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當朱曉松把腦子裏如同亂麻壹般的記憶都捋清楚之後,忍不住就嘆了壹聲,繼而又翻身坐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四十三章 徹底慣壞百姓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趙桓忽然壹反常態的要強行遷移百姓,不是沒有人想過反抗,也不是沒有人想過造反抗命。
  就像是西方蠻子們說的壹千個人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壹樣,整個江南被趙桓點名的幾個地區裏面的大小豪商和地主們什麽樣兒的想法都有。尤其是那些被戶部選中要移民的。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想歸想,實際行動歸實際行動。
  想,誰都敢想。但是付之於行動,那就是另外壹回事兒了。
  官家當初說要拿金兵的腦袋築京觀,結果就是汴京和太原等城外都築起了大大小小的京觀。官家當初說要屠盡整個交趾,最終的結果就是壹個交趾猴子都沒能活下來!甚至連做勞工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盡管整個江南之地哀鴻遍野,如喪考妣的大小豪商和小中產家庭、家族遍地都是,但是還真就沒有人敢舉旗造反。
  畢竟對比起整個家族所有人都掉腦袋這種風險,還是老老實實去瀛州的損失更小壹些。
  而且也不能單純的以損失大小來計算。
  對於家裏有權有錢的那些大小豪商和大地主們來說,這次被遷移去瀛州自然是虧了血本,可是對於那些家裏只能算是薄有家資的人來說,這壹次出海就已經能算得上不虧不賺,甚至還略有小賺。
  如果是對於那些家裏壹年到底都攢不下幾貫錢的窮人來說,這次去瀛州可就是純粹的大賺特賺了。
  因為強征遷移的家庭都是以戶為單位的,而補償則是以人頭為單位的,而且壹路上有人護送不說,就連吃喝住行都是由朝廷負責解決,根本就沒有什麽需要自己承擔花銷的地方。
  而等到了瀛州之後,土地是官府給分配,耕牛、種子、農具等等生產所需的資料也都是官府承擔,就連住的地方都是官府給蓋好的院子,每個人十貫的安家錢基本上都能省下來。
  就算是壹個家庭只有三口人,那也足足有三十貫錢,如果換成那種壹家有十幾口人的,那可就是壹百多貫錢了。
  再結合朝廷給的其他優待,比如三免五減之類的政策,縱然許多百姓不願意離開故土,倒也沒有人說些什麽怪話,更沒人想著因此而造反。
  基數最多的普通百姓們沒有鬧事的想法,剩下那些想鬧的也就沒有了鬧的底氣。
  不要以為大宋的“鄉賢士紳”們會完全無視百姓。
  實際上,雖然“鄉賢士紳”通常都會在占盡了百姓的便宜之後再罵上幾聲蠢貨,卻也不是不知道離了百姓們的支持之後鬧事的下場。
  畢竟,這些“鄉賢士紳”可都是讀過書的,沒有哪個是傻子。
  而且《大宋皇家報》上面說的很清楚,之所以要遷移百姓去瀛州,是因為瀛州發現了金礦和銀礦,還有大量可以耕種的土地,現在遷移百姓過去,就是為了把瀛州徹底變成大宋的壹部分,以後好給子孫後代們留下。
  ……
  “鄉親們!以後妳們就是咱們瀛州布政使司銀見州周防縣的百姓啦,而我,丁略知,就是咱們周防縣的知縣!我跟大家夥兒壹起去瀛州!”
  趁著壹眾百姓們休息的時候,壹個身著七品官服的官員笑瞇瞇的站在壹眾百姓身前,高聲道:“無論是在去瀛州的路上,還是到了瀛州之後,大家夥兒遇到什麽問題,都可以來尋本官。”
  壹眾百姓趕忙站了起來,壹齊叉手行禮,口中喊道:“見過老爺!”
  丁略知笑著點了點頭,伸出雙手虛按壹把,笑著道:“大家夥兒坐下接著歇息,本官就是過來露個臉,讓大家夥兒知道本官長什麽樣兒。”
  “順便,也是有些事情要通知大家夥兒。”
  “這第壹,就是瀛州那邊已經開始給咱們建房子了,等咱們到了之後,這房子估計也該建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抽簽選房子,抽著哪個是哪個。”
  “這第二,是要告訴大家夥兒,雖然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之前也互相不認識,但是大家夥兒最好從現在就開始互相熟悉,因為等到了瀛州之後,妳們要自己推舉出自己村子的裏正。”
  “這第三,就是來問問大家夥兒,咱們這些人裏,有沒有要綱妾的?如果要納妾,等到了瀛州會給大家夥兒發壹個,如果不要小妾,可以折成五貫寶鈔。”
  壹眾百姓都有些懵逼。
  雖然早就已經聽說過朝廷會發小妾這事兒,可是這小妾不是給那些在甘肅和交趾布政使司戍邊的軍爺,還有主動去那邊墾荒的人發的麽?怎麽連自己這些人也有?
  那個推舉裏正又是什麽鬼?難道不是官府指派壹個德高望重的人來當裏正麽?
  還有,這個丁知縣,似乎跟以前見過的那些知縣不太壹樣?
  如果被丁略知知道百姓心裏想的問題,丁略知壹定會大叫壹聲何止是似乎不太壹樣?那根本就是!
  以前的知縣誰聽說過什麽“民心滿意度”這個詞?
  現在本官就特麽聽說過了!而且這個詞還特麽要在本官腦袋頂上懸三年!
  要不然本官會給妳們好臉色?呸!
  壹想到這裏,丁略知忍不住就有些委屈。
  好不容易從壹個開封府的老吏熬成了知縣,原本還想著到了瀛州之後好好補償補償自己,可是誰曾想吏部那些不當人子的坑爹玩意居然發明出來這麽個考核辦法——
  每年會有禦史隨機在民間抽查訪問,壹旦出現“民心滿意度”連續三年低於抽查人數的五成,或者壹次低於兩成的情況,基本上也就意味著這個官做到頭了。
  所以說,自己這個知縣等於就是給治下的百姓當孫子的?治下的百姓什麽時候官員的去留了?也不怕把這些刁民給徹底慣壞嘍!
  有心想要不做這個官,也不受這個骯臜氣,但是這官員的俸祿實在是太高了……
  壹想到俸祿,丁略知便強打起精神,壹邊繼續滿臉堆笑的在人群中遊走,壹邊吩咐跟在自己身後的小吏,將百姓是否要納妾給記下來。
  “等到了瀛州就好了。”
  丁略知也只能這麽勸慰自己了。
  “等到了瀛州,本官沒事兒就躲在縣衙裏,現在先委屈壹些,到時候就眼不見心不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