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老白牛

歷史軍事

這塊土地正在死去。   正是冬麥播種時節,然舉目望去,處處焦黃,田地幹裂,四野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4章 劇賊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高岐鳳在財務上還是很精明的。?? ?
  他調來睢寧任知縣,也是想壹番作為的。
  比如這睢寧縣的城墻,崇禎二年秋,黃河在辛安口決溢,洪水洶湧,沖沒了縣城的城墻,官舍民屋皆被大水吞沒,這現象壹直維持到高岐鳳調來任知縣。
  他上任後,想方設法重修了睢寧城的城墻,還在外建了圩墻,結束了睢寧城十年無城墻的歷史,縣民德之。
  高岐鳳還想把城內各處的街道修壹修,如幾條主街上,全部鋪上青石板大道,但因為缺乏錢糧作罷。
  高岐鳳因此耿耿於懷,份外在錢財的事情上敏感。
  依他知道的,衙中被抓走殺死的公差怕頗有贓財,特別夏世銀、荀天正等捕頭班頭,壹代代累積下來,恐怕家中資財過萬兩。
  這是個恐怖的數字,以米價來衡量的話,壹萬兩銀子,放在後世,至少也是五百萬的身家,兩萬兩,就是壹千萬。
  再有快班各捕快們,普通的捕快,家有千兩資財很正常,會撈的,甚至幾千兩。
  還有那些騙行,打行,多年橫行霸道,巧取豪奪,壹樣積財不斐。
  這樣抄家下來,就算依楊河說的,獎勵義民,賠償苦主,追尋被拐孩童,撥款養濟院安養,恐怕種種節余,也會有好幾萬兩銀子。
  至於楊河說的養濟院,此時在大明各地普遍設立,每縣都有壹所,收養鰥寡孤獨的窮人和乞丐。還有育嬰堂、安濟坊、居養院、福田院、漏澤園等等福利慈善機構。
  他們待遇,主要看各地財力,盛世之時,有些養濟院甚至可以吃白米飯,壹般日給兩餐,器皿、柴薪、蔬菜等均由官府措辦,有病的撥醫調治,死者給予棺木安葬。
  很多養濟院規模龐大,如宛平養濟院,萬歷元年就收養鰥、寡、孤、獨、殘壹千八百人,萬歷十年達兩千八百人規模。
  這是古時的仁政,但皇朝末世,很多養濟院都荒廢了,便如大明的城市素以整潔聞名,座座如花園城市,但現在也變得臟亂差,就是因為失去財力。
  又城鄉居民逃散,原來可賣錢的,專門有人挨家挨戶收購人的糞便,牲口的糞便也沒人收走,整潔就變得不整潔起來。
  養濟院可是仁政,素受士紳百姓贊頌,千裏追尋被拐孩童,更會傳為佳話,不說野史留名,青史都可以留壹筆。
  高岐鳳心頭就火熱起來,哪個文人不好名?
  而且手上有錢了,就好辦事了,將城內的道路修壹修,鋪上青石板,就算他高岐鳳以後調走了,百姓們走在青石板大路上,也會想起他,懷念他,贊頌他。
  文人好名,不圖這個圖什麽?
  想到這裏,高岐鳳就道:“追尋被拐孩童,本官義不容辭。衙內就立追尋總辦,本官親任總辦,妳為坐辦,尋些得力士紳為幫辦。不論那些孩童在大江南北何處,都壹定要將他們尋回來,就在養濟院內安養。”
  楊河欠身道:“縣尊仁心仁德,下官佩服。”
  這句話,他倒是說得真心實意。
  高岐鳳可能毛病很多,但至少還有些為民之心,也想為百姓做點實事。
  高岐鳳也看楊河順眼些,他端起茶盞沈吟了半晌,道:“魏崑崗正法,吏部那邊要調來典史,不是壹時半會的事。這樣吧,慎言,就暫時妳代管,縣內衙役空出來,妳也擬個名冊。”
  典史是朝廷命官,素由京師吏部決定,這方面高岐鳳插不了手,但讓楊河暫時代管可以。
  投桃報李,楊河給了縣中壹大筆財源,空出衙役的名額,高岐鳳也讓楊河去處理。
  衙役雖是賤民,卻壹向是各縣的熱門,壹般要充任,各人至少要花費五十兩銀子以上的門路錢,很多大縣,甚至要壹二百兩銀子。
  不過他們入了衙,就算不喪盡天良,不為青皮們站臺,很正常收些小錢,壹年也有好幾十兩銀子的收入,就算花費壹百兩銀子,也不需要多少年就可以回本。
  還吃的是公家飯,有些衙役老了,就讓子孫輩接班,代代相傳,各州縣非常熱門的職業。
  現在縣衙三班,快班全軍覆沒,皂班人數去了壹半,看守縣獄的八個禁卒只余下壹個,空出的名額高達六十人。
  高岐鳳覺得楊河名額在手,肯定可以大大撈壹筆,這也是他給楊河的好處費。
  楊河領命,對此他頗有想法,也想在睢寧縣衙設立新制度,不過流寇之事緊急,暫時行軍法,待流賊事了後再說。
  二人又談了壹些細節運作,就到大堂。
  這邊總社周明遠,縣丞劉遵和,主簿鄭時新都在等待。
  劉遵和、鄭時新壹直在縣衙內,街上的事,從頭看到尾,特別又知道典史魏崑崗被斬殺的事,個個嚇得不輕。
  鄭時新看向楊河就有些畏懼,劉遵和更是沈默,目光躲躲閃閃。
  高岐鳳談起搜捕流賊細作之事,特別談典史魏崑崗通賊事宜,他決意與練總楊河聯名上書,分說此事。
  然後他看向主簿鄭時新,鄭時新有些猶豫,這事可涉及到朝廷命官,他本能就想退縮,明哲保身。
  但在高岐鳳、楊河目光註視下,只得唯唯諾諾答應聯名。
  最後眾人看向縣丞劉遵和。
  劉遵和坐立不安,無奈答應聯名,署名位置,按官階排在第二。
  高岐鳳談起賍財,這下連劉縣丞都露出振奮的神情。
  這種罰贓銀,素來是縣中的小金庫,縣內有錢了,沒有壹個官不高興。
  高岐鳳再談起追尋被拐孩童的事,鄭主簿立時也想掛個名,為坐辦之壹,連劉縣丞都是蠢蠢欲動,神情渴望。
  這個名聲,他也想要啊,就算掛個名也好。
  楊河看了他壹眼,依他知道的,劉遵和與魏崑崗表面上是壹派,但實際沒什麽勾結。
  主要原因是知縣高岐鳳太好攬權,壹般縣內都有分管,如主簿主管全縣的戶籍、文書辦理等事物。縣丞作為知縣的輔佐官,很多地方都在管倉庫、糧馬、征稅等事宜。
  然放在睢寧縣內,除了管管倉庫,余者的事都被高岐鳳抓去了,劉遵和變得有職無權,幹坐板凳,不免就與高知縣有了摩擦。
  就若皇帝什麽事都包去了,丞相幹什麽?
  手中無權,有些小吏都敢給劉縣丞臉色看,這讓劉遵和如何甘心?
  正好魏崑崗與知縣不對付,劉遵和就順理成章與他聯成壹派。
  好歹這人是舉人出身,各地縣丞、主簿幹了幾十年,楊河認為可以團結。
  他就提議,讓劉縣丞也為追尋辦的坐辦之壹,劉遵和壹震,看向楊河目光就有些感激。
  高岐鳳有些不願,但也不好駁了楊河的臉面,也就讓劉遵和掛名坐辦之壹。
  想想鄧巡檢與自己交好,楊河也提議讓巡檢鄧升為掛名坐辦,這樣睢寧縣追尋總辦,就知縣高岐鳳為總辦,楊河為坐辦,鄭時新、劉遵和、鄧升三人為掛名坐辦。
  最後要有幹實事的幫辦,這事,就交給縣內名流,社兵總社,貢生周明遠了。
  周明遠鄭重起身:“尋回被拐孩童,讓她們家人團聚,學生義不容辭。”
  高岐鳳讓他向楊河負責,楊河又向自己稟報,這事就這樣定下來。
  楊河沈思,被拐走的孩童散在四面八方,以此時官場習性,恐怕追尋難度很大,作為黑手的各地騙行丐幫什麽,也是有後臺的。
  他決意飛雲鏢局那邊盡快開張,以鏢局配合追尋隊,某些時候,可以使用武力追尋。
  ……
  七日,下午。
  黑壓壓的百姓聚在西門外,個個非常解恨的看著那邊拼命哭嚎,拼命哀求饒命的潑皮惡棍公差。
  果然報應來了,終於有人收拾他們了。
  特別眾百姓還聽到壹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那魏老爺,不,惡貫滿盈的魏狗賊,因為通賊拒捕,已經被楊大人的麾下當場格殺。聽到這個好消息,睢寧城的百姓是奔走相告啊。
  眾人紛紛慶祝,很多人還放起了喜慶的鞭炮。
  眼下睢寧城的潑皮惡棍公差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也盡數被抓捕,百姓們只覺得頭上的烏雲散去,心情都無比的輕松。
  很多人還打定主意,在家裏定要為為民除害的楊大人立個長生牌位,保佑他老人家長命百歲。
  然後民眾們下午又聽說,要在西門外處決余下的被捕潑皮惡棍,紛紛前往刑場觀刑,密密麻麻不知聚了多少人。
  此時另壹邊,楊河的隊兵肅立,長矛火銃,整齊如林,充滿肅殺與威嚴。正中,楊河、知縣高岐鳳等人站著,神情非常嚴肅,壹些士紳名流也站在旁看著,很多人臉色白。
  虎口逃生的衙役眾人,也哆嗦的站在壹旁,雙股戰戰,只強忍著不癱倒在地。
  苦主的哭訴已經完畢,壹個接壹個,特別孫四姐等人的遭遇,更激起了眾人的極大同情,對渣滓的極大憤恨。
  看著眾情激憤,不說待死的惡棍公差拼命哭嚎,就是場中的官員們都是震撼,意識到“堂上壹點朱,民間千點血”是什麽意思,要謹慎使用手中的權力。
  然後楊河出列宣告:“……此些賊輩,殘民害民,罄竹難書!特別勾結流賊,罪無可恕,本官絕不會讓東平的慘劇,在我睢寧生!全部處死,立刻行刑!”
  “行刑!”
  楊河麾下當場斬殺惡棍公差二百余人,然後還抓了壹百多人,他們二十人壹班,分六班處死。
  楊河壹聲令下,立時有二十人從人堆中被扯出來,不論青皮還是公差,全部強迫他們跪下,跪直跪好跪成壹排。
  然後二十個火銃兵上前,壹大排的火銃放下,黑壓壓的火銃口,只對著這些待死渣滓。
  這些人哭嚎著,哀求著,但絲毫沒用。
  “放!”
  洶湧的火光噴出,火銃的硝煙蔓延開來,前方二十人身上冒出血霧,就壹個個翻滾在地。
  他們有些人壹時不死,就出聲嘶力竭的慘叫,悲慘之極,讓人觀之瑟瑟抖。
  “提人!”
  “放!”
  又是壹排震耳欲聾的火銃聲,硝煙夾著血腥味彌漫,又是二十人翻滾,鮮血若小溪壹樣流淌。
  “放!”
  排銃的聲音響了壹陣又壹陣,不論官民人等,人人看得臉色蒼白,這種行刑場面太震撼人心了。
  壹些人本來是來看砍頭的,看有人高呼“十條好漢”,或許有人還會唱幾句戲文。
  但這種場面……
  很多人只覺得雙腳顫抖厲害,知縣高岐鳳也覺自己有些哆嗦,旁邊的縣丞主簿,更若感染了風寒似的。
  終於,宵小惡徒全部殺光了,場中血流成河。
  壹些隊兵上前查驗,沒死的,用腰刀長矛再補壹下。
  看著哆嗦的眾人,楊河神情不變,他說道:“通賊惡棍,死不足惜,睢寧鄉梓父老,亦當引以為戒!前番說過,我睢寧城內,有非常多的百姓飽受惡棍荼毒,甚至有家中子女被騙行拐走。對此,縣尊非常的重視,特意成立追尋總辦,追尋那些被拐的孩童!曾經遭受惡棍荼毒者,亦會有所撫恤、賠償。”
  高岐鳳咳嗽壹聲,他走出來,往日皮笑肉不笑的臉上滿是親切與鄭重。
  他高聲道:“剛才楊大人有說過,縣衙內確實成立了追尋總辦,由本官親任總辦,楊大人為坐辦,還有衙中主簿縣丞巡檢亦為坐辦,以總社周先生為幫辦,追尋被拐孩童……本官在這裏鄭重承諾,不論這些孩童被拐往何處,本官等壹定會將他們尋回來!若這些孩童殘疾了,就會送入養濟院內,讓他們在院中安養!”
  壹時百姓都是如潮跪下,個個高呼青天大老爺。
  特別孫四姐等喜出望外,更是用力磕頭,感激涕零。
  士紳們也都是驚嘆,縣尊此舉,可謂仁義啊,當可載入縣誌,傳為美談。
  最後楊河又出來,表示義民也會有所獎勵,如獎金,放匾額,有開商鋪的,還會減免稅收等。
  他還表示,歡迎義民們經常到練總府作客,他也願以此來體察民情。
  在眾百姓羨慕的眼神中,眾義民還得以拜見練總,知縣等官,褒揚嘉獎。
  楊河微笑站著,在壹個略有些瘦弱,面善貌端的年輕人過來時,他說道:“妳叫劉大有?很不錯。”
  ……
  七日這場肅殺後,睢寧城內,所有人都在有鼻子有眼的傳楊大人確實是天殺星下凡。
  但他有霹靂手段,亦有菩薩心腸,霹靂雷霆,壹口氣解決了殘害百姓多年的惡棍惡差,還睢寧縣內壹個朗朗乾坤。但又有菩薩心懷,力勸縣尊救助孤殘,撫恤苦主。
  很多百姓事後也打聽出來了,這是楊大人的主意。
  雷霆雨露,對惡賊毫不留情,但對百姓又充滿憐愛,壹時間,城中不論士紳百姓,皆是對他又敬又畏。
  這日後,睢寧市面清平,蠅營狗茍不見,百姓們感覺前所未有的安心,都齊心協力,抵禦流賊可能的到來。
  三月九日,哨騎匆匆來報,有流賊大隊人馬往睢寧來。
  他們人馬眾多,人數過了壹萬人。
  特別觀他們將旗,有“李”字旗,“袁”字旗,“王”字等旗。
  恐怕是劇賊李過、袁宗第、王龍等聯袂而來。8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