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當朱曉松把腦子裏如同亂麻壹般的記憶都捋清楚之後,忍不住就嘆了壹聲,繼而又翻身坐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零八章 弄巧成拙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世間居然有如此之皇帝?”
  就在蕭齊發出了這樣兒的疑問不久之後,可敦城的耶律大石也發出了同樣的疑問。
  耶律大石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宋國皇帝派來的這個節團。或者說,耶律大石不知道自己對於大宋該抱著什麽樣兒的心態,更不知道該用什麽樣兒的心態去揣摩宋國的小皇帝。
  跟只需要聽命令辦事的騎兵統領蕭齊不壹樣,耶律大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宋國的關註。也正是因為如此,耶律大石知道的東西遠比蕭齊知道的更多,也遠比蕭齊知道的要詳細壹些。
  比如趙桓忽然雄起,按著金國暴捶了壹通之後又征西夏,滅交趾,朝堂上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制,這些事情都被耶律大石看在眼裏。
  以前還不能理解那些皇帝們為什麽要感嘆“恨不能生中國”、“願來世生中國”的耶律大石,現在忽然就理解了。甚至耶律大石也在想,為什麽自己就沒能生在大宋?
  可是想歸想。
  遼國之所以滅亡,除了遼國朝廷本身的問題之外,最大的外部因素則是因為宋國的背盟。
  輕飄飄的壹紙海上之盟,打破了遼、宋兩國壹百多年無戰事的平靜。遼國被滅,宋國也差點兒被滅。
  縱然知道宋國已經換了新的皇帝,縱然知道新皇帝對待遼國的亡國遺民跟對待宋國百姓壹模壹樣,可是宋國聯金滅遼的行為就像壹根刺壹樣,深深的紮在耶律大石的心裏。
  “如果……”
  微不可察的嘆了壹聲,過了半晌之後,耶律大石才對帳篷中的群臣問道:“妳們怎麽看?”
  站在文官之首的蕭賢呵呵冷笑壹聲,躬身道:“若非宋國趙佶那狗賊背棄盟約,又聯合金賊,遼國又怎麽會滅亡?雖說是換了新皇帝,可是宋人畢竟奸詐,毀書背約如同兒戲,臣以為不可信!”
  站在武將之首的耶律靜也嗯了壹聲,站出來躬身道:“宋國小皇帝派使前來,又能有什麽好事情?莫非是要與我大遼再約為兄弟之國,改日再引金兵來攻麽?依臣之見,不若謝絕來使,讓他回去便是了。”
  聽到蕭賢和耶律靜都是壹般無二的想法,耶律大石剛想點頭,卻見群臣裏面又站出來壹人,躬身拜道:“啟奏陛下,宋國小皇帝殘暴不仁,現在遣使來朝,必然不安好心,臣以為不如毀書斬使,方為上策!”
  “毀書斬使?”
  聽到這四個字,不光是耶律大石皺起了眉頭,就連剛剛口口聲聲數落著宋國不是的蕭賢和耶律靜也皺起了眉頭,蕭賢更是站出來指著說話之人道:“汝安的甚麽心!”
  “還請左相息怒。”
  說話之人先是向著蕭賢拱手致歉,接著又向耶律大石躬身拜道:“我大夏又何曾招惹他宋國了?那狗皇帝只是隨便找了個借口,便盡起十萬大軍征我大夏。”
  “那狗皇帝說什麽四海天下之主,可是他殺我大夏百姓如宰雞犬,彼時可曾有半分留情?”
  “臣以為,陛下不僅該毀其書,斬其使,更該擇吉日南下,早早滅了宋國才是!”
  “任得敬!”
  蕭賢暴喝壹聲,指著任得敬罵道:“妳本為宋臣,後降西夏,西夏被滅,妳來投我大遼,如今安敢在朝堂上挑撥是非!”
  任得敬道:“宋國那狗皇帝現在遣使來大遼,便說明那狗皇帝已經打起了大遼的主意,若是不早早的起兵南下,只怕宋國使臣壹到,大遼朝堂上又要出現什麽反復!”
  蕭賢皺眉道:“什麽反復?”
  任得敬向著蕭賢拱了拱手,答道:“南人自來能說會道,三寸不爛之舌最是擅長顛倒黑白搬弄是非!待其使節壹到,宋國上皇背盟之事必然被他們輕輕掠過,再許以許多好處,到時朝堂諸公豈不是又該跟他宋國締結盟約?到那時候,大遼便會再壹次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宋國那狗皇帝宰割!”
  “壹派胡言!”
  蕭賢怒道:“汝安敢小覷我大遼眾臣?”
  任得敬呵的笑了壹聲,說道:“今日陛下不聽我言,來日須有陛下後悔的時候!”
  聽到任得敬這麽壹說,耶律大石心裏也騰的生起來壹股火,指著任得敬道:“來人,把他給我叉出去!”
  “陛下!陛下!”
  盡管被侍衛拖著向帳外走去,任得敬還是掙紮著叫道:“如今宋國改制,正是南下的最好時機!若陛下不聽我言,將來悔之晚矣……”
  耶律大石擺了擺手,示意侍衛趕緊把任得敬拖出去,然後又將目光投向了李良輔:“李將軍,妳又怎麽看?”
  李良輔壹楞,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乃是亡國喪家之犬,不敢對大遼國事多加置喙。不過,臣以為任得敬說的話有壹句是對的,那就是宋國小皇帝肯定沒安什麽好心。”
  耶律大石嗯了壹聲,琢磨了半晌之後忽然擺了擺手,說道:“讓宋國的使節來可敦城吧。我倒是想看看,宋國那小皇帝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李良輔聞言,心裏也是暗自搖頭——就知道會是這麽個結果!天知道這些契丹蠢貨到底是吃錯了什麽藥,怎麽就那麽願意相信那些宋國人……
  算了算了,遼國跟宋國之間怎麽鬧騰畢竟是他們的事兒,自己這個亡國喪家之犬,何必像任得敬壹樣在遼國的朝堂上胡說八道?而且,跟身為文官的任得敬比起來,自己這個將領出身的大夏人,只怕更被遼國君臣所猜忌吧?
  想到這裏,李良輔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
  “那些遼國人靠不住,絕不能讓宋國的使節來到可敦城。”
  任得敬皺著眉頭道:“誰知道那些遼國人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怎麽就那麽吃虧上當沒夠?宋人到底給他們灌了什麽迷魂湯?”
  李良輔道:“沒辦法阻止了。妳我現在手中無兵,托庇於遼國,又靠什麽去阻止?”
  說完之後,李良輔又搖了搖頭,說道:“剛才妳在大帳時表現的太急迫了,反倒讓耶律大石同意了宋人使節前來。”
  “弄巧成拙啊!”
  任得敬嘆了壹聲,說道:“我看遼國君臣彼時都不太堅定,生怕他們會同意讓宋國使節前來,這才想勸著耶律大石興兵南下,只是誰又能想到……哎。唯今之計,也只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