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79章 裁軍(中)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等許不忌見到朱允炆的時候,後者便直接將剛才與馬大軍所說的事講了出來。
  “內閣可以放手去做了。”
  許不忌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呈請得到批準而表現出什麽開心來,他的眉頭壹樣緊皺,反說了這麽壹句。
  “陛下要不要在慎重些,畢竟這麽做,是不是有點飛鳥盡、良弓藏了,臣恐,會讓武勛們寒心啊。”
  人家馬大軍前腳卸下戎裝,為國立了這麽大的功,不僅沒得到什麽大張旗鼓的款待,反而被朱允炆這個皇帝推出來當成裁軍的替罪羊。
  而許不忌這句話壹說,任誰都能聽出來了。
  所謂的內閣呈請,根本就是朱允炆壹手策劃的。
  許不忌也壹樣做了替罪羊。
  裁軍是朱允炆的意思,借了許不忌的手擬成內閣的呈請,而後再由馬大軍點頭。
  文武兩個壹把手來對付五軍府。
  但又何止只是為了明面上的這層含義,如果只是為了對付五軍府,就那些個勛貴,朱允炆壹道聖旨全得滾回家種地。
  “每個人都應該為這個國家付出些什麽,位置越高,付出的越多,不是應該的嗎。”
  朱允炆的臉色很冷:“朕也是剛知道,馬大軍跟朕說,他前些日子打算將他閨女嫁給瞻基。”
  這壹下,許不忌的臉色也有些變幻。
  “自洪武朝始,武勛和宗親便親如壹家不分彼此,往來聯姻者不勝枚舉,先洪武朝湯和伐蜀地,於軍中頗多過失之言,班師之日太祖遍數其罪,湯和頓首告罪。
  然其仍自視甚高,還於鳳陽大建豪府,納妾數十,這壹年是洪武二十二年,同年年末,他的女婿魯王朱檀對外宣稱病薨,謚號荒。
  轉過年關,湯和尋太祖告老,不僅遣散了近百名美妾,還將自己所有的家私盡散分給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與老妻寡守余生病故,算是落了個善終。”
  朱允炆壹開口先將了前朝壹件往事,卻讓許不忌聽得心驚肉跳。
  很多前朝舊事,尤其是洪武朝的事,暗裏的腥風血雨屬實太多。
  “徐達將閨女嫁給朱棣,湯和把閨女嫁給朱檀,常遇春的閨女嫁給了我父親,朕有十七個叔叔,都娶了開國勛貴的女兒,宗勛是打斷骨頭連著筋。
  老壹輩的宗勛隨著四叔前幾年的致仕,已經沒什麽存在感了,但現在,新壹茬的還要長起來,馬大軍想將閨女嫁給瞻基,圖的是什麽,報恩。
  他念燕王的提拔之恩,就想要將來給朱瞻基保駕護航,這叫什麽,這叫壹代傳承壹代,是在大搞權力的私相授受!”
  說到最後,朱允炆又遽然失笑壹聲:“前幾天,文圻去龍江船廠做工了。”
  宗勛的後代在互相扶持,搞權力傳承,而皇帝的孩子卻跑到了工廠做普通工人。
  咱們權且不去談什麽思想高度和偉大與否,這些同樣都是朱允炆的安排。
  而這些安排,都是為了大明這個國家。
  早前釋放商業經濟活力,創立明聯政治體系,吸血與盟國和殖民印度、日本,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經濟內卷化,延緩邊際效益惡化的速度,而朱允炆現在正在做的,是為了防止政治內卷化!
  即權力的無限復刻,破除某壹階級長期把控政治紅利,壟斷其他階級或其他群體獲取國家權力的渠道。
  為大家所熟知的漢朝舉孝廉制度,本身就是壹種政治內卷化的復刻手段。
  名門望族、世家門閥擁有舉孝廉的推舉權,不得到這些名望的推舉成為孝廉,普通人就不存在出仕為官的機會。
  曹操亦是舉孝廉出身,而曹操是什麽家境?
  不說上億的家私,曹操的父親曹嵩位列三公太尉,祖父曹騰雖是宦官,可歷經四朝權柄壹時,鬥倒過不可壹世的梁冀,算是漢朝時的劉瑾、魏忠賢。
  養子曹嵩也是沾了這個光,年紀輕輕壹路飛黃騰達,而靈帝繼位,十常侍張讓、趙忠等人亦全力在漢靈帝面前說曹騰的好話,讓其先任九卿、後列三公。
  論家勢之顯赫,曹操可壹點不比袁紹差。
  這壹點看對待十常侍的態度足見端倪,袁紹對於十常侍那是畢恭畢敬,而曹操說甩臉就甩臉。
  因為十常侍當年起身的時候,可都是曹操祖父壹手帶出來的。
  漢末諸侯混戰,說到底就是貴族門閥之間的鬥爭,平民階級出身的哪個有資格摻和進去。
  黃巾起義失敗了,勇冠三軍的呂布喪身了。
  曾經坐擁幾十萬西涼精騎,橫推天下無敵手的董卓也壹樣失敗了。
  還不是泥腿子出身。
  舉孝廉這壹歷史制度固化了漢末的門閥地位,使得權力始終在最上層階級流轉,也增強了門閥對國家權力的掌控,繼而進化成為了更惡劣的九品中正制。
  政治內卷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比起趙宋王朝的共天下,兩晉的皇帝那才是實打實蠟像泥人。
  五胡亂華,毀滅了這壹切。
  而第壹個破除政治內卷化制度的大家都知道,隋煬帝楊廣的科舉制。
  事實上壓根壹次科舉都沒推行,楊廣就被推翻了。
  唐朝亦沒有全面科舉,施行的仍是雙軌制,其表現形態為通榜與行卷。
  同樣是參加科舉,但哪些考生的考卷可以上榜,可以供錄取參考,完全取決於考生的‘名望’、‘名德’,至於這所謂的名望名德,自然是當時在朝的大臣和地方的公卿賢達說了算的。
  推薦妳就說明妳有,沒有也有,不推薦妳就沒有,妳連敲門進屋的資格都沒有,考卷做的再好又有什麽意義呢。
  而等到唐後期,科舉制名存實亡,朝堂錄官亦多是推薦出任,所謂的科舉試卷成了走過場,牛李朋黨之爭愈演愈烈。
  趙宋王朝算是全面科舉,不過做出的政治交互,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
  這就是壹種政治妥協後帶來的進步。
  明清科舉雖然公平許多,也破除了壹定的政治內卷,但新的固化的權力階級壹樣存在。
  “宗親有皇商、五軍府亦有自己的商會,朕可以允許他們賺的盆滿缽滿,但朕不能允許他們長期的侵占這個國家的政治紅利。”
  朱允炆拿出了壹份名單遞給許不忌,讓後者看得眉頭狂跳。
  “自從十五年前朕開省考至今,宗勛子弟通過省考錄進的官員已經達到了三千壹百七十人,這些人裏面官當最高已經做到了壹省布政,最低的呢,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公員,但往往壹年不到,就會提拔做科正,繼而縣副、縣令。
  省考本身的難度不大,他們只要好好讀書,普通老百姓能通過他們當然也能通過,而只要通過之後,他們的提拔速度,那是普通老百姓出身的公員無法比肩的。
  山頭林立、派系形成已是不可避免的,朕可以看到的,二十年後,滿朝皆宗勛。”
  朱允炆微微合上雙眼,面如古井:“朕之所以不管不問,是因為這些錄進的宗勛子弟還沒壹個犯渾做錯事,所以朕也不想大動幹戈。
  朕同樣心裏沒底,覺得想要破解這固化的權力階級實在是太過於癡人說夢,有些過於理想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文圻這個孩子聰明,能看出朕的壹些心思,知道當權力固化後,就勢必會引起嚴重的階級對峙矛盾,所以他現在小心翼翼的邁出了壹只腳。
  朕沒看錯他,他是個有膽識和有大勇氣的人,接下來就看他是否如當初那般,不僅嘴硬還得頭鐵。
  五軍府的裁汰已是勢在必得,朕決不能允許他們繼續存在下去,任意的褫取國家的權力,朕不能保證這個國家未來壹定是公平的,但朕只能盡力為後世的平民百姓創造壹個相對公平晉升的寬松空間。”
  許不忌默默的點頭,他知道,朱允炆即將又要策劃壹場席卷全國的聲勢浩大的政治風暴。
  而之前那次任命自己為太子太師的政見風波,其實只是為了這次全面風暴的鋪墊罷了。
  是因為在先前那次風波中,朱允炆找到了壹個內心堅定的接班人,而那個內心堅定的接班人又能夠聰明的發現壹些端倪,並且開始著手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這才使得朱允炆決定展開自己的計劃。
  如果當初朱文圻沒有表現出其具有壹個領導者堅定不移的魄力來,那朱允炆是不會選擇打破所謂的階級固化的。
  因為就算他今朝打破了,等他壹死還會立馬復原。
  這就是現實。
  亦或者朱文圻在南京沒有反思出朱允炆的安排,癡癡傻傻的壹直認為朱允炆只是為了選壹個獨斷霸道的皇帝,那麽朱允炆壹樣不會搞出這事來。
  而朱文圻唯壹的下場,就是壹輩子呆在南京,直到朱允炆離世!
  每壹步都不能出錯。
  這麽大的事,必須父子兩代同心而為,才能做得成。
  壹個人,即使是朱允炆成了在世神靈,也斷然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這壹場大的,勢必持續很多年的政治風暴中,許不忌壹樣是至關重要的壹環。
  “過幾日開大朝會,妳我君臣二人再見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