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五百七十二章 少詹士
宋末之亂臣賊子 by 墮落的狼崽
2019-5-16 19:58
“天子有命,當如何?”胡世將搖搖頭,說道:“陛下掌控天下,壹句話就是聖旨,難道想反抗不成,不過,我看陛下恐怕有其他的考慮,這次春闈應該不會有問題的,三年壹次科舉,三年之後,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胡世將到底是官位高壹些,見的世面也很多,不像朱松那樣。
朱松聽了卻搖搖頭,說道:“雖然如此,但此事關系我們無數讀書人日後的前程,想象我們這些讀書人,日後還要下田幹活,穿著長袍,卻像那些讀書人壹樣,難道不感覺到很醜陋嗎?莫非胡兄願意?”
“我自然是不願意,但又能如何呢?不光是那些讀書人,就算是我們這些當官的,日後也是要下農田裏走壹遭,體察壹下民情,按照陛下的吩咐,當官的不僅要有壹個健壯的身體,還需要懂得農民所需,陛下準備在西山弄壹個農莊,秦王殿下每年秋收的時候,都會在那裏勞作壹個月。”胡世將低聲說道:“那秦王是誰?是日後的皇帝,連日後的皇帝都在西山勞作,我們這些人能逃得掉嗎?身體力行,可不是說著玩的。”
朱松皺了壹下眉頭,說道:“聽說秦王府上還少了壹個少詹士?”
胡世將看了朱松壹眼,忍不住說道:“妳想做這個少詹士?去教導秦王學問?”朱松也算是儒家中的壹名大家,去做壹個少詹士倒是不錯,但是李定北的少詹士可不簡單,日後的帝師,朱松能成嗎?胡世將也不敢說自己能夠幫對方搞定。
“怎麽小弟沒這個能耐?”朱松頓時笑道:“若是論道德文章,小弟不算差的吧!當壹個少詹士難道不行?秦王身邊雖然有政事堂的大學士教導,但到底政事堂大學士國事繁忙,秦王身邊還是差了壹個像小弟這樣的人物,督促學問,對嗎?”
胡世將面色壹楞,卻是深深的望著朱松壹眼,這個中年儒雅的男人,到底想幹什麽,胡世將隱隱的能猜測的出來,李璟是開國之君,他所決定的事情,天下無人能夠反駁,想要做什麽,只能是從下壹個皇帝開始,那就是秦王李定北,而影響李定北的人就只能是李定北的老師。
“皇帝陛下對秦王的老師要求很高,以前有壹個虞允文,現在虞允文去了中南,成為紅河新城的知府,所以這個少詹士就缺少了,朝中壹直無人繼任,政事堂也推薦了幾個人選,但都被陛下拒絕了,至於妳能不能成功,誰也不知道。”胡世將搖搖頭,他在京中的時間很長,知道李定北和虞允文之間的關系很好,朱松想要進入秦王府做壹個少詹士,機會很小。但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現在所做的就是要滅我儒家正統,準備百家爭鳴。胡兄難道看不出來嗎?”朱松忽然低聲說道。
胡世將壹開始認為朱松是想實現個人抱負,但這個時候聽了朱松的話之後,頓時明白,朱松看問題比自己更遠,他認為李璟這麽做,就是想改變儒家獨大的局面,恢復漢武以前百家爭鳴的局面,這讓儒家如何了得。只是這件事情關系重大。若真的像是朱松所說的那樣,那就不僅僅是朱松、胡世將兩人的事情了,而是整個天下讀書人的事情。
“若是如此,當如何是好?”胡世將趕緊詢問道。此事關系到儒家興亡,胡世將也不敢怠慢,趕緊詢問道。
“想我朱松也只是在江南有點名氣而已,還沒有到震驚朝野的地步,若是讓下官聞名京師,或許能行,百官舉薦,陛下必定會應允。”朱松摸著胡須,想了想說道。
若李璟在這裏,肯定會為朱松的壹席話而點贊的,想要爬的更高,首先是需要名氣,名氣足夠大的時候,不僅僅能夠獲得足夠多的利益,還能保護自己。當朱松的才名大到天際的時候,又是官員,李璟要給李定北選壹個老師,不選他又選誰呢?甚至弄不好不用別人推薦,李璟就會將聖旨送到他面前。
“賢弟高見,也罷,這件事情就由為兄來做。”胡世將點點頭,說道:“畢竟此事關系重大,涉及到我們讀書人,朝中文官們,哪個不是讀書人,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要實現此事。誰也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還會和那些泥腿子壹起耕種,斯文掃地啊,斯文掃地。”
讀書人雖然會內部相鬥,但面對其他團體的威脅時,也會抱團,朱松認為,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不認同李璟的做法,在李璟這壹朝或許沒有辦法改變什麽,但在李璟駕崩之後呢,只要影響到新壹代的帝王,這壹切都好說。
“多謝兄長。”朱松大喜,胡世將在朝中也有根基的,他的祖父輩雖然是前朝的官員,可也留下了不少的人脈,有胡世將出面,可以幫助他快速的實現目標,當然了,這關鍵是朱松認為自己本身就是壹個有才能的人,既然如此,為何不能舉薦自己呢?
“先不要高興太早了,成與不成,還不知道,最後關鍵還是要聖心獨斷。”胡世將正容說道:“涉及到秦王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秦王若是不行,換其他的王爺也是可以的。”朱松雙目中閃爍著壹絲莫名,只是看的胡世將面色蒼白,想到自己答應的事情,胡世將心中翻起了滔天巨浪,大家都是聰明人,朱松言語中的意思,胡世將聽的很清楚,正因為如此,胡世將這個時候已經有些後悔了,這個家夥膽子太大了,這是要改造乾坤啊!
“不成功,便成仁。胡兄,如此下去,日後的儒家還是儒家嗎?”朱松搖搖頭說道。
胡世將聽了面色壹白,雙目中頓時閃過壹絲堅定,拱手說道:“賢弟說的有道理,為兄這就去辦。”
不過三日,整個燕京城都流傳了朱松的信息,壹個新的儒學大宗師頓時出現在世人面前,來的是那樣的突兀,又是那樣的自然,畢竟朱松在江南還是有些聲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