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皮俠客

歷史軍事

痛,撕心裂肺的痛,李澤軒感覺全身骨頭都斷了壹樣,不禁心下納悶:“昨晚不就是多喝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九十章 天狗食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by 皮俠客

2019-5-21 16:04

  人們仰望天空,看到壹個個發光體,那便是“星”。眾星並不是孤立的,人們發揮著想象,把它們組織成各種各樣的圖形,於是就有了“象”。《周易·系辭上》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天空的變化,原本就出於星象。
  當人類仰望星空、觀測星象、思索其周期性變化時,會發現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會發現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如果是在北半球,還會發現頭頂上的北極星永遠地閃爍著,而其它星辰則作著周天性的運動;如果是壹個堅持不懈的觀察者,將會發現日月的運行與季節有著某種聯系,而季節又與農業收成關聯著,遙遠的天象與人類的命運和人類的生產並非漠不相關。
  然而,同樣是觀察星空,不同的人卻看到不同的世界,得到不同的經驗。有壹部分人力求觀測的精確,並加以數學的解釋,於是形成了天文學。另壹部分人則發揮想象的作用,並加以文字的說明,於是形成了星空神話,而這些神話往往演變為傳奇、故事和民間習俗。
  在中國古代,星象學就是天文學,這是是壹門古老的神奇學問!
  星象學在中國已有至少幾千年的歷史,其實真實的歷史可能更為遙遠。從本質上來看,它和“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都是來源於史前文明。
  古人認為“天人感應”,“天人合壹”,從天象的變化可以推知人類將要發生的事情。人順天而行,“天”就現吉象,人間必會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若是逆天而為、幹了壞事,“天”就降兇兆,人間就會幹旱少雨、洪澇災害、兵變民亂等,所以古人很重視對天象的觀測。
  唐朝時朝廷設立“太史局”,“欽天監”等,就是專門負責天象觀測,預測吉兇的。
  李澤軒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沒有接觸過星象學這門學問,第壹反應自然是不相信,不過眼前之人是李淳風,而且這番預言完全跟歷史吻合,如此壹來,就由不得他不對這門學問生起瞻仰、崇敬之情了!
  “星象之學,玄之又玄,僅僅憑借著道長的壹面之詞,陛下恐怕難以相信啊!”
  李澤軒沈吟片刻,說道。
  李淳風目光微沈,壹字壹句道:“陛下壹定會相信的!因為根據貧道這些時日來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推算,三日後將會出現天狗食日!根據古籍記載,正月日食,人多病;二月日食,多喪;三月日食,大水;而四、五月日食,則大旱,民大饑!侯爺和陛下若是不信,靜待兩日後的天狗食日便可!”
  李澤軒心中大驚,日食,這在現代人看來可能是壹種十分正常的天文現象,可是在古代人眼裏,就壹點也不尋常了,很多時候,日食往往意味著大兇之兆,預示著國家有奸人、有昏君,或者是將有大災難!若是民間有人趁機妖言惑眾搞事情,那是很容易得逞的!
  想到這裏,李澤軒壹臉嚴肅地看向李淳風,說道:“天狗食日之事,事關重大,必須讓陛下早做準備,不然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長安城定會生亂!還請道長盡快前去皇宮!”
  李淳風點了點頭,拱手道:“那貧道這就前去皇宮,求見陛下!感謝侯爺這些天為貧道提供的天文望遠鏡,如若不然,貧道也不能如此斷定三日後就會出現天狗食日!”
  “呵呵!道長客氣!”
  李澤軒拱了拱手,笑道。
  李淳風抱拳壹禮,轉身而去。
  辦公室中的李澤軒,面色忽然嚴峻了起來,他轉身看向窗外,眺望著雲山腳下忙碌的莊戶,想到後面的幾個月裏,將會壹滴雨都不下,而且大旱之後,還會伴隨著大蝗災,想到這些,他心中便有些心疼那些在田地裏耕作的百姓們,然後他猶豫片刻,直接轉身出門。
  “山長,您這是要去哪兒?”
  門外傳來了墨鐘的聲音。
  “去水壩!”
  ..............................
  這個時代,沒有人工降雨,沒有抽水機灌溉,要想抗旱,最為直接有效的還得是水壩與水車了!就比如巴蜀之地的都江堰,守護、滋潤了巴蜀人民近千年,並創造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現在的灞河水壩,則是李澤軒專門建出來守護藍田縣百姓的!
  灞河水壩開建至今已經四個多月,動用了上萬名工匠、民夫,在先前解決了關鍵性的難題——截流之後,水壩的修建進度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具體到什麽程度了,李澤軒還真不知道,平日裏,他對於水壩的關註程度還是有些不夠!
  來到梅村旁邊的水壩修建工地,李澤軒便看見壹條寬闊的堤壩,橫貫灞河南北,看上去非常威武雄壯,李澤軒見此情景,不由暗暗點頭,顯然,現在大壩的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細節問題了!
  “山長,您來了?”
  李澤軒壹來到工地,便有下人去跟墨槐匯報了,墨槐聞訊,連忙趕了過來,他的衣服上還沾染了不少泥水,看上去跟書院教授那種文化人的形象完全大相徑庭。
  李澤軒點了點頭,問道:“墨先生,水壩現在修建的如何了?”
  墨鐘指了指河面上的堤壩,笑道:“山長妳看,這堤壩的主體已經修建完成了,現在主要是在為以後往水壩裏面安放發電機組做準備工作,比如發電倉、控制室、還有各種開關、閘門等等。”
  李澤軒滿意地點頭,然後道:“嗯,這速度,很不錯!只是不知現在的水壩,能不能先放下閘門、堵上引水渠進行蓄水?至於發電倉、控制室這些可不可以壹邊蓄水,壹邊進行修建?”
  墨鐘不知李澤軒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蓄水,但既然李澤軒提出來了,他就得去考慮這般做法的可行性,思忖半晌後,墨鐘點頭道:“先行蓄水,再去修建與發電機相關的部位,這樣做倒的確可行!不過如此壹來,勢必會稍微拖慢水電站的修建進度!”
  李澤軒笑著擺手道:“無妨無妨!水電站也不必急在壹時,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嘛!”
  墨鐘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墨某這就下令讓人好生準備壹番,最遲明日上午,就能讓這座大壩開始正式蓄水!”
  李澤軒這才留意到墨鐘身上那點點泥斑,還有那雙早就被河中泥水浸濕的鞋子,他心中不由大受觸動,然後拱手道:
  “墨先生這幾個月來為水壩修建勞心勞力,小子卻因為俗事纏身,很少來這邊幫忙,真是慚愧!這座灞河水壩之所以能夠這麽快修建完成,絕對離不開墨先生的日夜付出,小子代藍田縣的數萬百姓,向先生道壹聲謝!”
  說罷,李澤軒面色鄭重地朝著墨鐘鞠躬行了壹禮!
  “哎!使不得!山長萬萬使不得!”
  墨鐘被李澤軒的這壹禮弄得有些猝不及防,待反應過來之後,他連忙上前壹步,將李澤軒扶起,道:
  “山長,灞河水壩凝聚了您的智慧,也凝聚了這工地上數萬工匠的精力,墨某不過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不敢居功!更何況墨家聖祖當年,憐惜天下百姓疾苦,就是想憑借自己在攻城器械方面的天賦,來讓百姓們再無“農耕之難”,全部過上好日子,墨某如今不過是在踐行聖祖他老人家的遺願罷了!
  這座灞河水壩壹旦修建完成,絕對可以保證整個藍田縣百姓,不再懼怕幹旱,所以說起來墨某還要感謝山長,感謝山長能夠給墨家眾人這麽壹個用自身所學、造福壹方百姓的機會,如若不然,憑借著如今逐漸式微的墨家,想要造福壹縣的百姓,恐怕是難上加難啊!”
  說罷,墨槐非常真誠地也給李澤軒躬身壹禮!
  這些話完全是他的肺腑之言,雖說炎黃書院傳授的是工學,但其濟世理念,完全跟墨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炎黃書院,在李澤軒的麾下,墨家壹眾弟子能夠利用自身所學,踐行墨子當初兼濟天下的理念,也算是變相地將墨學發揚光大了吧!
  如果沒有李澤軒以雄厚的財力支撐,墨槐想要參與、並完成灞河水壩這樣浩大、造福壹方百姓的工程,那基本上完全不可能!
  “墨先生,快快請起!”
  李澤軒大受觸動,連忙將墨槐給扶了起來,他壹臉深情道:“墨先生品德高潔,壹心為民,致遠佩服!藍田縣的百姓,定會墨先生的付出和大恩大德!唉!實不相瞞,方才太史局將仕郎李淳風道長與我說,他夜觀星象,預測我大唐即將遭受非常嚴重的大旱,所以本侯才急著讓墨先生妳們趕快放下水壩閘門、開始蓄水啊!”
  “什麽?真的會有大旱災?”
  墨槐面色壹變,道:“難怪自從開年以來,下雨的天數屈指可數,墨某認為,那李仕郎的預測極有可能為真,不行,墨某這就去讓工匠、民夫們繼續加快進度,灞河的水壩必須盡早蓄水啊!不然壹到熱天,想蓄水都無水可蓄了!”
  說罷,墨槐朝李澤軒拱了拱手,直接轉身離去。
  .................
  皇宮,甘露殿。
  李二面色陰沈地在大殿上走來走去,回想著方才李淳風的壹番所言,他的眉頭越皺越深,時不時地還發出壹聲哀嘆,殿內的趙松靜氣凝神,不敢弄出壹點動靜,生怕打擾到現在心情不好的李二!
  “蹬蹬蹬!”
  就在這時,大殿外傳來壹陣腳步聲,片刻之後,便見長孫皇後帶著幾個宮女走了進來。
  “陛下,天氣酷熱,妾身為您做了冰鎮綠豆湯,您且嘗嘗?”
  長孫皇後從身後的宮女手上接過食盤,走到李二跟前說道。
  李二擺了擺手,道:“觀音婢且放下吧!朕現在沒心情吃!”
  長孫皇後神情壹滯,共為夫妻、相濡以沫這麽多年,她如何看不出李二這會兒正煩心著呢!她轉身揮了揮手,道:“妳們都下去吧!”
  “是!娘娘!”
  殿中諸人,包括趙松在內,全都退出了大殿。
  長孫皇後雙眼凝視著李二,輕聲問道:“陛下遇到煩心事了?”
  李二嘆了壹口氣,猶豫片刻,開口道:“觀音婢有所不知,方才太史局的李淳風來找朕了,他對朕說昨夜木星從太微垣南門入、東門出,且北鬥七星,暗淡無光,浮光遮弊,預示著我大唐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大旱災!並且,他還與朕說,三日之後,即將出現天狗食日!”
  “大旱災?天狗食日?”
  長孫皇後聞言吃驚地張大了嘴,有些慌張道:“去年永安侯曾和陛下說過,今年不僅會出現大旱,還會出現大蝗災,但是這天狗食日壹出,民間怕是會謠言四起吧?”
  李二搖了搖頭,道:“朕倒不擔心謠言,朕登基以來,壹向是勤政愛民,大唐百姓的生活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區區謠言,能奈朕何?朕憂心的是旱災真的要來了!去年李澤軒的預言還讓朕心存了壹絲僥幸,可是現在連李淳風也這麽說,那今年的這場旱災,是壹定會出現了!
  屆時,大旱之後,再出現大蝗災,關中大地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將會顆粒無收,朕心甚痛之啊!如果這是上天對大唐的懲罰,朕寧願壹力擔之,也不願千千萬萬的百姓,遭受這曠世之災啊!”
  “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如此頹喪!”
  長孫皇後見李二皺著眉頭的樣子,不由心疼道:
  “陛下,您難道忘了永安侯了嗎?從去年的養雞減賦、到後來的促使朝廷船隊南下換糧,再到今年修建灞河水壩,他雖然知道我大唐今年會出現大旱和大蝗災,但他壹直都沒有放棄,壹直都在與天災抗衡!他是神仙子弟,有他在,妾身相信我大唐定能扛過這壹劫,還望陛下不要憂思深重啊!這樣會傷及龍體的!”
  李二壹怔,隨即拍了拍長孫皇後的肩膀,感慨道:“是啊!朕怎麽忘了那小子了?單憑現在大唐滿滿的糧倉,即便關中大地顆粒無收,大唐也能抵抗這次天災啊!那小子可真是上天賜予大唐的福星!”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