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黑男爵

歷史軍事

?東漢,中平四年,幽州漁陽郡,夜,壹座形如臥虎的荒山之上,壹位皓首童顏的道士正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七十六章 移星換鬥,遇佛殺佛(四)

大魏能臣 by 黑男爵

2019-5-18 13:57

  壹群地位卑微的人,受奴役、幹重活、遭歧視他們該如何應對呢,努力團結起來、與壓迫者殊死搏鬥?
  大錯而特錯了,他們會在內部之間、也分出三六九等,再把遭受的壓迫、侮辱,十倍的強加給最弱者,從而尋求壹點心理平衡,這就是人性陰暗面!
  “吳質妳個廢物點心,壹袋粟米都扛不動,還整天想著出人頭地--哈哈!”
  “心比天高,命如紙薄,說的就是他這種人,活該壹輩子做奴役!”
  “入了佛門不剃度,肯定不是真心皈依的,大家替佛祖教訓他--打呀!”
  名叫吳質的人摔倒了,周圍的勞動僧沒有攙扶,反而紛紛的圍攏過來,言語譏諷、拳打腳踢,出手壹個比壹個兇狠!
  平時在寺廟裏面,他們是最卑賤的存在,飽受高層僧侶的欺壓,只有欺負更弱的人,才能證明他們也是人上人,進而得到壹種扭曲的快感!
  或許是寡不敵眾,或許是太過疲憊了,吳質沒站起來反抗,而是護住各處要害,任由和尚們拳打腳踢,中間沒發出壹聲慘叫、更加沒有求饒的話語,只有堅毅的神色、仇恨的目光!
  對於犯錯的人,光教訓是不夠的,還得進行懲罰,和尚們打了壹會兒,就去後廚集體用飯了,留下吳質壹個人搬運糧袋,如果幹不完活--沒飯吃!
  “唉--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頭,英雄如兵仙-韓信者,還受過胯下之辱呢,這點痛苦又算什麽?”
  “活著就有希望,我早晚會出人頭地,穿紫袍、乘車馬、做高官該死的禿驢們等著吧,早晚讓妳們百倍償還!”
  吳質又趴了壹會兒,才慢慢的爬了起來,擦拭臉上的血跡,整理破亂的衣衫,低低的自言自語起來
  狠話只能自我安慰,活下去才有希望,吃飯才能活下去,而幹活才有壹口飯吃,又嘆息幾聲,吳質收拾好散落的粟米,繼續的搬運糧袋了
  “起唉唉!”
  “小兄弟,我幫妳!”
  吳質身體瘦弱,平時食不果腹的,又剛挨了壹頓狠揍,那裏還有力氣呢,壹連試了幾次都沒成功。
  正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時,突然覺得背上壹輕,糧袋竟被人接了過去,只見壹個高大身影站在旁邊,正對著自己微笑呢!
  身為壹個三流穿越者,蕭逸能夠崛起亂世、叱咤風雲,除了勇武睿智、腹黑心狠、仗義疏財還有壹個優點就是會識人!
  從剛毅的神色、不屈的目光中,蕭逸認定此人絕不平凡,而吳質這個名字,也讓自己想起很多事
  壹袋粟米重有壹石半(大約壹百八十斤),勞動僧們天天幹重活、也只能扛起壹袋,蕭逸的猿臂舒展,壹次就是三袋子,而且健步如飛,直奔後院糧庫
  人生最困難的時候,突然有了壹個援手,吳質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奮力抓住壹袋粟米,連拖帶拽的向糧庫走去
  若幹年之後,有史者著《鷹犬列傳》,找到了垂垂老矣的吳質,詢問他壹生背黑鍋無數,卻無怨無悔的原因?
  吳質嘆息良久,只回答了六個字:‘小兄弟,我幫妳’,士為知己者死、士為用己者死,士為雪中送炭者、雖九死而無悔也!
  “在下吳質,字季重,兗州濟陰郡人,現為壹名勞動僧,多謝兄臺出手相助!”
  “在下寧諸,字秋賢,幽州漁陽人氏,現在是個馬車夫,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小兄弟不必記在心上!”
  “兄臺能力舉數百斤,若是從軍入伍的話,必是壹員沙場猛將,為何給人做了車夫?”
  “小兄弟相貌不凡,顯然也是飽讀詩書之人,為何做了勞動僧呢?”
  “哈哈--英雄懷才不遇爾!”
  二人般完糧食後,為了感謝援手之義,吳質請蕭逸到住處小坐(壹個破舊不堪的柴房),而且恭敬的端茶待客(破口黑陶大碗,加上新鮮的井拔涼水!)
  蕭逸也沒嫌棄,接過涼水壹飲而盡,還從懷中掏出饅頭,與吳質對坐分食之、言語交談,還越說越是投機呢!
  吳質出身寒門、幼年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靠祖傳的十幾畝耕地過活,不過他天資聰明,期間也念過私塾、拜訪過名士,皆因家貧中途輟學了!
  四年前老母撒手人寰,吳質守孝三年期滿,不甘心老死鄉野之中,就變賣了房屋、田地、耕牛,在鄉親們‘敗家子’的嘲笑聲中,踏上了求取功名之路。
  可功名之路不好走,吳質出身寒門,沒有舉孝廉的資格,身材瘦小枯幹,也不是當兵的材料,結果是四處碰壁,後來流落到了許昌
  來到許昌之後,吳質也相仿名士、遊俠,投到權貴府邸做門客,試圖求個壹官半職的,可惜他的文采、武藝、謀略樣樣稀松,人長的也不帥氣,結果多次投靠失敗,都被人攆出來了!
  投奔權貴無門,又不甘心回家務農,吳質四處遊蕩壹年多,結果是盤纏用盡,又沒什麽謀生手段,最後餓暈在荒野之中
  恰好天隱寺的凈頭(負責廁所的人),到田中傾倒五谷輪回之物,見到了奄奄壹息的吳質,壹時動了惻隱之心,就用糞車把他拉回來,灌了幾口米湯救活了。
  吳質大難不死,就留在了天隱寺中,成為壹名底層勞動僧,幹最累的工作、住最破的房子、吃最差的飯菜
  可吳質上進心未死,希望有朝壹日求取功名,因此他始終不肯剃度,這也是受人欺負的原因之壹,否則憑他粗通文墨、做個中級僧人毫無問題。(有文化就是好呀!)
  “做和尚的飽食無憂,又有什麽不好呢,小兄弟何必強求功名,須知功名之路兇險,壹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
  “兄臺此言差矣,男兒立於天地間,生不得五鼎食、死亦當五鼎烹耳,豈能與青燈古佛相伴,老死於寺廟之中?”
  “呵呵,小兄弟好誌氣呀,若妳真不怕死,我送妳壹場富貴如何?”
  “這個嘛,兄臺只是個車夫,自己尚未出人頭地,又如何送我富貴呢?”
  蕭逸終於確定了,眼前這個落魄至極、又野心勃勃的吳質,就是自己要找的的人,也是能幫自己滅佛的人!
  蕭逸穿越前是個書迷,尤其喜歡三俗類讀物,記得壹本野史中說,曹丕能夠力壓兄弟,成為曹魏集團繼承人,多虧了四個人幫助:陳群、朱鑠、司馬懿、吳質!
  前三位是士族出身,或善於內政,或足智多謀,或精於韜略之後都成了曹魏的重臣,名留於史書之上,唯獨最後壹個吳質,翻遍各種正史、野史,也沒找到多少記載!
  只說他出身寒門,為人放誕不羈、怙威肆行,後來投入曹丕麾下,沒立過什麽大功,官至振威將軍(官號聽著不錯,就是個雜號將軍,不入流的存在),最後默默無聞的死去,還被謚為:‘醜侯!’
  謚號是古人死後,依其生前行跡、功勞,為之所立的稱號,帝王謚號壹般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文人或隱士的謚號,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謚!
  本著死者為大的原則,壹個人只要不是太失敗,都會有個不錯的謚號,比如成、忠、端、定、簡、懿、肅、毅之類,不見人品差勁如華歆者(強闖皇宮,弒殺伏後,天下人共棄之),死後還追謚為:敬侯!
  吳質的謚號:‘醜侯’,用如此惡劣的字眼,可見此人活著時候,人品敗壞至極、人緣差勁至極簡直壞到壹定程度了,可是‘醜侯’兩個字,也證明了吳質的不平凡!
  漢魏時期的朝廷、還算比較守規矩的,堅持非功臣不得封侯,不像後來越來越沒節操,憑著裙帶關系、男女關系,甚至男男關系都能做侯爺!
  吳質死後謚:‘醜侯’,說明他活著時候,為曹魏集團立過大功勞,只是他做的事情嗎,估計不太光彩、不太能見人也就是說,他是幹臟活的!
  歷代的君王身邊,都有壹個或者幾個,專門幹臟活的官員,比如漢景帝的親信-郅都,漢武帝身邊的寧成、義縱,以及曹操重用的華歆、王朗!
  這種人能力強、名聲壞,做起事毫無底線,對主上又忠心耿耿,能夠主動挺身背黑鍋,吳質就是其中佼佼者、而蕭逸正缺這種人才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