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韜光隱晦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周瑜登上柴桑城頭,荀攸緊隨其後。35xs在身高八尺有余的周瑜映襯下,只有中等身材的他很不顯眼,像是周瑜的影子。
將士們站在兩側,拱手行禮,用火熱的目光看著周瑜。在默默的等待了十幾天後,周瑜壹出手就輕松拿下了柴桑城,幾乎沒有遇到什麽象樣的抵抗。城裏的士卒不僅少,而且沒有防備,他們沖上城頭的時候,守城的士卒不是趴在城頭看景就是貓在角落裏打盹。
比起江陵之戰,這壹戰更加輕描淡寫。原本孫策撤走的時候,很多將領還懷疑周瑜能不能完成任務。現在周瑜用戰績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完成任務,而且能完成得非常漂亮,非常輕松。
在將士們敬畏的目光下,周瑜巡視了壹番,部署了防務,在北門停下。
遠處大營的火光已經漸漸黯淡,但兩側卻亮起了火把,由柴桑城壹直延伸到江邊,仿佛兩條鐵臂,鎖死了劉繇的去路。那是文聘和李通的人馬,他們奉命截斷劉繇的去路,不讓他有撤退的機會。北面就是大江,別說沒船,就算有船,劉繇現在也不敢渡江。
“這壹戰,多虧公達。”周瑜輕聲說道。
荀攸不聲不響,淡淡的笑容在嘴角壹閃,還沒來得及綻放就消失了。閃舞小說網過了壹會兒,他才淡淡地說道:“我只是提了壹個建議,具體安排都是將軍壹手操辦,何謝之有?將軍,柴桑剛剛易手,城中人心不安,將軍還是要小心些,切不可輕率,以免發生意外。在控制城中防務的同時還要約束部下,免得壞了名聲。”
周瑜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這次戰鬥是他指揮的,但方案是荀攸提的。只是荀攸過於低調,議事的常常壹言不發,很多人都以為他只是憑借荀家的名聲屍位素餐,私下裏怨言不少,尤其那些知道荀攸曾經和何顒壹起在本草堂住了半年多的人。
“公達,等我拿下江南四郡,妳還是去幫孫將軍吧。郭奉孝雖然聰明過人,但他好行險……”
“將軍,拿下江南四郡,妳也不能解甲歸田,將來還要取益州。孫將軍讓我留在這裏,不是讓我幫妳,而是需要妳幫他。他以腹心待妳,妳不必自疑,守好本份就是了。”
周瑜轉頭看了荀攸壹眼,眼神有些疑惑,隨即自嘲地笑了壹聲。他雖然和荀攸相處了這麽久,但是憑心而論,他真的不清楚荀攸在想什麽。他想和荀攸交朋友,但荀攸卻沒有這樣的打算,非公事不談。
這人……有過朋友嗎?
——
劉繇看著柴桑城,背後炙熱,胸口卻壹片寒意。35xs
柴桑城悄無聲息的易手,說明城裏有內應,周瑜早就安排好了壹切,就等著他出城。
他想趁周瑜不備,出城襲營,卻沒想到會正中周瑜下懷。周瑜的人是怎麽進城的,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他也不知道。他不僅敗了,而且連敗是怎麽敗的都不清楚。
攻石城不下,他可以接受。攻城從來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可是守城也守不住,而且是以這種方式失守,前後還不到壹個月,這讓他無法接受。他突然對自己產生了嚴重的懷疑。我連孫策手下的將領都無法戰勝,還能戰勝孫策嗎?我拿不下石城,又守不住柴桑,我還能奪回揚州嗎?
劉繇像泥胎木偶壹般,面如死灰。
見劉繇半天沒動靜,許劭急了,連忙來扯劉繇。“使君,大勢已去,逃生要緊。留在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快走吧。”
“走?”劉繇慢慢回過神來,壹聲長嘆。“我還能去哪兒?”
“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去?南可入山,北可渡江,趁著夜色還能走,等天壹亮,想走都走不掉了。”
劉繇看看過處的火光,壹聲長嘆。夜色果然是最好的掩護,不過不是掩護他進攻,而是掩護他逃跑。事到如今,也顧不得那麽多了,現在還有機會,天亮了,大軍合圍,想走也走不了。
只是這樣壹來,他能帶走的人寥寥無幾,比撤離石城時還要狼狽。
劉繇不敢聲張,和許劭壹起,悄悄地脫離大軍,狼狽南逃,遁入廬山。
——
芍陂。
夜風呼嘯,吹得人渾身冰冷。
孫策用力搓搓手,想將手搓得熱壹點,再焐焐臉,但這顯然是徒勞,手還沒碰到臉就被風吹熱了。他嘆了壹口氣,用力搓了搓臉,暗自咒罵了兩句。
除夕夜也不能安生,當兵真是不容易啊。這都是袁紹鬧的,要不是他瞎折騰,自己現在要麽在姑蘇,要麽在平輿,喝著小酒,看著歌舞,晚上還有美女暖被窩,不知道多舒坦,哪會像現在這麽苦逼。大半夜的不睡覺,在這兒吹喝西北風,等著山賊襲營。
經過兩天偵察,斥候營發現了尾隨而來的山賊,為首的叫鄭寶,是太平寨的頭領。他和芍陂的水賊張多聯手,準備趁著大年夜襲擊孫策的大營。孫策自然不擔心這些不成器的東西,既然他們願意前來送死,他樂得將他們壹網打盡,免得滿山溝的去追。
可是這西北風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腳步聲響起,郭嘉走了上來。孫策轉頭看了壹眼。“妳來幹什麽,不是讓妳在帳裏好好休息嘛。這點小事,不用妳來參謀。”
“睡不著。”郭嘉走到孫策身邊,看看四周。四周漆黑壹片,壹點動靜也沒有。“將軍,我覺得還是應該示弱,不應該示強。”
孫策瞅瞅郭嘉,沒吭聲。他們為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壹直沒能統壹意見。郭嘉提出了甲乙計,壹個示強,壹個示弱。郭嘉本人提議示弱,避免與袁紹提前決戰,他則傾向於示強,嚇阻袁紹,讓袁紹不要輕舉妄動。目的壹致,只是思路不同。
“袁紹勢大,不僅將軍忌憚他,朝廷也忌憚他,陶謙、公孫瓚、賈詡也都忌憚他,不希望他進壹步強大,將軍這才有機會尊王攘袁。如果將軍這次示強,那眾人擔心的對象就會成為將軍,他們就算不會袁紹結盟也會防備著將軍,或作壁上觀,等著將軍與袁紹兩敗俱傷。袁紹本已信心不足,若被將軍擊敗,他有可能會向朝廷示弱稱臣,做尺蠖之屈。他在長安黨羽眾多,內外響應,朝廷不可能不予以安撫,尊王攘袁就會成為壹句空話。如此,將軍四面受敵,處境將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