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分錢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戰後錢三娘等人搜索了這片廢宅。
今日的事很怪異,六子明明偵探了這片地方,結果幾人卻遭遇了流賊的埋伏。
六子已經身死,肯定不會通賊,唯壹的解釋,就是他偵哨的時候,流賊發現了他,然後掩藏身形,設下伏擊。
他們都是常年在外征戰的流賊精銳,六子雖然擅長馬術,但他們這些鏢師充為騎兵隊不久,在哨探方面,肯定不能與這些常年行走的流賊馬隊相提並論。
果然壹番搜索後,錢三娘等人就在某片廢墟內發現流賊潛藏的騾馬輜重,共十七匹馬騾,內戰馬十二匹,騾子五匹,藏得非常隱秘,馬嘴還都上了嚼子,不出聲響。
多虧萬叔經驗豐富,才發現了蛛絲馬跡。
眾人牽著繳獲馬騾回到大堂,這才感覺後怕。
這些流賊兇悍狡詐,特別人多,共有十二人之多,差不多是她們人數的三倍,淬然遭遇埋伏,多虧眾人都是好手,特別三眼手銃犀利非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萬叔看著三娘頗為欣慰,譚哥兒則對錢三娘與李如婉都是佩服,突然遭遇流賊埋伏,猝不及防下卻反殺賊寇,將他們全部殲滅。
特別今日之戰,十二個流賊馬哨中,除他與萬叔各殺壹人外,余者都是錢三娘與李如婉所殺,二人還多虧錢三娘二女的挽救,否則他們的死傷難說。
錢三娘看著自己的手銃,今日之戰,多虧這寶貝,這種武器的犀利,此戰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否則她們再驍勇,在優勢敵人的伏擊下,能否逃得生天實在難說。
余者各人對手中的新安手銃也是珍惜非常,關鍵時刻,這就是殺敵保命的利器啊。李如婉扔下的手銃早已收好,此時又抽出細看,嘴裏還嘟噥著:“怎麽有壹個眼不響呢?”
她扳下擊錘,用手調動槍管旋轉,轉到啞火的那根,對著墻壁扣動板機,卻聽壹聲轟然大響,硝煙彌漫。
李如婉罵道:“嚇爺壹跳,該響時不響,妳頑皮了。”
她在手銃上親了壹口,笑瞇瞇的清潔各膛,又從身側牛皮子藥包掏出幾發定裝紙殼彈藥,還有相應的鵝毛引藥管裝填。
余者各人也是動手,先裝填好自己的子藥再說。
眾人牛皮包內都有三十發紙殼彈與相應的鵝毛引藥管,足夠用了。
錢三娘兩桿手銃共打了五發,她看了看,從牛皮藥包中掏出壹根小勾鈀,將內中某些雜物鈀了,抽出別在銃管隙的搠杖清理幾下,取出五發紙殼彈,咬了前端,壹根根塞入管內。
因為很緊,要用力塞,再用搠杖塞到底,每管捅幾下。
再裝填每管的鵝毛引藥管,也是放在牛皮包***有三個隔,壹隔大,裝三十根定裝紙筒彈藥,壹隔小,裝三十根鵝毛引藥管,又有壹隔,裝勾鈀,細布,槍油等物。
錢三娘取了五發鵝毛引藥管,從各銃固座右側孔洞壹根根的塞入,每根都壹直塞入火眼內,使擊錘扳下槍管旋轉時,引藥管不會妨礙槍管的旋轉。
這各槍管的火眼孔也是設計好的,外間略為漏鬥型,固座上的火門更是典型漏鬥樣,這樣擊錘下落時,所有刮下的炙熱鐵屑火星都會落在引藥管上。
鵝毛又是非常易燃之物,引藥套在裏面,也不容易受潮,壹直保持幹燥。
再用這時代最貴最精良的蘇鋼發火,這也是新安手銃發火率很高,很難出現啞火的原因。
當然,各種因素下,有時出現啞火很正常,特別雨天的時候。
錢三娘裝好紙殼彈與引藥管,兩桿手銃都用手調動槍管旋轉,都感覺順暢,她滿意的用細布擦拭銃身壹遍,就雙銃靈活的在手中轉動,壹下插入腰兩側的槍套內。
又裝好子藥,眾人又有安全保證,只是看著地上六子的屍體,余下四人又是心情沈重。
亂世中見慣生死,但朝夕相處的兄弟突然沒了,說不悲痛不可能,這就是莫測戰場,鮮活的人命說沒就沒了。
譚哥兒為萬叔檢查傷口,用酒精清潔,抺上金瘡藥膏,再用幹凈的紗布包紮,這也是他們這壹個多月在新安莊學到的成果。
萬叔背後被射壹箭,好在有鑲鐵棉甲保護,入肉不空,多年走鏢生涯,他受這樣的傷勢也司空見慣,絲毫不以為意。
錢三娘與李如婉則看繳獲,流賊潛藏的十七匹馬騾,都有馬褡子與褡褳。
十七匹馬騾雜物眾多,但除了尋常的馬料毛氈毯褥刀具弓箭等裝備,還有壹石米面與壹些飧飯幹肉行糧外,讓二女動心的就是共約七百五十兩的銀子,還有二十兩的金子,壹些碎銀銅錢什麽。
按楊相公說的,外出哨探所得,除馬匹盔甲與壹些重要兵器上交,余者繳獲,如銀子等等,都歸她們所有。
二女都有自己的原因,都想多攢點錢,看著這些閃亮金銀,李如婉傻笑著,錢三娘長長睫毛則是不斷忽閃。
萬叔用細布擦抺著自己的兵器,他笑道:“三娘是隊長,該怎麽分,就由妳來決定。”
李如婉贊同,譚哥兒持著兵器在堂外戒備巡邏,他目光不斷看來,也沒有意見。
錢三娘沈吟壹會,她說道:“二十兩金子,可兌銀子二百兩,這邊就是九百五十多兩銀子。這樣吧,萬叔、譚哥兒……還有六子,每人分壹百五十兩銀子,余下我跟婉姐姐對半分。壹些碎銀銅錢作為公費,路上要花用的,就在這邊取。”
李如婉立刻道:“這樣分好,錢隊長賞罰分明,非常公平公正。”
萬叔跟譚哥兒互視壹眼,也沒有意見,此戰錢三娘與李如婉功勞最大,自然要分大份,自己每人能分壹百五十兩銀子已經非常不錯。
特別她還顧念人情,讓六子也分壹份,雖然是因他自己莽撞疏忽而死,但人死了,那就過去了,合情合理都該分壹份。這個錢是要給的,否則回去會讓眾兄弟戳脊梁骨的。
也等於是隊裏給的撫恤錢,加上楊相公也會給撫恤銀五十兩,這二百兩銀子,家屬遺孀還會安排活計,他的家小可以過得很好了。
眾人壹致同意讓三娘拿金子,這金銀的比價歷代不同,大部分維持在壹比五,至宋初為壹比六點五二,明中期為壹比七到八,現在明末為壹比十左右,清末甚至達到壹比二十。
錢三娘分到金子,也等於是隊長的壹些隱形好處,然後又拿五十兩銀子。
余者各人,就拿沈重的白銀,特別李如婉分到二百五十兩銀子,好十幾斤重,此時壹斤還是六百克。
眾人都喜笑顏開的收好銀子,藏入自己的馬褡子內,哨探在外就是這樣,往往收獲很豐富,但也非常兇險,壹不小心死在外面,再多的銀子也享受不到。
……
接下來四人商議怎麽辦,此時已是未時,不過淅淅瀝瀝的細雨仍然打著屋頂,帶來陣陣春寒。
錢三娘認為,流賊已經出現在睢寧境內,窺探睢寧縣意圖很明顯,但可惜這次沒抓到活口,要偵哨更多,唯有進入靈璧縣內。
只是在交界處都遇到十幾騎流賊,進入靈璧後,可能會遇到更多流賊哨騎,自己四人,未免力有不逮。
要繼續南下,至少要有十騎。
她還認為,六子的遺體不能任由放棄野外,應該帶回去,十七匹馬騾的繳獲非同小可,也應該先送回去。
還有……
她對李如婉、萬叔、譚哥兒說道:“我們立了功,就要讓隊長,特別楊相公知道,應該發個捷報啊。”
眾人都是贊同,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立了大功不讓主帥知道,不如不立。
今日繳獲也非同小可,十七匹馬騾,內十二匹戰馬,這是非常顯赫的功勞,亂世中戰馬甚至有錢都買不到,確實應該發個捷報。
然後越是南下,流賊越多,現在自己只剩四人,確實少了些,就先到九爺那邊,要些兵馬,順便將繳獲送去,銀子什麽也讓他們帶回去,免得遺失了。
經此壹戰,錢三娘威望大增,她分析得也很有道理,眾人都是同意。
此處離官道太近,不可久留,眾人立時收拾,整理鞘繩鞍具,收整流賊散落的器物,能帶走的都帶走,便如各賊身上的氈帽鬥篷也可以帶走,流賊頭目身上那副棉甲更是扒了。
不過看著死去流賊的屍體,錢三娘忽然道:“對了,死去流賊的腦袋,可到楊相公那邊領賞嗎?”
眾人都是沈思,新安莊規矩說了很多,但好象沒說過依腦袋領賞的規矩。
錢三娘道:“若可以領賞,這些人頭就可惜了,還是先砍了帶回去吧。”
當下李如婉舞著自己斧頭劈砍,錢三娘等人也幫著壹起切割。
十二個死去流賊的人頭全部砍下來,壹個個打亂發髻,血淋淋的掛在馬鞍上。然後錢三娘讓萬叔與譚哥兒牽馬,她與李如婉護衛,二十二匹馬騾快速離開了這片廢宅。
踏踏蹄聲慢慢遠去,最後悄無聲息。
廢宅只余壹具具橫七豎八的屍體,個個無頭,泡在雨水中壹片慘白。
瀝瀝雨水仍不斷而下,各斷頭處流出的血,就將這壹片染得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