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強大少爺

灰頭小寶2

歷史軍事

皇佑五年夏。
儂智高再度進兵,眼下廣州已經淪陷。
皇帝力排眾議啟用狄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壹十九章 面壁思過

北宋最強大少爺 by 灰頭小寶2

2019-1-8 16:27

  中秋過了就是深秋,天氣漸漸涼了。
  關於大雱的最後定論也出來了:去除壹切職務差遣,保留官銜,留系列等候選用。
  關於這事上並沒有因為是宰相兒子、有大佬護著而改變。大宋這個時期的建制保守派是很強大的,總之就是做事壹定有代價。
  事實上壹切理由都是托詞,撤職的最根本原因是王雱連根拔除了三山七寨,觸動了很大壹群人的帶血貿易利益,後來借助這開頭,韓琦強勢關閉了邊貿,且下令自此後禁止軍隊涉足壹切從商活動。
  這壹時期禁軍涉足的經商活動其實就是走私,且主要集中在邊軍,也就是河北兩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成都府路等五路。
  其中,以殺軍官聞名的富弼韓琦分別輪換在河北河東等地執政,所以這時期河東河北的情況好些,有是肯定有,但涉及面不大的情況下容易壓制。
  所以韓琦命令下達後,河東河北地上各禁軍駐泊司大面積換防,邊境線上的各哨卡,巡檢所等等都無壹例外接到死命令,關閉貿易期間嚴查,嚴禁壹切走貨行為,嚴禁任何以個人、商會、牧民以攜帶貨物的形勢靠近哨卡。
  且樞密院方面,韓琦的心腹曾經組成“巡視組”,前往邊關地區巡視這個政策落實。
  這樣壹來韓琦捅的簍子大了去。現在內部壹片藥丸聲,尤其三司和中書內部質疑的聲音最大,無壹例外都在指責韓大腦殼亂幹涉業務,瞎指揮。
  河東河北還好,最嚴重的問題在陜西。
  關閉邊貿,禁止軍隊經商後就代表陜西的財政窟窿會大到駭人的地步。且西北轉運司面臨無數放貸收不回來的可能,為此,都轉運使李參已經無數封文書寫往三司要求王拱辰作為。但王拱辰冷眼旁觀,至今沒有回應。
  韓琦這個過激政策影響確實大。因為以西北方面軍為代表的經商活動,壹定程度上代表了早些年時候李參那褒貶參半的《青苗費》初形,就是官府把余錢用來放貸,大幅收獲利息,彌補財政。
  曾記得當年還在舒州時,李參就因為率先搞官府放貸導致財政飄紅,時任財相的張方平、還專門把李參的文報給王安石和王雱評價過。
  現在想來當時王雱在反裝忠,而王安石則完全支持李參這種骨骼驚奇的行為。但當時張方平不糊塗,持有褒貶參半的態度,不肯定李參,也不否定李參,不渲染,不報功,進行了默認式處理。
  現在想來老張有幾把刷子,果然老辣。當時朝廷實在沒錢,於是張方平默許了這樣的增收行為。但實際上張方平當時已經隱隱約約看到了後遺癥,即官府這些錢貸出去後,去向到底是哪裏?
  李參不是範仲淹,不會真的放出大量貸款在百姓手裏,因為當時西北的環境,幾乎沒有個體資本的存活土壤。那麽李參也不是昏官,不會為了增收強行攤派百姓“妳必須來貸款”。所以不用問,西北轉運司那些貸款的去向,就是軍隊。
  西北禁軍再把這些啟動資金,用來擴大金三角黑貿易規模,然後源源不斷支付西北轉運司高額利息,這樣壹來,等於西北轉運司支持禁軍的走私和經商行為。
  就是這原因,王雱當時在西北成了異類。且因為涉及的黑幕太深,導致王雱根本無法追查賤賣撫寧縣的那群人。
  張方平時期,因缺錢默許了這樣的行為,但沒有宣揚。因為老張害怕形成國策而被其他地方效仿。
  現在韓琦犯渾了,來個壹刀切。所以李參方面的質疑聲音最大,聽小道消息說,從西北轉運司借錢的那些軍頭、已停止了支付利息,且以沒錢為理由無法歸還本金。
  也就是說,技術上西北轉運司存在破產爛賬的風險,壹旦真捅到底,西北軍官和文官系統,隔壹個抓壹個肯定壹大群漏網,窟窿會大到無法彌補。
  全部抓是不可能的,大宋沒這種土壤,整個西北也要進入動彈,就連當初默許了這政策的張方平都恐怕也要揪出來再清算壹次。這在大宋更不可能,沒有先例。
  假設如果張方平能被這樣糾察的話,那麽更早時候的西北帥臣譬如太師龐籍,那老家夥現在還在鄆州,他也跑不掉。
  所以韓琦的確是個鐵頭,但他很容易過激導致步子大了扯著蛋,現在來說老韓已經騎虎難下,面臨差不多好水川的局面:出陣後打不贏。
  初期韓絳和王安石是支持老韓的,但從韓大腦殼壹刀切“禁止軍隊從商”後,韓絳和王安石都遲疑了。壹致認為韓琦過激,捅破的時機還沒有到,撫寧縣還沒牛到能頂起全部西北財政的地步,撫寧新軍也沒有牛到能獨自扛住西北國門的地步。
  那麽西夏威脅存在的時候,這個政策就真的頂不住了。
  於是為了保證政治不亂,韓琦放棄捅西北就要談判妥協,此番保守建制派的條件是:王雱出局,禮部員外郎、崇政殿說書、樞密院編事三個職務壹起免除。
  這些屁眼交易誰也沒來和王雱說過,王安石都沒有提及。但王雱清楚,大抵就這麽壹回事。
  這很不好但必須接受。
  根據歷史,根據經驗,想有作為就要有個組織。有組織就要服從組織安排,該面壁思過要面壁思過。不論在妳代表組織之前還是之後,壹定要尊敬組織決定。話說再神的那個人,誰沒個潮起潮落時候呢?
  人家韓琦從好水川戰敗陰影走出來也花了多年,那個期間他沒破罐子破摔,壹個釘子壹個眼,不論在哪做事都是壹個性格壹個脾氣。
  好歹大雱現在官位還在,這估計也是韓琦和富弼盡了最大努力換來的。
  這個時間裏,大雱大把的時間相妻教妹。
  汗,大雱真閑在家裏教二丫讀書。大老婆白玉棠是“公務員”,現在乃京城某分局公安大隊長,整日早出晚歸。偶爾可以摸摸她有點福利,但至今不能同房。
  毛驢小寶叛變了。偶爾趁大白不在,大雱想去樊樓看看蘇小卿和晴娘,卻每次被毛驢咬著衣服,死活不讓出門。
  倒是如果白玉棠陪著大雱出去夜市逛時,毛驢小寶和二丫會屁顛屁顛的跟著。二丫很乖,但毛驢有時會湊過去夜市攤子上聞聞,覺得酒好,它就把人家的酒喝掉,然後白玉棠去幫毛驢付錢。
  自得其樂的日子壹晃眼到了十壹月,天氣很冷了。《春秋》的名氣也更大了。
  當時包拯及其所代表的壹群人認為宰相富弼在壹些問題上存在隱瞞,富相爺時有名言“知我罪我唯其春秋”。
  也不知道鬧哪樣,上月時大儒孫復、系統性出版了壹十五卷《春秋解註》。
  孫復其人呢,他是國子監直講,用通俗語來說他相當於後世《春秋》這門課的博導。
  二丫這娃娃賣秘籍喜歡打折,買書也喜歡打折,所以二丫趁雙十壹打折時機買其了十五卷春秋解來給大雱。
  大雱認真看了孫復這套著作,中心思想倒也簡單,不過仍舊是富弼文彥博那套,孫復的解讀簡單說就是:重新論證壹遍士大夫在歷史王朝中的作用、功績,進壹步闡明了帝王之術、士大夫治天下對國家安定繁榮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孫復的影響力真不小,時間點也曖昧。他講春秋講了壹輩子,不會現在才有這些心得的。於是他專門選擇富弼說知我罪我春秋的時機、還有帝王之術運用最好的趙禎身體日漸不好的時機,出版壹十五卷春秋解註。這似乎就很有意思了。
  緊跟著在十壹月中的現在,傳出了孫復身體不好病危的消息,老趙相當重視,從上清宮出,拖著病體去看望了孫復,且下詔把孫復十五卷著作收錄於閣。
  對此很無語,大雱險些就寫文章評擊老孫的著作了,算好沒做啊。如果真做了,那雖然不算犯罪,卻是永久被性冷藏的下場。
  至此王雱也全然明白了過來,現在面壁思過看著是建制派打壓,實際上卻也是皇帝的意誌。就和老範當年被反復涼拌壹樣,王雱除了在改革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動作過大外,於政治路線上也是顛覆,不符合士大夫的政治正確,於是就面壁了。
  只是說老趙舍不得當面斥責王雱,於是假借了保守派的手,而老趙沒進場幹涉。這其實就是大儒孫復在著作中重點論證的:治國安邦的帝王之術。
  說的跟真的似的,此番保守派和皇帝不拉偏架的話,大雱分分鐘把孫復的理論打的壹地雞毛。
  緊隨其後韓大腦殼發表文章,高度評價孫復此著作,且老韓推薦孫復兒子進京、入國子監任職,媽蛋,總算知道當初為毛範仲淹險些和韓琦打架了,實在是核心思想問題上相互抵觸,這個調和不了。
  大雱沒有進士出身,此番被抽之所以保留了官位,那是因為撫寧縣政績財政到了玄幻級地步,輕易否定不了,否則應該是歇菜了。
  歐陽修上次真被惹毛了,他也壹直最關心科舉,相反不愛追著王雱的小毛病捅。
  十二月初歐陽修上表,建議朝廷把四年壹考之規矩,改為兩年壹考,參考人數減半。理由是四年間隔太長,且每次集中的人太多,不利於人才選拔,因為每科錄取名額就這麽多,四年壹次把全國精英集中,為了選拔壹些明顯人才,就要讓許多另類人才落榜,這會讓有才學的學子對大宋失去信心。
  這說的很有道理,趙禎支持。
  私下裏王雱也評價了壹句,老歐陽這人有毛病,但他和司馬光不同,他是個尊重學問的人。
  再有,較早以前趙禎說過不要壹味的引經據典,要以微言明大義。加之前番科考中,歐陽修被各種標新立異的文棍惹毛,此番還建議:進士科考試繼續刪減經義辭賦比重,再額外增加三條時務策論,且時務策論之評分比重再增加。
  歐陽修的大抵意思:最重要的進士科需要少些讀死書的書呆子,多些對時務有了解的實幹型人才。
  這等於為將來的大宋政治定調,因為依照大宋規矩,只有進士出身的人能做宰相。不過富弼例外,富弼在官場裏和大雱壹樣屬於沒文化的那種,老富考的是制科,不是進士。
  又根據孫復那樣人的存在,歐陽修也考慮到大宋仍舊需要傳承老祖宗學問,仍舊需要專業的研究經義人才,於是強勢建議增設壹科目:明經科。
  凡精通儒家經典三部或五部舉子,分考墨義大義十條,精通兩經者達到八條、三經者六條、五經者五條,即為考試合格。
  從《論語》《孝經》中提出十問分考,合格者即為同進士出身待遇。還建議:《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谷梁傳》、《公羊傳》為小經。舉子若學習《禮記》為大經者,可以《周禮》、《儀禮》為中經。學習《春秋左氏傳》者可將《谷梁傳》、《公羊傳》為小經。
  上述提議皆獲得通過,趙禎下詔批準了。
  這相當於從科考層面上更偏重於專業,各學子可以從自身特點去專精,不在要求全知全能。
  這算是壹條寒冬裏暖心的消息,對於大雱是機會,也就是說文壇泰鬥歐陽修的新政策下,再過壹年出頭點,到嘉佑四年初王雱就能參加殿試。若是依照以前的規矩,則要多等兩年。
  哼哼,該是時候著手準備作弊了,不進士及第在大宋沒法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