升而上。
  借著身邊搖曳的火把,他還看到下邊不遠處,壹個魁偉的身形正快速猱升,這身形穿著非常精良厚實的鐵甲,火光搖曳下閃著幽幽的金屬寒光,背後又插著壹桿斜尖的如火小旗。
  此時這身形正擡起頭來,對上這隊總的目光,無比兇殘暴戾的眼神,讓人全身發冷的野蠻氣息。特別他未著頭盔,頭皮青慘慘的,周邊光溜溜的,僅腦後有著壹撮金錢般大小的頭發,結成發辮,非常非常的細小,垂在他腦後,就尤如壹根長長的老鼠尾巴。
  隊總全身尤如浸入冰窟,冰寒徹骨,心中只有壹個念頭:“金錢鼠尾,是韃子,韃子又入寇了。”
  看那身形加快猱升,似乎還對他低吼,露著森森的牙齒,還有唇兩邊的鼠須,隊總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懼,淒厲的尖叫:“韃子,有韃子!有韃子!”
  這時下間陰影處,鐵甲的鏘鏘聲音,似乎什麽被拉開,接著弓弦的繃響,壹根重箭鬼魅似的呼嘯過來,噗哧壹聲,隊總如被標槍投中,他的鑲鐵棉甲被射穿,瞬間就失去力氣,踉蹌幾步,就是坐在了地上。
  這卻是清軍近射用的月牙披箭,箭身粗,重量大,箭鏃寬,形狀如同壹個大大的鑿子,重量超過壹百二十克,若被射中,除非立刻處理傷口,否則很快會鮮血流失死亡。
  隊總坐在地上,轉眼間已是無力癱躺地上,連處理傷口的能力都沒有了。
  而此時他的喊聲已震動關城,整個城池都騷動起來,外間也越多黑影拋上鐵鉤,猱升而上。猛然間,泃河西岸關城前,山與河之間,還星星點點的火把亮起,影影綽綽,似乎綿延到山與水的盡頭。
  從空中望下去,泃河岸邊若出現壹條極長的火龍,蜿蜒曲折,又與天上的星光相輝映。
  ……
  老白牛:多謝“今川治部”五萬打賞,“明末邊軍坦克手”壹萬打賞,“甜心大衛寶”壹萬打賞,菜農偉大1、最愛趙中舉、白孟超、書友16052110120095等書友猛烈打賞,余者書友打賞投票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