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黑男爵

歷史軍事

?東漢,中平四年,幽州漁陽郡,夜,壹座形如臥虎的荒山之上,壹位皓首童顏的道士正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九十三章李姓壹族,不忘故土!

大魏能臣 by 黑男爵

2019-5-18 13:56

  “殺呀!--屠盡胡兒,大漢萬勝!”
  “沖呀!--殺光漢人,匈奴永昌!”
  狹路相逢,有進無退,壹句廢話也沒有,雙方拔出兵刃,吶喊著沖殺過去,刀光閃爍,長槍揮舞,冷箭防不勝防,不時有人摔落馬下,鮮血染紅了小溪
  這種‘遭遇戰’,毫無戰術可言,雙方將士攪在壹起,野獸似的兇狠廝殺,誰的刀快馬疾,誰就占據了上風,相反的,心慈手軟之人,只能成為刀下冤魂!
  漢軍心懷熱血、保家衛國,自然是悍不畏死了,更有典韋這樣的勇將,手持壹對鑌鐵重戟,橫沖直撞,十蕩十決,匈奴人挨著就死、碰到就亡,瞬間倒下壹大片!
  兵對兵,將對將,這是沙場規矩之壹,廝殺片刻之後,蕭逸、烏維兩位死對頭,自然相遇到壹起了,互相對視壹眼,立刻廝殺起來
  “鬼面蕭郎聽著,可敢與本王決壹死戰,勝者就是天下第壹勇士!”
  “數典忘祖之徒,今日斬汝頭顱,制成‘骷髏盞’飲酒作樂!”
  “殺!叮當!叮當!”
  烏維手持巨斧,大砍大殺,猶如猛虎下山壹般,蕭逸更不肯示弱了,鳳翅鎏金鏜上下飛舞、神出鬼沒,真好似出水蛟龍,雙方互不相讓,壹連廝殺五十回合,依舊勝負未分
  人與人鬥,馬與馬鬥,雙方坐騎也沒閑著,‘白菜’是汗血寶馬,性格神勇彪悍,猶如壹頭食肉猛獸,對方的‘照夜玉獅子’,也是奔馳如飛,身強力壯,兩匹戰馬歡蹦跳躍、又踢又咬,比主人還賣力氣呢!
  就以神駿而言,兩匹馬不分勝負,可要說到智商嗎,‘白菜大爺’甩對手幾條街,咬耳朵、撞眼睛、踢蛋蛋陰招層出不窮,痛的‘照夜玉獅子’嘶鳴不止,步伐也混亂起來,影響到了烏維的戰鬥力
  六十回合、七十回合壹百回合的激烈廝殺,蕭逸逐漸占據了上風,征戰沙場多年,又與呂布、趙雲、張繡這些壹流高手,互相印證過武藝,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相反的,烏維待在草原上,格局不足,見識有限,打幾個野人酋長還行,壹旦遇到頂尖高手,自然是處處受制了,不過嗎,憑著壹腔血氣之勇,他還能堅持的下去!
  “大王!大王!--漢軍實在厲害,弟兄們支撐不住了!”
  “咱們快些撤退吧,回去調動大軍,再殺敵人壹個片甲不留!”
  烏維還在奮力苦戰,部下們卻支撐不住了,紛紛哀求著撤退,雙方人數差不多,也都是驍勇之士,可論起武器裝備來,漢軍身披堅甲、手持利刃,又有馬鞍、馬蹬、馬蹄鐵幾樣殺器,縱馬沖殺,動作敏捷,大占了上風呢!
  匈奴人技術落後,幾乎沒有武器作坊,也不會冶煉金屬,只能用獸骨磨箭頭,木棒子做武器了,偶爾有壹些金屬兵器,也是從漢地高價換來的,已經落伍的青銅器!
  因此上,匈奴人南下侵略,不要金銀珠寶、不要絲綢布帛、對漢家美女也沒興趣(他們喜歡膀大腰圓,能放馬牧羊的女人),反而喜歡鐵器、鹽巴、茶葉之類,尤其煮肉的鐵鍋,更是視之為‘奇貨!’
  同樣的勇士,壹邊用棍子打,壹邊用刀子砍,結果可想而知了,壹場激烈的廝殺下來,匈奴人折損了大半,余者也是傷痕累累,眼看就支撐不住了,漢軍卻陣亡很少,最多壹點輕傷罷了!
  “啪嗒!勇士們速速撤退,來日報仇不遲!”
  將是兵的膽,兵是將的威,部下們死傷慘重,烏維也心慌起來了,動作隨之遲鈍,壹個躲閃不及下,鳳翅鎏金鏜橫掃而過,擊落了他的頭盔,還刮傷壹處額頭,鮮血瞬間噴湧出來
  抹了壹把額頭血跡,烏維不敢戀戰了,巨斧虛晃壹招,調轉馬頭就跑,殘部們立刻跟上他們這次出營巡視,本想刺探漢軍虛實,沒想遇到硬茬子,還折了數十名勇士!
  “將士們!--痛打落水狗,莫讓胡兒逃走了,斬下人頭者記功!”
  蕭逸揮舞鳳翅鎏金鏜,帶領親兵們追下去了,只要殺掉了烏維,等於砍掉劉豹壹條臂膀,又能挫動匈奴軍心,豈能放過機會呢?
  “嗖!-嗖!-嗖!”
  追逐的過程中,雙方也沒停手,近了用刀砍,遠了用箭射,不時有人墜馬身亡,這方面來說呢,匈奴人略占上風,壹則他們遊牧為生、騎搜在湛,二則他們跑在前面,容易躲避箭矢,順便向後射箭,這叫做‘歹射法!’
  漢軍迎著箭簇追擊,必須不停的躲閃,自然是吃力壹些了,萬幸的是,匈奴人精於騎射,武器卻很落後,獸骨磨制的箭簇,難以射穿漢軍甲胄,而漢軍的強弓硬弩,卻是壹箭壹條命呢!
  “嗖!賊子拿命來吧!”
  蕭逸彎弓搭箭,疾如風雨,想要射殺這個漢家叛徒,不過嗎,烏維號稱‘草原第壹勇士’,馬上功夫的確了得,壹手持著牛皮盾,護住要害部位;壹手揮舞彎刀,撥打射來的箭簇,左右躲閃,敏捷如猿!
  另外嗎,這家夥極為陰險,總是躲在人群中,利用護衛阻擋箭簇,蕭逸連發六箭,都沒能傷到他,只是射殺了六名匈奴兵,讓人七竅生煙!
  壹路逃竄,壹路追殺,雙方時而拔刀火拼,時而弓箭對射,參戰人數雖少,就激烈程度而言,不遜於任何的大戰,隨著時間推移,漢軍越戰越勇,烏維眼看性命不保了,那知關鍵時刻,匈奴援兵出現了
  嗚!嗚!嗚!
  壹隊匈奴兵沖過來,硬是攔住了道路,趁此機會,烏維快馬加鞭,終於逃出生天了,原來壹路的追殺,已經靠近了匈奴大營,還驚動了巡邏士兵!
  到了這壹步,追殺烏維不可能了,再要糾纏下去,恐怕讓敵人反咬壹口,蕭逸見好就收,帶兵回營去了!
  此壹戰,打傷了右校王-烏維,斬殺上百名匈奴兵,繳獲了幾百匹戰馬,也算壹場小勝利了,另外嗎,漢軍還抓住壹名俘虜!
  這個俘虜有壹點奇怪,即沒挨刀,也沒中箭,是自己滾落馬背的,而且被抓的時候,此人也沒反抗,表現的很是配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大營之後,蕭逸提審俘虜,想詢問壹些敵軍情況,結果雙方壹見面,竟然還是故人呢,俘虜正是李勇!
  李勇是上代右校王-李雲的親信,也是李氏族人之壹,當初蕭逸遊走草原,與此人打過交道的,知道他武藝高強,心懷忠義,在政治態度上面,也傾向於大漢王朝!
  “漢家遊子李勇,參拜大司馬大人,李氏壹族子孫,漂泊草原數百年,壹直希望回歸大漢,如今出兵之事,皆在烏維壹人,與李氏壹族無關,還望大司馬見諒”
  李勇跪地行禮,態度極為恭敬,上代右校王評價過,說蕭逸智勇雙全、腹黑心狠,絕非池中之物,短短十年時間,從壹名小校升至大司馬,果然是料事如神!
  其實李氏族人,壹向親近大漢的,只是畏懼烏維的淫威,不得不屈服罷了,李勇主動成為俘虜,就是想見到蕭逸,為族人們謀壹條生路,回歸祖先故土!
  “數百年之前,李陵將軍出征漠北,帶領五千漢家兒郎,鏖戰匈奴八萬人馬,箭盡援絕,死傷慘重,不得已而投降了,本想肆機歸漢,洗刷戰敗之辱,沒想到朝廷誤解,誅殺李氏滿門老少,也阻斷了李將軍的退路,真是造化弄人呀!
  前人之恥,後人雪之,李氏子孫不忘故土,壹心回歸大漢王朝,此心可昭日月,本大司馬對天盟誓,凡是真心歸順者,前罪既往不咎,日後加官進爵!”
  對於李陵的故事,蕭逸壹直很同情,對於李姓族人回歸,他更是歡迎之至,當即拔出了寶劍,切斷帥案壹角盟誓,只要李姓族人歸漢,壹定讓他們回歸故土!
  “皇天後土為證,李氏回歸故土之後,壹定誓死效忠朝廷、效忠大司馬大人,若有違背,天誅地滅!”
  李勇眼含熱淚,拼命磕頭不止,又借來壹柄寶劍,割破了手臂,用自己的鮮血盟誓!
  接下來,蕭逸擺下酒宴,好好的犒勞李勇,順便詢問壹些情況,包括匈奴人的兵力部屬、內部矛盾作為參考之用,李勇真心歸漢,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吃飽喝足之後,李勇準備離開了,他留在漢軍大營中,不過多壹名勇士,對於戰爭大局無補,不如回到烏維身邊,刺探軍事機密,聯絡親漢份子,再來壹個‘裏應外合’,作用遠勝千軍萬馬呢!
  當然了,壹名俘虜毫發無傷回去,難免的讓人生疑,必須做點‘記號’,李勇也是個狠人,自己打腫面頰,撕破衣衫,又拔出了匕首,在身上刺了幾道傷口,而後騎壹匹傷馬、拿壹柄斷刀,血跡斑斑的跑回大營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