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7章 忽悠,迷惑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49

  就在李裪期待著方醒下面的話時,方醒起身道:“剛才家中有些瑣事,倒是怠慢了大君,且隨我到外面走走。”
  方醒的語氣平和,可卻讓李裪感受到了壹種不敢抗拒之威。
  兩人出了主宅,入眼就是壹片綠色。
  方醒在前,李裪在後,緩緩沿著稻田中間的路溜達著。
  “朝鮮並無礦產,國小民寡,要想發展,必須要走商業的路子。”
  方醒負手而立,壹臉的唏噓道:“大明的商業正在發展,在去除以往的禁錮,這壹點妳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李裪點點頭,他這段時間在那些酒樓等地方蹲點,倒是從別人的口中知道了不少大明的變化。
  “聽說臺州府那邊的變化很大,出海的漁船多不勝數,賦稅漸漸的開始獨占浙江的鰲頭。”
  “看來妳倒是有心人!”
  方醒淡淡的道:“大明地大物博尚且要發展商業,為何?”
  李裪已經被方醒帶入了節奏,他說道:“大明之大,沒有商人溝通有無,則利不生,如腐水。”
  “看來妳的眼光還不錯!”
  方醒壓壓手,止住了李裪的謙遜和惶恐,然後說道:“朝鮮要想發展,必須要發展商業,可朝鮮彈丸之地,先天不足,奈何?”
  李裪的腦海裏瞬間就出現了朝鮮那破舊的街道,還有只比女真人好些的鄉村,麻木而衣衫襤褸的百姓……
  “興和伯,朝鮮對大明忠心耿耿,在下願做質子,為兩國增信。”
  “哦!”
  方醒笑了笑:“大明不需要用這等下作的手段來掣肘藩屬國,不過妳的勇氣倒是可嘉。”
  “老爺,小伯爺好嗎?”
  這時幾個孩子從邊上跑來,都站在邊上恭謹行禮,然後問道。
  方醒笑瞇瞇的道:“好,好得很,妳們也別貪玩,記得功課。”
  “是,老爺。”
  孩子們跑遠了,李裪嘆道:“沒想到幾個莊戶的孩子都這般有禮,大明果然是上國啊!”
  方醒沒理這茬,這等吹捧的手段他早就免疫了。
  “倭國可恨,其國若不是在不征之國的名單上,方某當領軍踏遍那個小島,執其國君於禦前,彰顯我大明赫赫武功!”
  李裪的眼神微微壹動道:“興和伯,朝鮮同樣飽受倭寇之苦,若不是家父仁慈,早就揮師過海,直搗倭國京都了!”
  方醒淡淡的道:“大明還是那句話,不幹涉藩屬國之間的爭鬥。”
  兩人緩緩轉到了水渠邊,方醒看著對面的李家,嘆道:“無商不富啊!朝鮮背靠大明,這就是最大的好處,先把路修起來,要想富,先修路嘛!沒有暢通的道路,貨物如何流通?”
  李裪點點頭,朝鮮的土路太差了,和大明比起來,真的就是鄉下的鄉下。
  方醒循循誘導道:“路壹通,大明的海船就可以靠岸,商人就可以溝通大明和朝鮮,朝鮮的各種行業的發展就迎來了最大的契機。妳想想,大明有多大,朝鮮那點貨物當真是九牛壹毛。”
  李裪在思索著,在他看來,大明肯定不會覬覦朝鮮,原因很簡單,這位興和伯不過是兩千多人,加上些女真騎兵,就輕松的攻下了兩道。
  如果大明要解決朝鮮,完全可以橫推過去,壹點問題都沒有。
  想到這裏,李裪誠懇的道:“興和伯,修路耗費不小,朝鮮財力薄弱,怕是曠日持久啊!”
  妳特麽的在忽悠老子呢!
  方醒心中冷笑,這年頭驅使百姓服役是多簡單的事,難道妳朝鮮還會給錢?給點飯吃就不錯了。
  不過方醒還是面露惋惜之色道:“那就沒辦法了,大明目前多處動工,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事就此作罷!”
  方醒已經看到了方五正在走來,就說道:“既如此,那妳就先回去吧,至於國子監,恕我直言,他們不敢收,至少在朝鮮展示誠意之前不可能。”
  李裪也看到了方五,拱手道:“興和伯,在下回去會仔細考慮,並去信國內,請父王做主。”
  方醒隨意的道:“那就這樣吧。”
  大明是可以橫推朝鮮,可輿論上卻有些被動,而且也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思路。
  至少得等朝鮮把倭國拉下水後,大明才好壹鼓作氣,直接收拾了那個惡鄰。
  看著李裪遠去,方醒問道:“可是紀綱有動作了?”
  方五點點頭:“老爺,紀綱近日徹夜忙碌,太勤勉了。”
  “可是審訊那些涉案衛所的官吏?”
  朱棣的雷厲風行,終於把這股反貪風暴刮到了親軍之中,結果發現不少弊端。
  而朱棣拋開刑部和大理寺,直接把案子交給了錦衣衛,這份信任讓外人認為,紀綱又重新贏得了朱棣的信任。
  “正是。”方五迷惑的道:“老爺,那紀綱沒必要這般事必躬親吧?而且幾個親信都在,小刀曾經聽到莊敬在發牢騷,說是屁大點事也要把人叫齊了辦。”
  “這廝是想幹嘛呢?”
  方醒回去就叫來了黃鐘,當然,紀綱的老仇人解縉肯定是要到的。
  黃鐘也摸不清底細,猜測道:“難道紀綱是想讓陛下看到他的勤勉?”
  “有可能。”
  解縉分析道:“前段時間陛下對錦衣衛上下非常不滿,紀綱想必是如坐針氈,此次陛下委以重任,紀綱當然要拼命表現,否則陛下會……咦!”
  解縉詫然道:“所謂狡兔死,走狗烹,紀綱狡詐,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
  方醒思忖道:“除非是以後還會有大案,否則紀綱難逃壹劫。”
  作為朱棣手中的刀和獵犬,紀綱早就被那些文武官員恨之入骨。幹掉他,那麽這股怨氣就找到了發泄的地方,而不至於會宣泄到朱棣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這是帝王心術,可偏偏就吃這壹套,從古至今無不靈驗。
  解縉想了想道:“如今朝中並無結黨之勢,武勛中大多是跟隨陛下的靖難功臣,要想掀起大案,除非是再過幾年。而陛下暫時不動紀綱的原因,大概是想摸出他的根底,壹股腦兒的都清理幹凈,不留後患。”
  再過幾年,朱棣也老了,興許就會昏聵,和他爹壹樣的開始殺戮也說不定。
  “陛下不會這般做。”
  方醒知道朱棣的心思:明君!
  為了這個目標,朱棣會控制住自己的暴戾。
  “那就繼續跟著,多註意壹些細節,比如說莊敬的牢騷就很重要。”
  方醒想不到紀綱的意思,幹脆就不變應萬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