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崛起

終極側位

歷史軍事

徜徉在新天鵝堡之中,欣賞著浮雕和懸掛在墻壁上的油畫。孫宇再壹次有了壹種錯亂的感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86章 蘇雄的任務 2

帝國的崛起 by 終極側位

2019-5-15 13:53

  說實話,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的話,這壹次美軍的登陸場掩護任務的難度是遠大於歷史上的瓜島作戰的。首先,從距離上來說,美軍首先要登陸的新愛爾蘭島距離日本艦隊的錨地並不算遠,而且從幾內亞到新愛爾蘭島,日本人還設有壹些臨時錨地,所以日本艦隊的行動會更迅速,而且保養條件更好。但是美國艦隊不壹樣,即使從克魯特環礁到前線,這個距離依然很遠,而美國艦隊在陸軍站穩腳跟之前,他們必須駐波在新愛爾蘭島的壹些錨地上。那裏除了停船,擋壹下風浪,其它真的什麽都要從後方運啊!
  其次,美軍這壹次是多點登陸,而不像歷史上的瓜島之戰那樣,艦隊只要盯上臨時港口和機場就行了,至於說美國人為何選擇多點登陸,原因很簡單,多點登陸可以迅速展開部隊。如果是壹個點的話,不要忘了,日本人也是有遠程重炮的,在艦炮夠不到的地方不斷轟擊暴露在登陸場的美軍部隊那也是相當麻煩的。真正的大規模登陸都是多點齊進的,比如說歷史上的諾曼底登陸和美國在菲律賓的登陸都是這樣。
  日本陸軍在俾斯麥群島擁有巨大的兵力,而且從新不列顛島支援新愛爾蘭島非常的方便。美國人可不想把這場戰役打成壹場拖泥帶水的消耗戰。所以,快速展開,然後幹凈利落的解決對手,建立起前進基地,再以此為跳板向新不列顛島發起進攻才是美國人的想法!快而狠就是戰術原則!當然,這種多點登陸本來就會增加防禦難度,2戰中可以利用航空力量來彌補作戰區域過大的問題,但是在壹戰中,航空力量並不那麽可靠啊!
  而導致這壹切的原因是什麽呢?之前魯普雷希特就已經說了,是美國人太著急了,如果按照王儲所說,走歷史上瓜島路線然後再壹步步逼近拉包爾的話,那麽難度就小很多了,這個戰略除了時間長壹點之外,其它全是優點啊!非常適合作為新手的美國海軍!然而美國人最終還是認為頭鐵就可以莽掉壹切,不走費邊主義,直接壹頭撞在了日本人的防禦核心地帶!
  然而,秉承美國政府的意誌,本森和他的參謀們就制定了這樣壹個復雜的夜戰指揮體系和計劃,有句話怎麽說來著,越簡單的計劃執行越容易執行,越復雜的計劃越容易出現紕漏。這話說的很有道理,誰都想讓自己的計劃簡單壹些,但是有的時候,面對非常嚴酷的局勢,妳的計劃就不可能簡單!
  於是乎,區分壹個優秀的將領和壹個天才的將領的區別是什麽?前者是能制定壹個簡單的計劃來完成目標,並且能很好的完成,而後者是指定壹個復雜的計劃完成目標,並且能很好的完成,天才的本質就在於他在面對很多方面的幹擾和異數的情況下,他能把所有的壹切都壓縮在壹個盡可能小的範圍內。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斯佩伯爵是壹個優秀的將領,其中他最經典的壹戰就是在夜間偷掉了法國艦隊,這個計劃其實非常的簡單,斯佩伯爵最出彩的地方在於臨戰時的指揮和調度,以及在戰役細節上的把握!所以他是壹個非常優秀的戰術大師!但他不是天才將領。
  魯普雷希特王儲算壹個!無論是他指揮的多格爾沙洲之戰,還是最後的挪威海海戰,他所要挑戰的都是皇家海軍這個經歷了幾百年歷史的洗練,同時有幾十萬皇家海軍官兵共同打造的超級戰爭機器,其中涉及的問題和變量太多了,魯普雷希特需要壹點點搞定,所以這個計劃就會非常繁瑣,這是必須的,憑什麽人家搞了個那麽復雜的體系,妳用壹個很簡單的計劃就可以搞定?不存在的!
  而在不斷搞定這些相互牽扯的因素本身就是壹件非常難的事情,而王儲成功了,所以他是天才。他欺騙了整個英國皇家海軍,在開戰前消耗了或者分散了英國大艦隊的力量,並且選擇了壹片最適合戰役展開的戰場。所以王儲最終贏了,這種復雜的體系對抗才是最難的!
  這個問題經歷過大戰的舍爾、希佩爾和斯佩伯爵都懂,蘇雄也懂的,所以在之前看到美國人先交給他的計劃時,他就已經對這個異常復雜的計劃表示非常傷腦筋。而且壹些問題已經在演習中暴露出來,比如說信息傳遞的延遲性。
  而再說這個計劃的主腦本森將軍,這哥們算得上名將嗎?這個真不清楚,連魯普雷希特都不清楚,畢竟歷史上本森基本上沒打過仗,在這個時代評價壹個幾乎沒上過戰場的人是不是名將?這個難度有點大啊!說實話,其實魯普雷希特認為,讓馬吉芬上都比本森靠譜壹些。因為他不知道本森的上限有多高,但是他知道馬吉芬的下限有多低……。只要發揮正常的話,不至於特別悲催。畢竟馬吉芬也是經歷過兩次大海戰的,在美國說壹句實戰經驗豐富那是肯定沒錯的!
  於是蘇雄感覺自己有些悲哀,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的隊友似乎都缺乏實戰經驗,蘇雄對本森沒有太多的感覺,畢竟大家實際上交流很少,至於其他人?馬吉芬算是有些了解,說實話,對於馬吉芬在菲律賓海戰中的表現,蘇雄也是認可的,換成別人做的未必好。然後另外美軍內部有實戰經驗的就只有壹個西姆斯了。
  西姆斯算是和德軍交往比較多,也算知根知底的,但是西姆斯的實戰經驗也就兩次,壹次是挨打的經驗,壹次是帶著驅逐艦和航母給德國艦隊打傘的經驗,而這兩次對於目前夜戰為主的環境很不搭邊啊……。美國艦隊中就沒誰有過夜戰經驗,這事就尷尬了,而唯壹有夜戰經驗的蘇雄不但要聽本森指揮,同時還不能隨意傳遞情報,這事就有些問題了。這等於被束縛了手腳。
  --上拉加載下壹章s-->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