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

灰頭小寶2

歷史軍事

睜開眼睛身在北宋,成為了大奸臣高太尉的兒子,幸福生活就此展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壹十五章 形勢終於小好了

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 by 灰頭小寶2

2018-7-31 10:16

  老常始終還在糾結於高方平的違法亂紀行為,整天就在尋思著找高方平的晦氣。
  然而這也並沒有什麽用,現在高方平整個的躲著他,老常根本找不到高方平。
  與此同時,依托江南東路的“戰爭狀態”,那些地方官主政並不敢真的違背高方平的“運糧軍令”,從各地陸續運進江州來的糧食,現在開始越來越多。然後作為補充,高方平從京城方面組織的運糧隊伍也已經開始進江州了。
  特別是蘇州方面,劉正夫全面剝奪了應俸局船運名額後,壹船又壹船的糧食到岸江州碼頭。
  這些情況若是發生在別處,並遇到了壹起,僅僅收糧入庫都是個絕大的問題。但是在江州,目下唯壹不缺的就是人力,唯壹不缺的就是次序。幾十萬人上陣參與收糧入庫的情景,讓那些押運糧食過來的各地差人直接傻眼了,話說他們從未見過這樣高效宏大的場面。
  盡管是依托搶劫勒索方式弄來的糧食,不過總歸手中有了糧食,高方平心中也就有底氣了。多管齊下之下,現在江州的糧食形勢,比之前高方平預估的最樂觀形勢還稍好些。不出幺蛾子的話,這個危機就算過去了。
  於是大觀二年十月中旬,有了底氣的高方平於江州發布政令,全面啟動了首期大建設:在城外劃好的社區裏,全面建設“公屋”。
  這在其他朝代的話會顯得很蛋疼。
  不過在大宋的確有“公屋”制度。當然受益的群體數量、執行的效力幾何有待商榷。但它的的確確和安濟坊、居養院制度壹起,作為福利政策存在於大宋。
  事實上雖然不算多,但是江州本城內哪怕在蔡倏時期,也保有壹定數量產權屬於官府的公屋。
  當然了,在蔡倏時期那些公屋經過了搗騰轉手後,壹般被捏在許洪剛這類違法亂紀的家夥手裏。現在那些家夥中、壹些被高方平捉去宰了,壹些被開除了,公屋也就空了出來。陳小婭和她娘就分到了壹個迷妳型的小院子。
  不過目下江州的人太多,外面那些流民也不能永遠駐紮露天或者帳篷。這個時節也沒有什麽糧食生產可以搞,所以高方平的政令發布後,江州外圍就變為了壹個大工地。
  高方平批示,土地由德化縣無條件劃撥,勞動力由大家付出。建設出來的社區產權由官府所有,但是高方平承諾了,這些公屋蓋好之後,按需分配給這些參與建設的災民使用,從此以後他們的戶籍也遷入江州,就算江州人了。
  汗,得知蓋好房子後自己住,並且算是江州住民了,於是這些家夥基本瘋了,不用誰去監督也幹得熱火朝天,基本上十二個時辰都不停工,在那只汴京來的專業工程隊骨幹的帶領之下,晝夜趕工,三班輪換,進行著在古代前所未有的大建設……
  “大家吃飯啦!”
  亂七八糟的城外工地上,有個家夥站在高處拿著土制擴音器壹喊,於是許多人紛紛放下手裏的活計,跑過來領食。
  吃的很寒磣,很少,也就比前期糧食更緊張的時候多了半個饅頭,粥還是壹樣的粘稠度。
  但事實上因為環境的不同,大家也都很快樂。在他們的記憶中,遇到災荒之年,不但不被雪上加霜的搶劫欺負,還有官府的人叫大家“吃飯啦”。正因為這個年景其他地方沒有這樣的事,所以大頭百姓們很珍惜目下這個氣氛,這就是他們的利益,他們願意為此去參與維護,不讓別人破壞。
  大多數壹些人,並不知道這些喊吃飯的官府人士糧食哪來的,人們膚淺的認為:官府天生就會有糧食。
  只有少數的壹群明白人知道,為了能讓時靜傑麾下的壹個小吏含壹句“吃飯”,大魔王的名聲在官場已經徹底臭大街,因為有小道傳言,他已經不顧吃相的用勒索威脅手段,不但收拾治下,甚至還去毫不相幹的兩浙路敲詐了近十萬石糧食來。
  人們都是排外欺生的,越落後的地區和年代,尤其如此。
  那群跟著方琴來尋找夢想之地的人,到江州的時候就傻眼了,眼見城外二十幾萬、數倍於他們的“地頭蛇”已經紮根,他們非常的不看好自己的未來。
  好在江州從官員到差人都已經是老司機,還有壹大群陳小婭都在基層的做工作。於是這些都不是問題。很快,方琴帶來的人便發現,這裏除了吃不飽之外,其他沒毛病。
  小迷糊穿的破破爛爛,頭發枯黃,又小又瘦弱。她爹曾經乃是意圖造反的狠人,但是其實她極其弱小。
  她初來乍到,如同個小乞丐壹般拿著個破碗,眼見有人含“吃飯啦”後,幾大桶冒騰著熱氣的粥和饅頭拉過來,掀開了蓋子。但是小迷糊咽了幾口口水後,還是有些膽子小,不敢過去。
  “小丫頭楞著幹什麽,還不趕緊的去排隊。”巡查到這裏的富安,見到發楞的小迷糊後給她後腦勺壹掌,拖著小迷糊過去放在第壹位。
  於是,小迷糊稀裏糊塗的獲得了壹碗很粘稠的米粥,以及半個饅頭。最驚異的是,還專門給了半個小指甲殼大小的青鹽。
  天啊!小迷糊震驚了,這是傳說中的食鹽。乃是有錢人家才能吃到的東西,記得曾經她父親揚言要造反,就是聽說可以有鹽吃。
  這個時代這個時節,大頭百姓對食鹽的渴望甚至還超過肉類。
  緊跟著,小迷糊壹口先把鹽巴給吃了,覺得很鹹,然後趕緊喝了壹大口米粥,卻是被燙的哇哇叫。這壹幕把周圍的人不禁給逗笑了起來。
  鹽其實並不是真的有多珍貴,它只是作為官府的專賣品而抽取了重稅。不過此番高方平老毛病又犯了,又開始違法亂紀,官府帶頭“走私食鹽”供應。
  事實上荒廢朝廷鹽政,亦是老常在找高方平麻煩的壹大原因。
  老常找高方平了好壹陣子了,但是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帶著賈姨太私奔了,總是找不到那對奸夫淫婦。
  於是無趣之下,老常也只能暫時扣留這史文恭在牢裏調教,其余時間就顯得非常蛋疼,因為作為常提刑,就是要過問刑案。
  不過江州治下幾乎沒有什麽案件。不知道這算不算好事?
  於是老常悶得慌,只有整天到處溜達,到處巡查。
  譬如現在看著小迷糊充滿幸福感的在狂咬饅頭,遠遠看著大江州城市群以壹種新的姿態在崛起。老常也覺得,興許得對豬肉平的事重新作出壹個評估。
  恍惚的思索間,聽聞小迷糊哭了起來。原是因為她吃的過快,咬饅頭的時候太狠,連她自己的手指也咬了。
  到此,滿臉憂愁的老常也不禁樂呵了。
  過去拉著丫頭的手看了看,問題不大,至少沒被她自己當做肉吃了,於是老常就不在意了,問道:“妳叫什麽?家人呢?”
  “家人死了,我叫小迷糊。”小丫頭說道。
  “呵呵,妳果然妳有些迷糊。”老常走開去別處巡查了。
  老常壹路過,富安也不敢囂張,急忙低著頭像個孫子壹樣的恭候著。
  老常停下,不懷好意的看了富安少頃道:“去告訴豬肉平別丟人了,整天躲著我,他到底是個罪犯還是官員?”
  富安尷尬的道:“主要是怕您東問西問的。”
  “但凡害怕老夫問的事,就說明有貓膩。”老常又開始好奇的問了,“讓老夫奇怪的在於,為何蘇州方面會有近十萬石糧食運來?這麽玄乎的事它總該有個原因吧?”
  富安呼嚕呼嚕的搖頭道:“小的實在不知道內情,不過此番江州如此多的人等著吃飯,有糧食總不是壞事。”
  老常扭頭,看了壹眼無數正在吃飯的泥腿子,嘆息了壹聲,壹句話不說的離開了。
  在老常的世界裏,豬肉平絕對不是好人,卻是個殺伐決斷的能吏。
  他在孟州抓捕武松、牢城營平亂,算是初露鋒芒,夠霸道的。其後陳留縣平亂、京城查辦張懷案,算是他旭日東升。更是霸氣淩然,誅殺近百軍官,後來被滿朝文武圍堵就是他幹的事。
  來至江州,天子廟口壹戰,壓制蔡黨的同時他正在接近巔峰,近乎於壹種不能被否定的魔王狀態。
  在給他壹些時間,經過下壹個跳板後,或許他小子真能夠奠定屬於他的政治王朝。
  高方平的出現,顛覆了老常對於偶像和英雄的夢想。因為老常已經對歷史擁有了壹種介乎絕望的不信任,老常不信包拯能把高方平怎樣,而沒有包拯把這個不良少年擼了,往後他的巔峰路途上、到底還要有多少個“天子廟口慘案”?
  此番他明顯去了蘇州,到底又殺了多少人?
  這些,都是老常非常想知道、卻又沒有得到說法的問題。
  事實上被打破了對英雄向往的人,不止老常,而是整個江州都如此。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劫富濟貧仗義疏財的好漢思維壹向在市井流行。而現在的江州這麽說是要被鄙視的,因為許多東西已經被高方平刺破,人們猛然發現並不是這麽壹回事。就像老常發現:那個包拯除了收拾王爺黨的時候猥瑣壹些、其他的也沒那麽神壹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