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3章 先放壹馬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對胡均來說,從大理寺下到山東的這次案件復查,更多可能只是走壹個過場,然後代表朝廷出面安撫此次案件死傷的工人家屬,這才是正經事。
  案件本身應該不會存在什麽貓膩,這壹點上,山東方面拿出來了很多的有力證據,但是此刻見到了唐賽兒,卻有讓胡均有種窺破大案的感覺。
  這起案件莫不成不是意外,而是人為的縱火。
  按捺下心頭的震驚,胡均轉頭看看,他的身旁還占有山東的兩位布政使。
  杜文的趙之其。
  兩人的臉色都變了,同樣的驚愕,似乎也是剛剛得知這個消息壹般。
  “這事,是妳丈夫親眼所見,親口對妳說的?”
  “如此大的事,賤婦怎麽敢欺瞞大人。”
  胡均甩了官袍:“若是如此,妳且先回府料理妳丈夫的後事,待本案查明,我自會替朝廷給妳個公道。”
  說著話,胡均轉身就走,經過杜文兩人身旁的身後,還冷冷的重哼了壹聲。
  於是,專案組在山東的工作重心開始傾斜,著重的調查起四通倉庫失火的案子,而調查的核心,就是圍繞山東戶政司入庫的那三十萬噸冬糧。
  只有這壹條線索是有貓膩的地方。
  “杜藩臺,接下來的對話,我希望妳可以如實的向我解釋,不然的話,您作為山東的左布政使,將難以洗清身上的嫌疑,我有權將您就地革職,移送都察院。”
  在杜文的辦公室內,胡均壹臉嚴肅的與杜文對面而坐,拿出紙筆公事公辦。
  面對這場景,杜文的臉色多少有些緊張,但很快又恢復的平靜,點頭:“自然,我懂。”
  “工人林三之婦唐賽兒的舉報……”
  “我知道。”
  都沒等胡均的話頭開始,杜文已經搶先開了口,面對胡均的詫異,杜文道:“早在失火案的第二天,這唐賽兒就來到公衙鳴冤說了此事,緊跟著我們就派出專人去尋林三錄供,然後展開了對此事的調查,這事壓根就是捕風捉影。
  林三已經重度燒傷,醫館說不排除出現幻覺的可能性,後來他便昏迷不醒,直到去世,這些事我都了解過,火確實是意外導致的,失火點在倉庫的內部,極可能是因為壹盞油燈的墜落而導致,因為在失火前,四通制衣廠有壹批工人從裏取貨,所以點了燈進行照明。
  林三口中看到的幾個人影,很可能是這批工人發現失火後正在倉惶逃竄,而這幾個工人我們很早之前就已經找到了,相應的口供也都在按察司衙門。
  據他們的話說,他們在取貨的時候發現了火勢,且已經開始呈蔓延趨勢,所以慌忙逃離。”
  胡均的眉頭皺了起來。
  聽這話,如果山東真的有壹個隱藏在暗處的腐敗集團,他們顯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等待調查的準備。
  “那冬糧的事情怎麽解釋。”胡均轉移了詢問點:“戶政司有自己的官倉不用,為什麽要轉手租借民間商會的倉庫進行儲存,而且恰好在入庫不久,這倉庫就失了火,杜藩臺不覺得太巧了嗎。”
  “我也那麽覺得。”杜文苦笑:“就是因為太巧合了,所以我知道您和內閣都很難相信我們山東的官場了,真是跳進黃河都難以洗清。
  戶政司的官倉壹直有些陳舊,換倉之前山東降暴雨,如果不及時換倉,那麽就將全部陳黴腐爛,這才暫時租用了四通倉庫來儲存,並且翻修戶政司的官倉。
  而且您這麽想,從失火案發生到林三病亡,中間將近有壹個月的時間,他的妻子唐賽兒這期間壹直拿這事到處去說,生怕其他的工人家屬不知道,搞得現在所有的工人都覺得這火是人為放的,山東布政使司到現在都不願意查清案件真相,為的,不過是少給這些工人家屬壹些撫恤金和安頓錢。
  如果這起案件真是我們山東某些腐敗分子為了掩蓋他們貪墨冬糧的罪行從而進行的人為縱火,那麽,林三和唐賽兒能活到現在嗎,這種火龍燒倉的陰謀論還能在濟南府甚囂塵上嗎?
  我們做官求壹個堂堂正正,不怕別人說,更不會怕人民的質疑聲,唐賽兒這種婦人可以滿大街的宣傳陰謀論,但我們不能行陰謀事。
  我們將結果和證據拿出來公示天下,信與不信那是百姓的事、是內閣的事,我們就求壹個心安。”
  胡均眉頭便皺的更緊了。
  心裏面壹時也有些驚疑不定,因為杜文的回答確實是堂堂正正,想要挑出毛病來都沒得挑,因為杜文壹語連大家懷疑的地方都給說破。
  山東能有什麽窩藏見不得光的事?
  無非就是妳們懷疑的貪墨冬糧才去燒的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敢防火燒倉的腐敗團夥還能放任唐賽兒、林三這樣的人活著?
  不露聲色的殺掉兩個普通的工人,對這些人來說,還叫個事嗎。
  讓輿論去發酵,讓質疑去鋪天蓋地。
  這就是人杜文代表山東布政使司向專案組表達的底氣!
  專案組的調查在這壹步陷入了死胡同,經過壹個月,絲毫進展沒有之後,胡均也不得不帶隊回到北京,將他所有的調查材料遞交到許不忌的案頭上。
  交給內閣來商議吧。
  “咱們別管了,交給陛下吧。”
  內閣壓根就沒過堂,就被許不忌帶著轉進了乾清宮。
  凡不決之事,聆聽聖訓就壹定是對的。
  “山東現在情況到哪壹步了?”
  拿過這些材料的朱允炆沒有去細看,而是先問了這麽壹個問題。
  “鬧得有些兇,工人家屬不滿意這個結果,不過他們現在退而求其次,希望賠償金的判決能夠按照生產安全事故賠償條款,而不是現在的意外事故補助。”
  許不忌如實說道:“之前的情況呢,是這些家屬不僅不接受賠償,還坐地起價獅子開口,現在壹見到山東通判司下判決,倒是讓了壹步,而且,也不想去追究幕後真相了。”
  “這種事怎麽能讓呢。”
  沒來由的,朱允炆說了這麽壹句沒頭沒腦的話,讓許不忌大為愕然。
  “材料沒問題,那就證明山東布政使司是清白的,內閣擬文,給出明確答復吧。”
  對朱允炆的交代,許不忌壹時有些沒明白過來。
  “陛下,您的意思,山東這次過關了?”
  給明確答復,那就是表態內閣支持山東,這樣壹來,山東那些個工人家屬能夠拿到的,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壹丁點補助。
  “嗯。”
  朱允炆輕嗯了壹聲,待許不忌壹頭霧水的應聲準備離開時,卻又道。
  “在朝廷這山東確實過關了。”
  準備離開的許不忌停住腳步,他的身子僵住,已是聽出了無數的弦外之音。
  “臣,明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