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將臣壹怒

歷史軍事

墨頓是壹個二十世紀的有誌青年,雖然家境貧困,但是根正苗紅,乃是三代貧下中農出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八十章 驛站利弊

墨唐 by 將臣壹怒

2020-1-15 21:04

“吾等參見陛下!”

第二日早晨,太極殿百官雲集,李承乾帶領百官行禮。

李世民出遊兩個月有余,如今歸來,自然百官都要前來覲見,就連壹向不參加朝會的墨頓,也得乖乖的前來等候。

“諸位愛卿請起!”李世民朗聲道。

“多謝陛下。”百官起身站定,看到熟悉的李世民的身影,原本太子監國的生疏感頓時壹掃而空。

李承乾太子監國的時候,他們需要顧慮的事情太多,李世民在位,他們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

“啟稟父皇,兒臣有本奏。”百官站定之後,李承乾率先出列道。

“準!”李世民淡淡的道。

李承乾道:“父皇離宮之時,曾經讓孩兒監國,如今父皇已經歸來,還請父皇收回孩兒監國壹職。”

李承乾此進奏可以說是恪守本分,李世民已經回宮,他配合移交監國壹職也是順理成章。

李世民搖搖頭道:“此事不急,朕命妳監國,最大的原因就是鍛煉妳的處理政務的能力,如今妳監國兩月有余,讓朕看看妳的成績如何?”

“還請父皇考核!”李承乾心中壹突道。

李世民環視眾臣,緩緩道:“監國壹職,乃是確保朕在離京之事,朝堂運轉正常,三省?”

李世民將目光投向百官為首的房玄齡,房玄齡躬身道:“啟稟陛下,太子監國期間,三省運轉壹切正常。”

魏征和長孫無忌紛紛點頭,稱贊李承乾監國期間的表現。

“六部呢?”李世民不可知否的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禮部侍郎令狐德棻朗聲道:“回陛下,禮部運轉壹切正常,如今天氣轉冷,之前派往西域的使節也已經紛紛踏上歸途。”

“刑部在太子見過期間並無壹件冤假錯案,也未有以權徇私枉法之舉。”李道宗鄭重道。

“民部之中,各部的錢財都已經撥付完畢,國庫更有不少結余,全賴太子殿下調度有功。”戴胄硬著頭皮道。

國庫之中之所有有結余,就是因為李承乾改革驛站之後,國庫不再撥付大量的錢財來填補驛站這個無底洞,這部分錢自然就剩下來不少。

“哦,沒有想到太子竟然也有如此理財的才能。”李世民狀似無意的看了李承乾壹眼道。

“太子殿下何止有理財之能,而且簡直就是財神下凡點石成金,竟然讓原本虧損錢財無度的驛站日進鬥金。”

“太子殿下壹力主張改革驛站,每年為朝廷節省數萬貫的錢糧。”

“更難得的是,驛站通信為天下百姓送信,讓天下百姓免遭思念之苦,可謂是仁政呀!”

“臣等離家多年,已經很久沒有回到家鄉,昨天還接到了家中親人的書信,實在是喜不勝收。”

………

壹時間朝堂之中對於李承乾改革驛站的稱贊之聲,這其中自然有真心誇獎,也有不少不懷好意的捧殺。

然而眾人越誇獎,李承乾心中越是不安,要知道他改革驛站可是沒有經過李世民的同意。

“哦,竟有此事?”李世民狀似驚奇道。

李承乾心中壹慌,連忙出列道:“孩兒正準備向父皇請罪,此次驛站改革孩兒未經過父皇的允許,又加上擅自免職駕部郎中,還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恭謹的樣子,不知怎麽回事竟然心中有些失落。

他當年像李承乾這麽大的時候,可是已經開始騎馬打天下了,然而李承乾卻越來越壹副老持成重的樣子。

相比之下,他更喜歡墨頓那小子的鯰魚屬性,到哪裏都能攪的天翻地覆。他雖然不停的幫他墨頓在後面兜底,對他更是連罰帶坑,心中卻沒有壹絲生氣的意思,反而別有壹番滋味。

李世民意興闌珊道:“太子何罪之有,朕臨走之時就曾經將天下托付給妳,沒有軍國要事壹言而決即可,妳改革驛站也是出於壹片好意,為了解決朝廷財政負擔而且頗有成效。至於駕部郎中之事,其既然稱病告老,那就朝廷多加賞賜即可,不可讓老臣寒了心。”

“臣等多謝陛下的愛護之心。”壹些老臣躬身感謝道。

然而壹些重臣卻心中不由若有所思,李世民如今雖然全力維護李承乾,但是壹個強大的太子又需要處處維護,就像墨家子壹樣,每天敲打壹遍都不嫌多,又豈能還去維護。

李世民越是維護李承乾,眾臣越是知道李世民對如今的李承乾還不滿意。

李承乾自然也察覺了到了這股異常,不由臉色難堪了幾分。

墨頓不由嘆息壹口氣,李承乾還是自信不夠,畏首畏尾,他擁有如此大功在手,卻因為罷免壹個駕部郎中而負荊請罪,如此患得患失,又豈能讓李世民滿意。

很快這場大朝會都在百官復雜的心思中結束,隨著百官退下,而作為太子的李承乾卻被單獨留了下來。

“妳可知道我為什麽單獨將妳留下。”李世民昂然起身,不怒自威道。

“兒臣愚鈍,還請父皇指點。”李承乾垂首道。

李世民冷哼壹聲道:“驛站每年靡費頗多,妳以為用驛站為天下百姓通信的奏折自古以來沒有提出來麽?然而卻沒有被歷代王朝所接受,妳可知道為什麽?”

“兒臣不知!”李承乾老老實實的搖頭道。

“其壹,之前的奏折大都是侃侃而談,根本空無壹物,並無切實可行的計劃,他們可沒有妳這麽好的運氣。”李世民意有所指的看了李承乾壹眼道。

李承乾有屢出奇計的墨家子出謀劃策,算學獨步天下的沈夫子求其規劃藍圖,有著豐富轉運經驗的蘇定方為其奔走四方,驛站改革已經有了成功的基礎。

李承乾不由心中壹緊,頓時知道自己的舉動都被李世民看破。

“孩兒居墨頓之功為己有,還請父皇責罰!”李承乾連忙請罪道。

“妳是太子,乃是未來的儲君,采納臣子的主意本就是天經地義,也是他們的榮幸,當然功過自然也由妳壹力承擔,妳讓朕沒有失望的是,牢牢的抓住了這次機會,就連朕也不得不說,驛站之事妳做得不錯。”李世民感嘆道。

郵票制度可以說是神來之筆,壹個集郵之風讓驛站通信火爆大唐,可是單憑送信根本維持不了驛站的開支,而且增加了這麽多的驛卒送信,更又是壹筆巨大的開支,弄不好恐怕還會開支更大,這也是歷代王朝沒有選擇驛站通信的原因。

但是再加上墨刊和儒刊這兩個現金流,頓時形勢立轉,驛站的收入壹下子暴增了不少,這才堪堪維持驛站的收支平衡。

“這些當不得父皇誇獎,是孩兒僥幸而已。”李承乾得到父親的肯定,竟然有種鼻頭壹酸的感覺,他並非不知道自己壹力改革驛站的風險,但是他依然如此之做,不單是為了在眾臣面前證明自己之外,還有壹個就是希望得到李世民的肯定。

“然而就算之前驛站通信虧錢,卻可以在天下百姓心中落得壹個好名聲,妳可知道歷代王朝為何依舊無動於衷。”李世民話語壹轉道。

李承乾不由壹頓,楞在那裏。

“那是因為此事有利於天下,但是卻唯獨不利於皇家。”李世民語出驚人道。

“啊!”李承乾豁然壹驚,不敢置信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淡淡的道:“妳以為天下帝王每年花費巨額財富是為了什麽,除了軍事和平時輸送公文之外,驛站更能為帝王收集天下信息,每當天下有大事發生,最先得知的必然是歷代帝王,吾等則可以從容的調動指揮,甚至可以再其他地方沒有反應過來消滅隱患。”

“如今驛站為天下百姓送信,更是兼任輸送報刊之任物,雖然為朝廷減輕了壓力,卻讓通信大為便捷,皇家和官府的信息優勢蕩然無存,如此壹來,壹地出事,天下皆知,甚至會引起偌大的恐慌,這個後果妳可曾想過!”

李承乾心中不由壹慌,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壹直為之驕傲的驛站改革竟然會有如此漏洞,自己的好心竟然辦了錯事。

“既然如此,那兒臣就上折自罰,廢除驛站通信之事。”李承乾壹咬牙道。

李世民哈哈壹笑道:“這妳就錯了,那是歷代王朝,而我大唐則不然,如今我大唐四海臣服,國內壹片盛世,又豈會在意那壹點點流言。而且為父再教妳壹個為君之道。”

“兒臣洗耳恭聽!”李承乾虛心道。

“作為壹個帝王,最為忌諱的就是朝令夕改,有時候,哪怕是錯的,我們也要錯下去。”李世民目光深邃道。他作為壹代帝王,自然不相信壹個驛站能夠動搖大唐的統治,也有這個心胸接受驛站通信的事實。

李承乾凜然道:“兒臣受教。”

然而李世民只說出了驛站通信對皇家的危害,然而卻沒有說出他之所以支持驛站改革的真正原因。

雖然袒護李承乾是其中的原因之壹,然而更多的是無奈,如果是之前,他定然和歷代帝王壹樣,維持驛站的現狀,然而自從最近幾年以來,在墨頓的不懈努力下,大唐的賦稅雖然連年上漲,但是國庫越來越缺錢,根本不夠用。

治理黃河、修建磚路,以及正準備修建的渭水大橋更是壹個無底洞的吞金獸,而偏偏這些又是利國利民要事,不修建也不行。

如此壹來,將每年撥付給驛站的錢財省下就顯得難能可貴了,這筆錢足以讓朝廷可以辦很多事情,不再捉襟見肘,這也是李世民最終同意驛站改革的真正原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