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98章 做大明的百姓不容易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54

  陳傑的效率很快,第三天就把名單送到了方醒的手中。
  “興和伯,這就是最為危險的那些人的名冊。”
  壹共三頁紙,方醒看完後把紙緩緩揉成壹團,在陳傑的憤怒中扔了出去。
  “興和伯!”
  士可殺不可辱,陳傑覺得方醒過了。
  “妳可知壹旦挑起了這股子風潮,那些人會變成什麽樣嗎?”
  陳傑把那團紙撿起來,重新打開,憤怒的道:“我們還需要那些人來幫助大明控制瀛洲,他們出面辦事比我們快,而且還能幫咱們去做那些得罪人的事,這讓我們處於超然的位置,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方醒搖搖頭道:“妳高估了他們,也低估了他們。”
  陳傑失望的道:“興和伯,這是瀛洲,不是沙場,也不是中原,不是陳某要為他們說話,而是做事要循序漸進,急躁不得,若是誤了瀛洲的大事,咱們倆都是罪人!”
  “若是有罪,罪人是本伯。”
  方醒的執拗出乎了陳傑的預料,可他的官位不足以壓制住方醒,所以只得使出了最後的殺招。
  “本官會把這些事都記錄下來,然後轉告陛下。”
  他冷靜了下來,而方醒從未失去冷靜。
  “來人!”
  “伯爺!”
  “去問問錦衣衛和三番,要名冊!”
  方醒隨意的吩咐著,然後說道:“本伯接下來要送漢王殿下去華州,所以要盡快離開。”
  陳傑只是冷冷的看著外面。
  “本伯壹直想遊歷壹番瀛洲,只是此生怕是沒機會了,遺憾啊!”
  陳傑冷笑道:“興和伯的遊歷肯定會帶著血腥味,無數人頭會被堆積成山,鬼魂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只能夜夜鬼鳴啾啾。”
  他是瀛洲布政使,而且瀛洲是海外布政使司,皇帝和朝中對他們的意見很是重視,非同壹般。
  所以他真是發狠了。
  以前和方醒的那點和諧都被拋在了腦後。
  稍後三番先來,壹臉諂媚的奉上了名冊。
  ——十壹張紙!
  陳傑看了壹眼三番,問道:“妳不掛念些舊情?”
  “舊情?”
  三番開始沒明白什麽意思,等想通陳傑是說自己不顧原先的鄉土之情後,就笑道:“大人,那些都是逆賊,下官的好日子是陛下給的,是大明給的,誰要反對陛下,誰要反對大明,那下官就會把他撕成碎片!”
  陳傑無言以對,難道他能說妳原先是瀛洲人,不顧鄉土之情就是狼心狗肺嗎?
  隨後錦衣衛的名冊也送來了。
  ——二十三張!
  每壹張就是十余人,而每壹人的身後就是幾人、十幾人……上百人!
  陳傑仿佛看到了腥風血雨,仿佛看到了處處烽火。
  他搖搖頭,急匆匆的去召集了下屬。
  “看好瀛洲,要警惕。”
  在行動之前他不能泄露什麽,所以只能暗示壹下。
  ……
  “瀛洲的日子看似很好過。”
  “是啊!土地分下去了,那些低賤的農夫們第壹次熱淚盈眶的高喊著陛下萬歲,他們對明皇感激零涕。”
  “這些年大船時常來回,每壹次都運走了無數金銀和人口。我們盛產金銀,卻沒有金銀,終有壹天金銀會消失,而我們也會壹無所有。”
  “這是掠奪!”
  橫二用長劍敲打著席子,發出噗噗噗的聲音。
  屋子裏坐著五人,都在聽著他說話。
  這些人的衣著富貴,神色肅然,壹看就是上等人。
  “隨著明人不斷遷徙咱們的人離去,又不斷的把他們的人運送過來,我敢斷言,五十年後,這裏的人會完全忘記原先的壹切。”
  橫二微微低頭,看著有些憂傷。
  坐在他下手的男子說道:“現在出去只能聽到大明話,服飾、房屋、甚至是飲食,慢慢的都在變成了大明的模樣,我們還剩下些什麽?”
  他對面的男子冷笑道:“那麽我們能怎麽辦?百姓不站在我們的壹邊,難道我們要赤手空拳的去和明人理論?”
  “我來的時候聽到了壹個消息,明人要求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人……註意!”
  橫二見大家有些分神,就用長劍敲打了壹下小幾。
  “這些都是咱們的人,明白嗎?他們這是想削弱我們,最後讓我們和那些賤民壹樣的愚昧!”
  “橫二,妳說了那麽多,怎麽辦?歸根結底我們該怎麽辦?”
  橫二壹下就精神了,他說道:“那些百姓很貪婪,他們的胃口永無止境,我們可以去說動他們鬧事,妳們得知道,明人不願意往外移民,也就是說,明人還要倚仗咱們的百姓,所以會發生什麽?”
  “他們會退讓。”
  壹直在冷笑的男子眼中壹亮,看向橫二的目光中就多了欽佩。
  “沒錯!”
  橫二微笑道:“他們需要百姓幹活,需要百姓待在這裏,否則這裏就是壹座死島,明人將會壹無所獲。諸位,記住了,百姓才能源源不斷的創造出財富。失去了百姓,不論是我們還是明人,就將是離開了水的魚兒。”
  “記得那句話嗎?”
  橫二的微笑很優雅和矜持:“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我們要關註那些百姓,要親切些,要讓我們的人去散播那些話,而所有這壹切的目的……”
  他的眼中多了水光,把雙手放在小幾上,哽咽道:“為了曾經……”
  五雙手都放在小幾上,“為了曾經……”
  ……
  陽光很明媚,天空藍的讓人眼睛發酸。
  這是蓬萊的天空。
  農稅降低已經不少年了,百姓的手中也多了錢鈔,於是蓬萊城中更加的繁華。
  壹群讀書人拿著折扇在街上招搖著,很是惹人註目。
  “我們要科舉了!”
  這群讀書人中間有本地人,也有移民。
  此刻他們都聚在壹起歡呼著這個重大時刻。
  那些百姓羨慕的看著他們,並有些敬畏。
  同中原壹樣,這裏崇敬那些學問高深的人,而科舉更是讓人神往。從當年的大唐到大宋,那些借種船冒著屍骨無存的風險在中原的沿海地區轉悠,就是想讓那些詩詞歌賦的精神略微傳遞壹些到瀛洲來。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有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誌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那群讀書人在高聲吟誦著先賢的詩詞,神采飛揚。
  “他們以為這是他們的時代。”
  這條街很繁華,而且有不少青樓。
  青樓女人總是和文人騷客脫不開關系,按照陳默的說法,文人就是要騷,而青樓女人更騷,所以臭味相投。
  方醒就站在壹家青樓對面店鋪的門裏,看著二樓的窗戶打開,那些女人揮舞著小手在熱情的招呼著。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壹陣齊聲吟誦後,那些讀書人都整齊大笑起來,然後有人指著二樓。
  天氣有些熱,那些女人穿的很薄,大抵都是薄紗,肌膚半露,更是增添了不少誘惑。
  兩邊的眼神壹對,頓時就如磁石般的互相吸引住了。
  壹個男子大步走到方醒的身側,說道:“伯爺,已經就位。”
  他的舉動吸引了對面的註意,那些讀書人都皺眉看著微微低頭的方醒,有人甚至在鄙夷的說著什麽。
  “這是沒錢只能在邊上看嗎?稍後咱們可以讓他進去旁聽,聽聽我等的雄風。”
  “這個主意妙極了,有人旁聽,小弟更添戰力!”
  而那些青樓女子見方醒的穿戴很平常,就放棄了這個潛在的顧客,繼續和樓下的讀書人們打情罵俏。
  “本伯離開這裏許久了,有許多懷念。”
  方醒瞇眼看著那些讀書人,說道:“要熱情,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對待逆賊的態度是如何的熱情,宣傳也要跟上,要揭露他們的險惡用心。”
  男子躬身道:“伯爺,如今的瀛洲百業興旺,誰也不願意去跟著他們鬧事。”
  “不。”
  方醒說道:“這裏的百姓不壹樣,所以時隔多年後,本伯再次來到這裏的目的就是想提醒他們壹下,做大明的百姓有福氣,所以要珍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