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當朱曉松把腦子裏如同亂麻壹般的記憶都捋清楚之後,忍不住就嘆了壹聲,繼而又翻身坐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二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事實證明,歷史上的那些皇帝們喜歡用太監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陽煥讓小太監喜兒派人去取些人參靈芝之類的藥物過來好吊著李乾德的命,而小太監喜兒卻能提前多想壹步,不僅知道把禦醫也給準備好,甚至還用破布堵住了李乾德的嘴,以防著李乾德咬舌自盡。若是再瞧喜兒對李陽煥那副畢恭畢敬的模樣,那更是李陽煥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矜持的點了點頭之後,李陽煥便隨著小太監喜兒的指引來到壹張椅子前坐下,而小太監喜兒又躬身諂笑道:“非是奴婢不想讓王爺坐在龍椅上,只是現在這龍椅實在是有些犯忌諱,還請王爺恕罪?”
  李陽煥嗯了壹聲,說道:“本王心中有數,無妨。”
  現在大殿裏的那張龍椅就特麽是個催命的,誰坐上去誰死的玩意,讓本王坐也不坐!
  嗯,自己在大越只是個宗親侯爺,若是能以全越內附,到時候應該能弄個王爺吧?縱然不行,起碼也得先過兩天的王爺癮,等官家來了再自稱罪臣好了。
  倒是李乾德這個糟老頭子,居然心心念念的想著哄著自己來當這個倒黴催的大越皇帝,實在是不當人子!
  心中琢磨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李陽煥的臉色便有些陰晴不定,小太監喜兒瞧在眼中,卻是急在了心裏。
  “妳們這些該死的還圍在這裏幹什麽?還不趕緊出去守著?”
  離了李陽煥兩步,小太監喜兒又拿出了總管太監的威風,對著壹眾禁衛和太監們喝斥道:“趕緊的,禁衛們兵分兩路,壹路去關閉宮門,萬萬不能放李常傑那逆賊入宮;另壹路去後宮裏把老賊的那些後妃們都捆來。
  至於妳們幾個,咱家現在先代王爺做主,任命爾等為宮中管事太監,且帶人將宮中仔細灑掃壹遍,準備迎官家入宮。”
  待到吩咐完了之後,小太監喜兒又趕忙回到李陽煥身邊,躬身諂笑著問道:“王爺,您看奴婢這般安排,可還有甚麽疏漏的地方麽?”
  被小太監喜兒這麽壹問,李陽煥頓時回過神來,心中也暗道壹聲僥幸——
  光特麽顧著抓住李乾德那老東西了,卻忘了派人去守住宮門,抓捕李乾德的後妃。
  這他娘的,若不是有小太監喜兒替自己想到了這些事情,只怕李常傑那老匹夫再次入宮之時,也就該是本王人頭落地之時了。
  “妳很好。”
  李陽煥越瞧喜兒卻是越覺得順眼,誇獎了兩句之後更是笑著說道:“待面見了官家,賊上老賊之後,本王便會力推妳去伺候當今官家,若蒙聖人應允,只怕本王以後還要多多仰仗喜公公了。”
  “奴婢不敢!”
  小太監喜兒頓時大喜過望,連忙向著李陽煥躬身拜道:“無論奴婢在哪兒,都記得王爺的大恩大德,萬不敢在王爺面前拿捏,若有違背,奴婢願受萬箭穿心之刑,死後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看著小太監喜兒這番表態,李陽煥心裏更是滿意,當下便從身上摘下壹塊玉佩甩給了喜兒,笑道:“賞妳了。”
  “奴婢謝王爺賞!”
  笑嘻嘻的向李陽煥道謝之後,小太監喜兒又接著躬身說道:“王爺,既然已經決定迎官家入城,那這皇城上是不是該立起宋字旗?”
  ……
  猴子皇宮裏壹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出了宮的李常傑卻絲毫不敢耽擱,壹出宮便直奔著太尉府而去。
  “啟稟大帥,宋軍奪了戰船渡河,如今已經直奔升龍。”
  “啟稟大帥,城中有阮氏、黎氏等賊子為亂,許多守軍也倒戈從賊,許多衙門已經落在了叛軍的手裏。”
  “啟稟大帥,東城有人縱火!”
  “啟稟大帥,北城有亂軍沖擊城門!”
  “……”
  壹條條的軍情從各處匯集到太尉府。
  李常傑已經顧不得趙桓所帶的那十多萬宋軍了——如果不能盡快把升龍城裏的叛亂平復下去,只怕都不用宋國小皇帝帶兵前來了!
  “這些叛軍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李常傑揉了揉額頭,問了壹聲之後卻又不待下面的人回答便接著說道:“算了,本帥也不想知道為什麽了,馬上調集軍隊,將這些亂軍全部格殺,壹個不留!”
  待到太尉府的幾個將領分別領命而去之後,太尉府的長史才試探著道:“啟稟大帥,自從大帥入宮後,城中便出現了亂軍,下官也曾派人去打探過,聽說乃是城東阮氏先起的亂子。聽說……”
  遲疑了壹番後,長史還是接著說道:“有人在城中散布謠言,說是大宋皇帝之所以壹路縱兵屠城,乃是因為陛下自不量力進攻大宋,又在攻宋之時屠了大宋的廉、欽、邕三州,如今大宋官家要報復回來,而我大越守軍難以力敵,只怕升龍城破之後,也難免會被大宋官家屠築。”
  李常傑嗯了壹聲道:“接著說。”
  那長史躬身應了,又接著說道:“那謠言還說,如果想要活命,唯今之計便是先抓了當今陛下,打開城門,迎了大宋官家入城,也唯有如此,或許才能有壹線生機。”
  李常傑忽然嘆了壹聲,揉了揉額頭之後閉目問道:“可曾查清楚謠言的來源?”
  那長史卻搖了搖頭,答道:“下官無能,壹直未曾查清楚謠言的來源,想必是阮氏和黎氏那些亂賊為了活命而編造出來的?”
  李常傑沒有再接著問話,只是揮了揮手,示意長史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去——
  既然查不清楚謠言的源頭,那謠言是從哪兒起來的也就不重要了。
  畢竟,單憑著城中的阮氏和黎氏那些人,他們還沒本事在須臾之間搞出如此聲勢浩大的叛亂。想要知道具體的情況,還是得等叛亂平息下去之後再說。
  然而這場判亂的規模,卻是遠遠超出了李常傑的想象。
  “升龍府府衙被亂軍縱火焚燒,黎玉請求大帥派兵支援!”
  “戶部太平倉被亂軍縱火焚燒!”
  “東門告急,請大帥派兵支援!”
  “西門已經落入亂軍之手!請大帥速速調兵平亂!”
  “……”
  壹條條的壞消息次第傳來,尤其是當宮城忽然閉門落鎖,墻頭豎起了宋字大旗的消息傳來以後,以往自詡“縱然泰山崩於前亦能色不變”的李常傑也變了臉色。
  “李陽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