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輔

陳證道

歷史軍事

大明正德十二年,廣信府上饒縣徐家村。 正值深冬時節,天蒙蒙亮,道旁的野草上還覆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74章 醫德仁心

明王首輔 by 陳證道

2019-5-21 16:10

  當天色完全黑下時,徐晉才回到了住處,這是本縣壹名士紳提供給他的壹座大院,家私用品壹應俱全,還貼心地安排了婢女仆人侍候。
  徐晉忙碌地大半天,總算把曹州縣衙的人事安排妥當,讓整個衙門重新運作起來,並且安排專人負責開倉賑濟災民,曹州城的局勢算是暫時穩定下來了。
  但是形勢還不容樂觀,因為曹州城的糧倉本來就虧空嚴重,再加上距離上次洪災才過了不久,糧倉中的存糧已經所剩無幾,即使每天只給災民施壹頓粥,最多也只能支撐個七八天。
  徐晉今日下午還召集了本縣的士紳開會,號召大家捐錢捐糧,但災後糧食奇缺,這些士紳顯然都不太願意把糧食捐出來,不過礙於徐晉欽差的身份,勉強還是捐了壹些,加起來也不夠壹百石。所以,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調運糧食。
  徐晉吃完晚飯後,在壹名婢女的服侍下洗了個熱水澡,然後回到書房寫奏本,他已經從司馬轅處得知,蕭淮同樣遭遇了洪水,如今還下落不明,這件事他必須得馬上加急上奏朝廷。
  徐晉寫完奏本後,馬上又修書壹封,交給壹名錦衣衛,著他第二天送往濮州交給太監黃錦,讓他加緊調運糧食來曹州救急。
  壹切工作安排定當,徐晉這才上床休息,這些天他真的累極了,自從洪災發生的當天起,七天時間內他都沒沾過床,所以幾乎壹躺下便睡著了,直到第二天大亮才醒來。
  徐晉起床洗漱完畢,立即又馬不停蹄地在城中收購藥物、烈酒、醋、生石灰這些物品。
  大災過後,城中物價飛漲,這些東西可不便宜,甚至有錢也未必能買到,不過,錦衣衛要的東西,那些店家也不敢不給,只能自認倒黴,以賒賬的形式把貨物給了徐晉。
  待壹切物品準備就緒,徐晉立即火急火燎地離開曹州城,現在的集安村就是壹個定時炸彈,瘟疫壹旦爆發開來就不是死幾個人那麽簡單了,滅絕附近幾座城鎮還是輕易的,所以半刻也耽擱不得。
  話說徐晉等人剛出了城,迎面就在官道遇到另壹批趕來的錦衣衛(20人),於是兩批人合在壹處,馱上藥物和糧食,快馬加鞭地趕往集安村。
  仁心堂是曹州城內規模較大的壹家醫館,老板名叫曹仁德,也是醫館的坐館大夫,醫術在曹州城中還算有點名氣。
  此刻,曹老板正壹臉肉痛地撥打著算盤,計算今天的損失。今天錦衣衛在他的藥房賒取了大量的藥材,價值達到五十兩“之巨”,雖然帶隊那名司馬把總信誓旦旦地表示會還,而且還立了欠條,但“官”字兩張口,當官的講話能信?更何況賒藥的是錦衣衛,到時他們就算不還錢,小老百姓還能跑到京城追債不成?
  所以說,這藥基本是老虎借豬——有借無還了。
  因此,曹仁德此時沮喪之極,五十兩銀子對普通老百姓來講可是壹筆巨款,而對於曹仁德來說,也差不多是壹個季度的利潤了。
  正在此時,有兩人走進了藥房,均是三十許歲的中年男子,其中壹人背著壹只藥箱,頜下留了三縷長須,看上去神清氣爽,氣質頗為沈穩。另壹名男子高大壯實,長相十分勇武,但是卻拄著手杖,大腿上似乎有傷。
  背藥箱的長須男子打量了曹仁德壹眼,捋須微笑道:“曹老板的臉色似乎不太好,怒傷肝,憂傷肺,看樣子曹老板今天傷肝又傷肺啊”
  曹仁德擡頭看了長須男子壹眼,痛不欲生地道:“李大夫就別說風涼話了,反正鄙人今天心肝脾肺腎都受傷了。”
  拄手杖的漢子咧了咧嘴打趣道:“我咋看曹老板像是傷了荷包呢!”
  “可不就是傷了荷包,整整五十兩銀子呀,那些錦衣衛真是吃人不吐骨頭。”曹仁德痛心疾首地揚了揚手中的欠條。
  李大夫皺了皺眉道:“曹老板,錦衣衛也在妳這裏賒了藥材?”
  曹仁德悻悻地點了點頭。
  李大夫連忙問:“那曹老板這裏還有雄黃散嗎?”
  曹仁德搖頭道:“沒有了,全部讓那些錦衣衛拿走嘍!”
  李大夫不由皺眉道:“錦衣衛要這麽多雄黃散幹嘛?”
  曹仁德撇嘴道:“不僅雄黃散,本店的玉樞丹、人中黃散、增損雙解散都被他們要光了,另外我還聽說錦衣衛賒了大量的烈酒和醋,十有八九是發生瘟疫了,可笑的是,那些錦衣衛還遮遮掩掩呢,嘿嘿,騙騙外行可以,但在咱們這些行家面前簡直就是貽笑大方。”
  李大夫面色壹變,脫口道:“莫不成是疙瘩瘟?”
  曹仁德點頭道:“估計是了,連續兩場大水災,發生瘟疫很正常,但願不要傳到曹州城來才好,要不然鄙人得收拾壹下往京師暫避了。”
  疙瘩瘟兇名赫赫,雖然歷代醫者已經摸索出壹套醫治的方法,但是治愈率並不高,因為這病來得急,死得快,壹旦病發,基本無救,只能聽天由命,只有在前期未發作時及早發現治療才有壹線生機。所以即使是大夫,也沒有幾個願意進入疫區給患者診治的。
  李大夫皺眉道:“曹老板,正所謂醫者仁心,明知發生瘟疫卻選擇退縮躲避,這可不是有德醫者所為。枉妳還取名仁德!”
  曹仁德臉上頓時掛不住了,脹紅臉諷刺道:“李言聞,妳醫術高明,妳醫德仁心,有本事便去集安村醫治那些發瘟的村民啊,若能撲滅那裏的瘟疫,我曹仁德便拜妳為師。”
  “疫病發生在集安村?”李言聞脫口道。
  曹仁德悻悻地道:“老夫也是偶然偷聽到那些錦衣衛提及集安村,倒是不敢確定是不是那兒。”
  李言聞二話不說,背著藥箱便往醫館外行去,拄拐杖的大漢連忙跟了出去。
  “哎李言聞,子郁兄,老李,唉這頭倔驢喲!”曹仁德連叫了數聲,結果李言聞還是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這時,拄拐杖的大漢已經追上了李言聞,後者停住腳步歉然地道:“戚兄,妳的腿傷只要再換兩次便無大礙,記得不要沾水。現在本人要趕去集安村,那裏發生瘟疫,十分危險,妳還是不要跟著了,留在曹州城中養傷吧。”
  戚景通卻是搖頭道:“李大夫,在下雖然腿上有傷,但自問壹身武藝還算了得,只要壹刀在手,打發三五個毛賊還是輕易的。如今大災過後遍地賊子,城外的治安極差,還是讓戚某跟隨保護您吧,這樣至少安全壹些。”
  李言聞猶豫道:“可是疙瘩瘟相當可怕,戚兄跟著我恐有性命之憂。”
  戚景通拍著胸膛慨然道:“大丈夫立於世,生亦何歡,死亦何懼。李大夫既不惜死,戚某赳赳武夫又何懼之。更何況戚某這條命便是李大夫救回的,陪李大夫到鬼門關再走壹遭又何妨!”
  李言聞撫掌大聲道:“好,生亦何歡,死亦何懼,那戚兄便與某同往。”
  當下兩人準備了壹些糧食和水,結伴離開了曹州城,兩人都不認識去集安村的道路,不過沒關系,錦衣衛的馬隊留下了大量的蹄跡,他們跟隨馬跡壹路追蹤便是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